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个字,藏着百病不侵的秘密!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4-09-26 22:31:00

魏晋名士阮籍说:“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自古以来,人人都寄望于百病不侵,益寿延年。

然而,高寿并非天定,无病亦非偶然,健康长寿往往源于养生。

上古天书《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百病不侵的秘密,就藏在12个字里:

饮食少,起居适,阳气足,情绪稳。

01 饮食少

《黄帝内经·素问》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运化水谷、吸收精微。

若是饮食过量,就会伤及脾胃,从而气血不畅,百病丛生。

少食则少疾,管住嘴巴,节制饮食,饭吃七分饱,才是刚刚好。

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奉行“食知量”。

他认为,吃饭是一门学问,吃得过量,反而会吃出病来。

少食多餐,清淡为本,不可太荤,正是修行养生的第一要义。

南老饭量很小,午饭吃少许家常菜,晚饭则佐以小菜喝些粗粮稀饭。

直到九十多岁,他依然精神矍铄(jué shuò),忙着上课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嘉业堂丛书》中讲:“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合理饮食,恰如其分,比灵丹妙药更有用。

日常三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适量适度,营养均衡,节食安胃,方能养护身体,免受病痛侵袭。

02 起居适

《黄帝内经·灵枢》中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现在人们普遍注重滋补养生,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层出不穷。

其实,人生于天地之间,应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相应相合。

大道无道,大养无养,顺应节律,调适起居,就能养护身心,安享年寿。

春三月,万物复苏,推陈萌新,当适应生发之气,夜卧早起,舒展肢体。

夏三月,天地繁茂,昼长夜短,当适应养长之道,夜卧早起,午间小憩(qì)。

秋三月,肃杀凋零,秋燥秋凉,当适应收敛之象,早卧早起,安养心神。

冬三月,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当适应闭藏之律,早卧晚起,休养生息。

唐代大文豪韩愈说:“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好好睡觉,起居有常,就是养生的真经妙法。

不必刻意早睡早起,但要切忌熬夜晚睡,坚持适时作息,便能身心无恙。

03 阳气足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之于人,就如同万物赖以生存的阳光,阳气足则寿,阳气衰则夭。

养生的秘诀,就是养阳气。体内阳气生发,便是长寿之根本。

一曰,“动则升阳”。经常运动,气血流畅,方能阳气充沛,外邪不侵。

钱钟书、杨绛夫妇二人,常年伏案读书写作,却都能得享长寿。

原因就在于,两人晨起后坚持散步,或是练习八段锦,活动筋骨。

二曰,“善能生阳。”常存善念,多行善事,正能量满满,就是最大的阳气。

宋庆龄中年时患上乳腺癌,然而她一生行善,为妇女儿童事业奔走,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得享88岁高龄。

三曰,“喜能生阳。”保持微笑,积极向上,阳气自然充足,身体自然健康。

一时无事一时清,一日欢喜一日好。活得轻松,活出快乐,自能活到天年。

中医常说:“阳气足则百病消。”

扶阳养阳,不透支,不耗损,就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免疫力。

04 情绪稳

《黄帝内经》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

大悲大喜,多愁多怒,皆能损伤脏腑。

一个人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往往是情绪打了败仗。

情绪焦躁,再多的养生都是徒劳;情绪稳定,粗茶淡饭也能延年益寿。

咸丰七年,曾国藩的父亲撒手人寰(huán),他不得不归家治丧。

不到三个月,咸丰帝就催他回到军中,而他也正欲借此机会执掌兵权。

没想到,咸丰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曾国藩守孝三年,还解除了他的兵权。

这当头一棒,让曾国藩几近崩溃,整日在家生闷气,动不动就骂人。

除了骂朝中官员,还经常苛责弟弟,甚至对着弟媳妇都语言粗俗。

他心绪不宁,彻夜难眠,一度病倒在床,险些丧命。

直到他反躬自省,开始重读《道德经》,才慢慢收敛脾气、稳定思绪,身体也日渐康复。

正如曾国藩所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与其执着于名医良药,不如放宽心态,稳定情绪。

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的心。心气平顺,心绪平和,自能养生健体,百病不侵。

1 阅读:46

墨澜清风文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