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友谅就像朱元璋的一面镜子:俩人出身类似、都在元末成了一方领袖;但他们的性格、处事风格却完全相反,由此走向了截然相反的结局。
对于这位老对手,朱元璋曾做过点评。在他看来,陈友谅有荆楚之富、江汉之险,而且麾下勇将健卒云集,假如其“持重有谋、上下一心”,失败的一方极有可能会变成自己;陈友谅败在哪里?在朱元璋看来,源于上下骄纵、法令松弛,性格浮躁、不够坚忍,依仗强大的实力、不善于使用谋略。
朱元璋毕竟是帝王,有些话他不能说得太直白:跟陈友谅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就是自己成功的秘诀。
跟朱元璋类似,陈友谅的出身也极为悲惨。他的家族本姓谢,由于祖上入赘陈氏,其后随之改姓;作为渔民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低贱处境极为不满,由此形成了这样的性格:对于改变命运、出人头地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以至于行事不择手段,对于传统的道义、规则视如草芥;而且特别善于钻营,精通权谋。
客观上来说,身在乱世,上述性格反倒能成大事,历史上那些能够突破阶层的著名政治家,大多都属于不怎么善良的狠人。可惜的是,陈友谅的问题却远不止这些。
首先,他行事过于歹毒、刻薄寡恩,而且非常的赤裸裸、丝毫不讲究什么包装。
徐寿辉
以其取代徐寿辉的过程为例。起初,正是由于投靠徐寿辉,陈友谅才得以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一方豪杰;但当自己翅膀硬了后,他却出其不意、悍然袭杀这位老上司的部将,随后将其囚禁;没过多久,更是干脆把他打死,随后自己彻底取而代之,甚至还迫不及待地称帝。
要知道,徐寿辉在当时可算是各路义军的“带头大哥”,陈友谅就算真的想取而代之,那也好歹策划、制造些假象,甩个锅什么的;他倒好,直接让人敲碎了大哥的脑袋,这种简单粗暴、忘恩负义的方式,必然引起各方的不满。
其次,多疑、残忍,视自己的部下、老百姓如同纯粹的工具,毫无恩义可言。
陈友谅确实聪明,在杀掉徐寿辉后,他自知引起了公愤,于是不断发起战争,既能实现扩张势力版图的目的,又能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迫使麾下将士团结在自己周围。这样一来,底子本就雄厚的他,实力更是逐渐发展,成了南方最为强大的力量。
然而,极度自私的性格,让陈友谅对待自己的部下并不信任,史称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朱元璋正是抓住他多疑的特点,才设下反间计,成功让其杀掉了手下的悍将赵普胜。
此外,作为出身社会底层的其义军领袖,陈友谅却丝毫不体恤民情,为了获取军事给养,他对控制区内的横征暴敛、压榨搜刮,丝毫不顾及普通老百姓的感受,甚至经常在战争中干出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
朱元璋
相反,同样出身底层的朱元璋却能精准地掌握老百姓的心理,他明确约束队伍、禁止烧杀抢掠,完全跟陈友谅反其道而行之,以这种仁义的方式收得民心、奠定了长远发展基础。
其三,过于盯着眼前利益、缺乏远见。
多疑的人行事往往求稳,这本不是坏事,但若用在乱世的军事博弈上,则往往意味着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大计。
以鄱阳湖决战的过程为例。如朱元璋事后所言,如果当初陈友谅趁着自己前去安丰的机会直捣应天,自己将“大事去矣”;然而,陈友谅没有冒险攻打朱元璋的大本营,而是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攻大看似弱小的洪都。结果,他的几十万大军竟然被耗在洪都城下,拱手给了朱元璋足够的时间回师救援。
陈友谅
但即使如此,依靠自己更为强大的实力,陈友谅完全可以围点打援,设伏偷袭急于回援、疲惫不堪的朱元璋,胜利的天平仍在他手中。然而,他仍旧没有冒险,而是选择前往鄱阳湖跟朱元璋正面对刚,让对方从容组织决战;更戏剧的是,在鄱阳湖决战中,一心求稳的陈友谅竟然把全军的巨舰用铁锁连起来,结果被敌人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自己也死于非命。
陈友谅在称帝后,实力一度雄踞江南各路豪杰之首,但他过于急功近利,把一切人都当成了实现自我目的的棋子,这样的领袖必然后劲不足;同时,正是由于过于务实,他才过于盯着眼前小利,格局、眼界大受限制,目光短浅、缺乏远见,输给朱元璋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都是胜者写的,难道朱元璋不残暴么,跟随他的打仗的,几乎杀了,没几个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