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6日,经过十天的行驶,当地时间12点,毛泽东的专列抵达莫斯科。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访。当天下午6点,斯大林与毛泽东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但是,作为新中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一开始,周恩来并没有随同毛泽东一道访问莫斯科。要知道,斯大林很器重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时,他曾对中共代表团说:“你们将来一建国,现成就有个总理周恩来。”
12月22日,毛泽东与斯大林进行第二次会谈,比第一次会谈放松得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双方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快结束前,斯大林对毛泽东说:“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事实上,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
毛泽东幽默地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毛泽东没有解释这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马上接着说道,“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
斯大林有些捉摸不透毛泽东,反问道:“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为什么还叫他来,他来干什么?”斯大林虽然器重周恩来,但在他看来,两国最高领导人已经在一块了,应该什么事都能定,想完成的事都能完成。他们做不了的事,谁也不可能代替他们完成。
显然,斯大林不了解毛泽东的心思。在毛泽东看来,周恩来的外交才能超群盖世,与外国人打交道比他更在行。同时毛泽东认为,斯大林身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自己不是总理,也不是外交部长,有些事情不对口,如果要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就必须请周恩来来莫斯科。
毛泽东说的那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就是中苏友好条约。
毛泽东见斯大林仍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有些不快地解释道:“周恩来来了,就可以商量那件事情了。”
斯大林并没有当场答应毛泽东,因为他还不明白,毛泽东叫周恩来来莫斯科的真实意图,以及“那件事”到底是什么事。毛泽东没有或者不便直接点明说破此事,斯大林没有也不便直接问清楚,互相之间产生了猜疑,搞得有些不愉快。毛泽东对苏联专家总负责人柯瓦廖夫发了脾气,此后很少参加莫斯科方面的活动。
于是,外界便造谣毛泽东被斯大林软禁了。斯大林对此忧心忡忡,特派外长莫洛托夫、驻华大使罗申拜访毛泽东。在了解了毛泽东的真实意图后,才同意周恩来赴莫斯科。
1950年1月2日晚,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称:“斯大林同志已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1月10日,周恩来率政府代表团离开北京,20日抵达莫斯科。
22日,毛泽东、周恩来与斯大林举行会谈。斯大林首先就东北问题试探中方:中国可否承诺,除了苏联人以外,不许第三国公民进入东北,不许他们居留于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气氛顿时有些紧张和冷场,周恩来略加思考,随即反问:“东北住有很多朝鲜民族的居民,他们算不算第三国居民?更不用说外来的蒙古人了。”
这一反问使得斯大林措手不及,陷入窘境。尝到周恩来厉害的斯大林,一下明白毛泽东非要请周恩来前来的原因。斯大林赶紧解释说,苏联的本意是禁止美、日、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人进入东北活动。
此言一出,气氛随即缓和。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会谈,1950年2月14日,两国代表最终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这是新中国首次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为了区分1945年苏联与国民党签订的旧条约,精明细心的周恩来,特地在新条约名称上增加了“互助”二字,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月17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圆满完成莫斯科之行。当晚,毛泽东和周恩来举行盛大招待会,斯大林破例率苏联领导人出席。周恩来充满激情的祝酒词,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斯大林向毛泽东敬酒后,举杯来到周恩来面前,用饱含尊敬的口气说:“周恩来同志,我祝你万事如意。”
此次苏联之行,周恩来娴熟的外交艺术,受到斯大林以及中外外交家的高度赞扬,在世人面前成功树立起新中国的外交形象。
这就是总理的过人之处,没有谁能替代他。
智比子牙,孔明高!谋超陈平,张子房!敬爱的周总理!智慧的化身!
致敬总理!致敬共和国的领袖们!
致敬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你是一个完美的人[点赞][点赞][点赞]。
最敬爱的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