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李讷回家与父母吃饭,江青走进主席卧室,出来时眼睛红了

正史笔记 2024-08-22 22:06:40

在毛主席的诸多子女中,李讷是得爱最多的一个。1940年8月,在毛泽东47岁的时候,小女儿李讷出生了。由于其他子女都不在身边,李讷成了唯一一个有幸在爸爸身边长大的孩子。

在艰苦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李讷的成长非常关注。他不仅拍电报给在重庆的周恩来,托他给李讷买奶粉,还十分担心女儿的骨骼发育,想方设法给她弄钙片吃。

毛主席与李讷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李讷给毛泽东带来了很多快乐。父女情深,他们之间总是充满欢笑和温馨。毛主席常常一见到李讷就喊:“娃娃,我的大娃娃,乖娃娃,爸爸可想坏你了!”李讷则调皮地回应:“小爸爸!我天天都想小爸爸!”说完还要拍一拍爸爸的脖颈。

这种亲子间的互动,充满了父爱的温暖。

在李讷的成长过程中,毛泽东既是严父也是慈父。

由于战争原因,李讷六七岁了还没有上学。毛主席虽然身处战争环境,但对女儿的教育却非常重视。一到西柏坡,李讷就被安排和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接受文化教育。

中央机关进北平后,毛主席对李讷的学习更加关注了,她被送到育英小学读书。这所学校对李讷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毛主席和李讷

转眼,李讷已经考上了大学,她与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深厚。她把爸爸视为知己,爸爸也把她视为心肝。但有的时候,毛主席却对女儿展现出了“无情”的一面。

李讷在北京大学读历史系,学校所在地距家几十里,往往到天黑才能回来。女孩子走夜路并不安全,一次,卫士长李银桥瞒着毛主席,让尹荆山开车去接李讷。尹荆山故意把车停的很远,不会被人发现。可即便如此,毛主席得知后,还是严肃批评了他们。

毛主席说:“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

尹荆山有些置气地说:“别人的孩子敌特不感兴趣,你的孩子敌特就感兴趣!”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确实派遣了不少敌特。但毛主席依旧不以为然:“感兴趣怎么样?过去不感兴趣吗?中国革命照样胜利!”他把手一挥,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或搭汽车回来。”

毛主席与李敏、李讷等人合影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李讷和同学们一样,吃不好也吃不饱。毛主席从来不给李讷带食品,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只能和大家一样在学校挨饿。

1960年的一个周末,李讷回到家中,与父母共进晚餐。炊事员特意准备了比平时多一倍的菜,有辣子、酱豆腐,甚至还有一个汤。

饭菜已经摆上桌,虽然只是四菜一汤,但对于李讷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只见她抓起筷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叹道:“啊,真香啊!”

毛主席眼眶有些湿润,招呼女儿快吃。他的话还没说完,李讷就开始往嘴里扒饭。由于米饭是刚出锅的,李讷吃几口就被烫出了眼泪。

江青看着女儿的举动,心中五味杂陈,表情有些复杂。

李敏、毛主席、毛远新、李讷

在父母的注视下,李讷并不拘束,也不用在意“形象”。她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菜,甚至连一片葱花也不放过。那种饥饿和朴实让在场的人感到心酸。

起初,毛泽东陪着女儿慢慢吃饭,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渐渐地,他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吃着饭菜,目光则怔怔地望着女儿出神。

江青看了一眼毛泽东,起身离开了。她转身迅速,低着头,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毛泽东似乎什么也没有察觉到,继续低头看报纸。但当江青刚走出房间时,毛泽东抬头望着女儿说:“我年轻时在湖南农村搞社会调查,有次饿了一天,弄到一块番薯……”他没有讲完,因为李讷的心思全在饭上。她吃得正香,说:“你们不吃我全打扫了啊!”

李讷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她的目光在桌上转来转去,想看看还有什么能吃的。她坐在椅子上,用孩子般的语气问卫士:“叔叔,还有汤吗?把这盘子涮涮,别浪费。”卫士听到这话,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李讷、李敏

炊事员心疼李讷受苦了,便找出两个白米掺玉米面蒸的馒头递给她。李讷不好意思地掰一块馒头擦擦盘子往嘴里塞。她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可能还要发育呢,饭量特大。这么大的窝头,我一下子能吃三个。”李讷比划了一下,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的饭真香啊,可惜……”

毛泽东的喉咙里咕噜了两声,站起身什么也没说,便走开了。他从房间走到院子,又走回来,显得有些迷茫和无助。他似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凝望着院子里那七株老柏树,什么话都没说。

晚上,江青走进毛泽东的卧室,出来时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卫士猜测是因为李讷的事,便进去替主席倒茶。

毛主席与李讷、李敏合影

“主席,李讷太苦了,我想……”

“同人民比起来,她还算好些。”

“可是……”

毛主席听到卫士的汇报后,深深叹了口气,说:“不要说了。我心里不好受,她妈妈也不好受。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

毛主席与孩子们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又忧伤地说:“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各守本分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李讷当然也理解父亲的做法,她从来都没有怨言。她知道,毛泽东不只是自己的父亲,更是这个国家的主席。

4 阅读:216

正史笔记

简介: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