唑啉草酯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在2005年首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登记。属于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作用机理是阻碍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干扰细胞膜形成,导致杂草生长停止,最终死亡。
唑啉草酯属高效、广谱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可防除菵草、看麦娘、野燕麦、硬草、黑麦草、狗尾草、和棒头草等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唑啉草酯特点。
一是主要通过茎叶吸收,作用速度算是较快,正常情况下,用药后2天杂草有症状,7-15天内杂草开始发黄,一个月左右杂草死亡。
二是施药期宽,在冬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或春小麦3—5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都可以进行施药。
三是抗性发展慢。虽然唑啉草酯与环己烯酮类除草剂,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同属于ACCase抑制剂,但作用位点于其他ACCase抑制剂不同,与传统除草剂并无交互抗性,抗性发展慢。
四是复配性好,在复配剂方面,目前唑啉草酯+炔草酯,唑啉草酯+异丙隆,唑啉草酯+啶磺草胺,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等均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五是耐雨水冲刷,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土壤活性低,对下茬作物影响小。
唑啉草酯应用主要事项。
一是不能与激素类除草剂混用,如2, 4-D、2甲4氯、麦草畏等。
二是同其他小麦除草剂一样,低温霜冻,田间积水等可能会导致药害的产生。唑啉草酯的药害为:麦苗叶片上产生褪绿黄斑,麦苗生长停滞、黄化,严重的麦苗新生叶片有轻度纵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