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天气闷热、雨水不绝。许多人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早上起来疲惫没精神,抬胳膊抬腿都觉得没劲?美食一桌,但就是没胃口?大便不成形,还特别粘马桶?舌头粘粘的,舌苔白厚腻,用牙刷也刷不干净?在中医眼里,这些可能都是“湿”的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有“湿”?
怎么判断是否“湿气重”呢,大家每天起床后,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观察判断:
第一步:起床时的感觉
如果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多半是近期体内的湿气比较重了。
如果此时感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双腿沉重,难以抬起,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第二步:如厕时看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如果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三五张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净,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有时候还便秘,也说明体内有湿。
另外,大便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也是体内有湿的情况。
“无湿不成泻”,出现腹泻的情况,也要警惕是体内有湿气。
第三步:洗漱后看看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洗漱后要形成习惯,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或者检查一下孩子的舌头。
湿气重的时候,舌象往往有两种表现:
齿痕舌:舌头边缘有锯齿状。这是湿气让舌头胀胖,长期顶住牙齿而形成的。长期湿气重的体质往往会呈现这种舌象。儿童出现这种情况不多,但是成人就非常多见了。
舌苔厚腻:舌苔厚厚一层铺在舌面,往往就是有湿又有滞。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就很大。这时候要及时祛湿消导,否则很容易化热引发感冒发烧或腹部不适、大便异常。舌苔黄厚腻:湿热;舌苔白厚腻:寒湿。
大家每天起床后,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就可以轻松检查自己和孩子是否有湿气了。
此外,湿气重还有一些很典型的表现,这里帮大家做一个小结,供大家参考:
● 大便不成形,溏稀;大便质黏(粘马桶,不易冲掉)且多便;
● 舌头边缘有锯齿状;口黏,口臭;
● 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 感觉身体沉重不轻松,关节疼痛;
●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 头发油腻,脱发;
● 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 眼袋下垂;
● 胸口闷,头晕没精神,特别容易疲劳。
祛湿汤,你喝对了吗?
偏于寒湿者,常见口不渴,小便少,大便臭味不明显,肢体肿胀,面色晦暗,女性白带量多,舌苔白腻;可选用胡椒猪肚鸡、生姜艾叶蛋花汤、生姜大枣茶等。
生姜大枣茶
材料: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
做法:生姜切片加水煮开,水开时稍微拌动,把姜片的味道煮出来;闻到姜的气味后倒入大枣和红茶,稍微搅拌均匀即可关火,晾至温热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散寒养血。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恶心嗳气、大便溏薄者。
生姜艾叶蛋花汤
材料:艾叶12克,生姜15克,鸡蛋2个。
做法:艾叶洗净放入煲锅,加水滴适量花生油煲开5分钟,打入2个鸡蛋,搅拌成蛋花后加盐关火。
功效:温经散寒除湿。适用于平素喜冷饮、手脚冰冷、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者。
偏于湿热者,常见口渴但喝水不多,小便短赤,出汗较多而粘腻,大便臭、粘滞不爽甚至肛门灼热下坠,面色较鲜明,舌苔黄腻。可选用木棉花扁豆猪骨汤、土茯苓煲草龟、薏米红豆汤、冬瓜老鸭汤、绿豆百合薏米仁粥等。
木棉花扁豆猪骨汤
材料:木棉花5朵,猪骨400g,薏米25g,扁豆25g,蜜枣2粒,姜片3片,陈皮1小片。
做法:鲜木棉花用淡盐水浸泡20-30分钟洗净,陈皮、蜜枣洗净。扁豆在干锅里炒下,更利祛湿(可不炒)。炒过的扁豆和薏米浸泡之后洗净。把汤料放进汤锅里,加水2000毫升左右,开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5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适用于大便粘滞不爽、头身困重、疲倦乏力者。
薏米红豆汤
材料:薏米、赤小豆适量,冰糖少量。
做法:将赤小豆和薏米淘洗干净,浸泡4小时以上。浸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电饭锅煮粥模式大约1小时,煮好后继续焖20分钟左右;高压锅煮30分钟左右),煮好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消肿。适用于小便短赤、大便粘滞、口干粘腻而饮水不多者。
冬瓜老鸭汤
材料:冬瓜300克,老鸭肉300克,盐、味精、胡椒粉、料酒、葱段、姜片、香油各适量。
做法:鸭子洗净切成大块,架锅煮水,将鸭块放入;将煮出血沫的鸭块焯过水后沥出;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下入姜和大葱煸炒;煸炒出香味后加入焯过水的鸭块一起翻炒;鸭子微微煸出油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几粒枸杞,红枣,黄芪,淮山;大火煮开后文火煮30分钟;待鸭子八成熟时加入切成大小适中的冬瓜块;再煮10分钟后加入盐和胡椒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适用于心胸烦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疲倦乏力者。
除了食疗,还有什么祛湿窍门?
除了食疗祛湿,还可以配合运动祛湿、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来祛除湿气。
运动祛湿
脾为痰湿生成之源,所以健运脾胃是祛湿的关键,无论是慢跑,还是足球场上畅快淋漓的对抗赛,都是最经济有效的祛湿方法。
中药调理
中医有“治湿八法”:化湿、利湿、渗湿、祛湿、除湿、燥湿、收湿、胜湿,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辨证分析选用合适的方药,方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外治
火龙罐、雷火灸、刮痧、艾灸、针刺等中医适宜疗法,安全、方便、疗效可靠。这些方法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模仿。
常选的穴位有:中脘穴、三阴交、涌泉穴、足三里、曲池穴、承山穴、阴陵泉、巨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