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后一位唐楷大师,晚年写出标准范本,欧阳询都得靠边站!

茶眼评陕西 2024-05-14 03:53:18

汉晋时期,钟繇简化隶书,创造了端庄匀和的楷书,不过此时的楷书拙质浑穆,没有完全脱去隶意,笔法体系不完善,譬如当时盛行的魏碑,属于过渡书体。

后来王羲之开创“秀逸”书风,盛行大江南北,众人审美观改变,古拙不再是主流,为了迎合时代特色,提升楷书艺术性,北碑和南帖开始融合。

直到唐朝初年,楷书形态固定,书写体系趋于完善,现代人学习楷书,基本都选择欧阳询、褚遂良等,初唐时期的法帖,或中唐的颜真卿、李北海。

实际上,真正把楷书推向成熟的人物,乃最后一位“唐楷”大师——柳公权,他初学王羲之,体悟魏晋萧散之风,之后师法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

原本雄浑开阔的“颜体”,跟瘦劲峻拔的“欧楷”,两者毫不相融,可柳公权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以“欧楷”方劲端庄的势态,和精严标准的法度做根基。

内在筋骨上,取自“颜体”刚健之力,展现大气雄逸之风,从而撑起外层血肉,效仿魏晋的研媚俊丽之姿,气韵虚和散淡,由此创造了雄秀相生的“柳体”。

而且“柳体”每一笔标准规范,具备最纯正、成熟的“楷法”,非常适合初学者临摹,比如他晚年抄写的“标准范本”——《陆士衡演连珠》,比《玄秘塔碑》早了6个月,但功力之强悍,欧阳询都得靠边站。

卷中字体骨力遒劲、姿态秀逸,起笔、收笔干脆利落,多逆锋入笔,将劲力裹挟内部,呈现万毫齐发的效果,收笔融合方折势态,外形与“欧楷”相似。

运笔则注意顿挫的变化、力道,时而裹锋侧行,时而中锋衄挫,保持虚实平衡,像“周”字,“欧楷”笔意偏重,尽显果敢自然,点画棱角分明、斩钉截铁。

至于“之”字,下方一横顺锋直入,墨色浓厚,力道深沉,则呈现“颜体”的雄伟气势,当然不乏个人特色,通篇悠然虚和、清健明达,一派仙风道骨之象。

无愧于米芾称赞:“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此作艺术格调丰富,即便琢磨上百遍,依然不觉浅薄,配得上“千金帖”之称。

同时,柳公权乃“唐楷”集大成者,融合诸家风格,时常临摹此作,一方面可以强化基本功,掌握完善的“楷法”,另一方面,能初步了解其他“唐楷”风格,便于日后临摹欧阳询、颜真卿的法帖。

来源三余艺术

15 阅读:1556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9:42

    颜体已走向成熟,柳赵又将楷体拥向完美

茶眼评陕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