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风起,又逢一年立秋时。
立秋,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预示着暑去凉来,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意指万物在此时开始收敛成熟,稻谷渐黄,瓜果飘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立秋时节独特的韵味与情感。
〔1〕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在夏秋交替之际,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界细致入微地的变化。
小乌鸦聒噪了一会儿后,便飞走了,只有美丽的玉屏风静静地伫立在那儿。忽然,枕边吹来阵阵清凉的风,好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扇风一样。
睡意朦胧中,依稀听到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睡醒后来到庭院,秋声却无处可寻。在朗朗的月光下,满地的梧桐叶已铺满台阶。不正是夜晚风吹梧桐的秋声吗?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初至的静谧画卷,也蕴含了诗人对季节更迭敏感而细腻的感知能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淡愁绪。
“一叶落而知秋”,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不张扬,不喧闹,让人在寻觅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
〔2〕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前一日,诗人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已两鬓斑白,不禁感叹年华易逝,时光不待人。
那些曾经以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如今都如过眼云烟,消散在了时间的洪流之中。
镜子中映出的,不仅是日渐苍老的面容,更是他对过往岁月的回顾,是他一生风雨兼程、浮沉不定的缩影。
立秋到,秋风起,诗人以满头华发,以不惊亦不悲的心态,淡然面对,去迎接秋风、迎接立秋的到来。
站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回望过去,或许会发现,那些曾经让我们执着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3〕
立秋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三伏天酷暑难耐,如在蒸笼一般,实在令人心绪不宁,烦躁不安。在酷热的煎熬中,让人不由感叹浮生如梦,恰似浮萍一般,漂泊不定。
岁月悠悠,转眼间,一年已经过半,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伤感、惆怅,不妨以一颗平和之心,面对凉爽的西风,庆贺立秋时节的到来。
这首立秋七绝,诗人在自问自答间,尽显人生智慧,从感叹人生苦短,转而以豁达的心态,从容面对,短短四句,却蕴含着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知与深刻的人生哲思。
时间永不停留,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其长度,而是如何把握当下,不负韶华,不枉此生。
〔4〕
舟中立秋
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临近老年最怕萧瑟衰败的秋日,曾经的美好时光,如同这江水一般,悄无声息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天空笼罩着厚重的阴云,仿佛随时会触碰到岸边的青草。一场急雨突如其来,急促的雨点击打着船篷,行船在江水中颠簸不已。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作为一介书生,只能用文章表达对时事的担忧,想到两广的军粮储备不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与焦虑。
倚在船边,望向西边广阔的田野,回想起近年来的连年饥荒,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这首咏立秋诗,诗人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屈的坚韧。
〔5〕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从立秋这天的早晨起,暑去秋来,炎热的夏天即将远去,秋风阵阵而起,早已惊动人心。
天空变得高远澄澈,渐渐收敛了夏日的热烈与绚烂。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秋天到来的声音。
这首立秋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在诗人笔下,立秋不仅是节气的转换,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秋天的韵味,早已流淌着诗人心间。
一叶知秋,四季轮回,美好的瞬间,总是转瞬即逝。然而,正是这些短暂的瞬间,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