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楼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刘姥姥每次进贾府,都带着外孙板儿,这是为什么?
按照常理,你是找人家借钱,是打秋风,不是正经的来走亲戚,一个人去不是更方便更合适吗?为什么非要带个孩子呢?
况且,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时是大冬天,天很冷,一大早就要起来进城,板儿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冒着严寒带着他进城,这不是折腾孩子吗?
就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也已经是秋天了,天也开始凉了,关键刘姥姥这次不是来借钱,而是专门给贾府送一些自家种的瓜果菜蔬,送完就准备回去的,为什么还要带着板儿呢?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背后藏着刘姥姥的大智慧。她每次都带板儿去贾府,当然不是一时的主意,而是本就想好了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刘姥姥自己去贾府打秋风,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结果无非两种,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就尴尬无比。
为什么会被拒?因为你一个老太婆,别人会当你是叫花子,当你是到处骗吃骗喝的,这样的人太多太多,别人很难真的同情你,也同情不过来。
就是见到了周瑞家的,她见刘姥姥一个人来,可能也未必就那么好说话,即便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先不说能不能打到秋风,光是尴尬,估计刘姥姥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是,如果带了板儿,一切就不一样了,一切就都有转圜的余地,也有了更多的话题,且能博取更多同情,也更容易打到秋风。
你想啊,一个大冬天的早上,一个七十岁的老妪带着一个黄口小儿,到贾府来求施舍,老妪满头白发,小儿满脸通红,但凡有点同情心的人看了,都会于心不忍吧?
而且,有了板儿,在关键时刻,刘姥姥也不会尴尬,板儿就是最好的话题,一切都可以拿他说事儿,王熙凤问刘姥姥所为何事时,刘姥姥说不出口,就曾推着让板儿说。
其实,她并不是一定让板儿说什么,主要有个孩子,能缓解尴尬的气氛,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也能让一些难以启齿的话题,通过孩子让别人意会。
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会可怜成年人,但会同情一个孩子。刘姥姥带板儿去贾府,也是为了打秋风能多几分胜算,谁见到了这个小手被冻得通红的孩子,一大早没吃饭就跟着姥姥进城,能不心软啊。
而且,从原文可知,周瑞家的是见过板儿的,她见了板儿就说,你都长这么大了。这说明,周瑞家的或其丈夫周瑞,应该是见过板儿的,起码知道他的存在。
板儿是狗儿的儿子,而狗儿之祖曾与王家连宗,认王夫人的父亲做侄儿,因此,按照关系,板儿跟王夫人算是亲戚关系,而刘姥姥其实跟王夫人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板儿的姥姥罢了。
因此,刘姥姥带板儿去贾府找王夫人,是名正言顺的,是师出有名的,也必须带着他去才行。如果只是刘姥姥自己,贾府完全可以不认这门亲,因为真正的亲戚没来。
这个主意,其实还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出的,他自己不愿意出头,所以就给丈母娘出了一个主意: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
到这里,我们也就清楚了,板儿可不只是一个小孩子那么简单,他是王狗儿之子,他代表的既是父亲王狗儿,也是自己的曾祖。
这样一来,王家人一见了板儿,知道了他的身份,就不好不认这门亲。周瑞家认出了板儿,也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毕竟他可是太太的亲戚。
因此,刘姥姥一进贾府,能顺利打倒秋风,除了她本人的智慧,跟板儿也有很大关系,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只要出现在贾府,就说明了一切。
如果说第一次带板儿去贾府,还有这些打算。那么当刘姥姥女婿一家渡过难关之后,她二进贾府时,为啥又带着板儿呢?她自己送完菜还说要赶早回去,怕关城门。
如果刘姥姥真的只是单纯来给贾府送菜,其实完全没必要带着板儿啊,此时贾府之人也都认识了刘姥姥,而且这时的她,应该也不需要贾府再接济了。
但是,刘姥姥还是带着板儿来了,为什么?有一个原因不能忽略,可能是板儿自己闹着要来。
因为上一次他跟姥姥去贾府,虽然天冷,但是吃到了这辈子都没吃到的很多山珍海味,而且见到了很多穿着华丽的人和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大房子。
当得知姥姥又要去贾府时,板儿自然闹着要去,甚至还要去吃那些永远吃不够的山珍海味,姥姥疼外孙,自然也就带着他去了,况且本来跟贾府的瓜葛,也正因他而起。
再者是板儿又长大了一些,也许能帮着姥姥做些事了,刘姥姥弄了许多瓜果菜蔬送往贾府,想必路上也需要一个人帮忙看着,照应一下,一家子让谁去呢?自然还是板儿最合适。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去姥姥家玩,姥姥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去邻居家串门,都喜欢带着我们。既是不放心,也是让我们多见人增长见识,更是让我们在亲朋好友跟前多露面,彼此多熟识。
刘姥姥已经七十多岁了,她还能活几年啊?自己的女婿又不成器,万一将来自己有个三长两短,那贾府这门亲谁来走啊?
也许刘姥姥心里有过这样的盘算,有机会就多带板儿去贾府,让他多露面,贾府之人都认识了他,即便以后自己不在了,他也可以自己去贾府走动。
这样一来,这门亲就不会断。一旦女儿家再遇到灾荒年,一家人食不果腹,板儿可以再次去贾府求助。贾府之人都认得他,自然容易得多。
私以为,刘姥姥每次去贾府都带着板儿,是有为以后板儿长大与贾府打交道埋下伏笔这层打算的。就像家族企业的更新换代一样,上一代掌权人在自己即将隐退之前,会把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推出来,以便做好交接。
以刘姥姥的大智慧,这是她能做出来的,也是她能考虑到的。毕竟,板儿是男丁,也是刘姥姥女婿家将来的顶梁柱,以后等刘姥姥不在了,板儿父母都不在了,那与金陵王家的这层亲戚关系,他不仅要知道,更要走动,才不会生疏。
所以,我们假设贾府后来没有败落,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知道板儿与王家关系的,除了先前的王夫人,后来的王熙凤,想必还有以后的贾宝玉,巧姐,乃至薛宝钗。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这个板儿演的也极好,很像那么回事,我感觉跟那时奶奶或姥姥走亲戚的小男小子就是这样,可惜这个小演员那么年轻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