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两周年,兵器面面观之精确制导:迟来的必修课

以彤谈国际 2024-03-04 09:14:03

  俄乌冲突两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兵器面面观》栏目推出五集系列片《俄乌冲突二周年观察》,再次深入解读俄乌冲突中的热点事件和明星装备。

  节目从大众关注的战场事件、武器装备切入,覆盖海陆空天电,邀请专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装备和技术发展对未来战场样态的影响。现将该系列节目的主要观点以图文的形式刊发,以便和广大军迷们共同探讨。

  相比于在战场困局中难觅出路的坦克装甲车辆,俄乌双方都已经逐渐找到对精确制导弹药、远程打击火力平台的应用逻辑。高低搭配、延伸射程、重视突防,成为战场对远程打击的最基本要求。  2023年的俄乌战场,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成为搅动战场的“金手指”。

  ▲ 俄罗斯“天竺葵”2无人机发射

  ▲ “天竺葵”俯冲攻击目标

  ▲ 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克林姆林宫

  ▲ 乌克兰UJ-22无人机  民用穿越机改成的自杀式无人机,还有被称为“小摩托”的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涌向敌方目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甚至提出要生产100万架无人机。俄军的“小摩托”,则逐渐替代各种高成本导弹,成为对纵深目标进行打击的绝对主力。

  ▲ 小型民用四轴无人机也被用于战场

  ▲ 使用穿越机

  ▲ 乌克兰使用的加装战斗部的穿越机  “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无人机波涛,使俄乌双方暂时都找不到一种成功的防御手段,既能保证拦截效果,又不至于陷入“大炮打蚊子”的费效比灾难。

  ▲ 被乌军的穿越机“导弹”命中的俄军卡车  当然,这不光是俄乌双方面临的问题,整个世界以及每一个原本认为自身在无人机方面有较大优势的军事强国,如今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威胁:非对称战争中,低成本无人机大量普及。以激光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和电子干扰手段,似乎让各方看到了一点解决问题的曙光。乌克兰方面也对35毫米高炮发射可编程弹药拦截无人机的效果,表示认可。但这些都不足以驱散未来有可能“遮天蔽日”的无人机蜂群的阴霾。

  ▲ 被防空火力击落的“天竺葵”2无人机残骸

  ▲ 2023年5月30日夜晚,乌克兰防空部队击落了一架“天竺葵”无人机

  ▲ “天竺葵”1的残骸

  ▲ “天竺葵”2的残骸  不过,战场上暴露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把问题放一放,最终只会让己方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一点,俄军的滑翔制导炸弹给出了很好的证明。

  ▲ 美国已将空投的SDB滑翔制导炸弹,和陆射火箭弹的M26型发动机结合,推出了GLSDB陆射精确制导弹药,最大射程可达150千米。而且在2022年11月,据称美国防部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GLSDB武器系统  相比与已经生产超过40万枚的美制“杰达姆”系列,俄罗斯的滑翔制导炸弹始终难产。其实早在2015年,俄军就开始在叙利亚小范围试用过滑翔制导炸弹,但认为它比普通航弹的成本高好几倍,因此在大规模生产和装备上望而却步。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才发现,他们对于滑翔制导炸弹的经济账,算法有错。与为了投掷普通航弹而不得不进入敌方防空火力圈的战机、飞行员相比,滑翔制导炸弹的成本不过是九牛一毛。2023年下半年,俄军开始将500千克甚至1500千克滑翔炸弹投入战场。考虑到美军已经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地面发射的SDB滑翔制导炸弹(GLSDB),波音甚至开始为JDAM装上低成本喷气发动机,俄罗斯的滑翔炸弹仅仅算是亡羊补牢。

  ▲ 俄罗斯FAB-500炸弹在下方绑上UMPK制导套件,变身为滑翔制导炸弹。下图是乌克兰捡到的残骸。从外观看,这款套件的做工实在是粗糙,几乎像是小作坊产品。

  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滑翔制导炸弹,以及以“风暴阴影”为代表的具备隐身突防能力的远程导弹,再加上俄军多次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俄乌冲突已经向各国演示了下一场战争中,野战伴随和要地防空反导将要面对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是针对远程制导火箭弹,要想通过打击源头来解决,也会面临“海玛斯”这类高机动平台的挑战。

  ▲ 美国空运“海玛斯”火箭炮援助乌克兰  为此,俄罗斯开始部署“青霉素”声学侦察系统,甚至是低轨道侦察卫星星座,试图对乌克兰的火力打击平台进行快速定位。

投稿邮箱:bqzs@cos.org.cn

0 阅读:2

以彤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