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成高危行业是银行人堕落了吗?三大现象揭示深层次根源

子真评论 2024-04-06 20:42:35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谈天说地不谈岁月,聊南聊北不讲风情。我是麒鉴说银行。

银行曾经被认为最稳定、最安全、最保险的行业,如今为什么成了最高危的行业呢?不但社会对银行的谴责众多,就是银行热心服务的民众也是对银行怨气冲天、指责满满。到底是银行人堕落了还是政策环境变得恶劣了呢?我们从三大现象看银行成高危行业的深层次根源:

第一大现象 银行行长成高危职业,是否仅仅是银行行长堕落了呢?

银行成高危行业首先体现在银行行长成高危职业,那些很多人需要仰视、大多数难以企及的银行行长,竟然前赴后继成为犯罪分子,这是否是匪夷所思呢?难道这些聪明、智慧程度比大多数人都强的银行行长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犯罪吗?难道都是心存侥幸吗?

2023年监管部门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750家次,处罚责任人8552人次,罚没合计78.38亿元;2023年以来金融系统接受执纪审查的干部超过100名,银行系统被查干部占近七成;其中五大国有银行被调查干部达36名,工商银行共有10人包括2名中管干部,银行系统腐败中信贷审批里的权钱交易已成为腐败、犯罪的高发区。

2022年金融系统接受审查调查的人数达77人,银行业是反腐重灾区;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和省分行有5人被查处,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有4人和1人被查;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多人被查;还有富滇银行、湖北银行等银行高管落马。这些涉案金融高管大多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财物,为他人审批贷款谋利是他们的通病。

2021年银行业也是金融腐败问题发生的“重灾区”, 六大国有银行共计19位高官被查处,政策性银行中有13名高官被查,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都有高管被查处。

这些出事的银行高管级别高的有光大银行的两任董事长、中国银行董事长、国家开发银行的行长以及华融集团的董事长。如果我们将上述高管的落马仅仅归结为个人堕落和道德败坏也许对于他们并不冤枉,但如果仅仅归结为这些人的个人道德恐怕无助于对问题的剖析和解决,原因除了社会上不法商人对银行高管的围剿、利益输送以外,银行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于银行高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正常信贷业务、非法商业业务、政策性业务、官商勾结的业务难以分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一个政策性的幌子、一个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借口、官商共同利益变换成国家发展需要就会将不法业务和利益输送的业务冠冕堂皇地通过层层审查,这也是银行高管成高危行业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大现象,银行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大量的信贷业务风险成为不可控因素并需要承担责任

如果你认为我不是银行高管我就没有风险了,那你就错了。银行的信贷业务会涉及到巨大的市场风险,而这个信贷业务涉及到银行巨大的群体,从基层的信贷人员、支行长、支行副行长、分行的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经理、审查人员、审批人员、分行相关部门总经理、分行副行长、行长以及总行一众业务人员,是不是这个群体非常大?

而这些人的风险在哪里呢?

2023年金融监管系统对银行保险机构处罚4750家次,处罚责任人8552人次,罚没合计78.38亿元;2022年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561人次,罚没金额28.99亿元。信贷业务一直是银行业受处罚的重点,也是从业人员受处罚的最重要内容。

2021年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共向银行机构开出5205张罚单,合计罚没25.9亿元,2831家银行机构被处罚,处罚个人3587人。在2021年的9217个处罚案由中,信贷管理领域案由数依然是最多的有3551个案由,占到总数的38.53%;监管机构针对信贷管理的处罚包含了贷前调查、审查审批、担保管理、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全流程。在被处罚的个人3587人中除了罚款、以及各种行政处罚之外,共有194人被处以禁业处罚,其中88人被处以终身禁业处罚。

除了监管处罚风险以外,银行内部处罚更严重,因为银行内部对员工的处罚不对外披露,所以我们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但我们可以从银行反向追薪情况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所在。

到目前为止有10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公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这10家存在向员工追薪的上市银行中,2023年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涉及到的员工人数超过7000人。其中“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的是有“零售银行之王“称号的招商银行,2023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涉及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4415人,占员工总数的3.79%。如果再加上2022年的讨薪金额,招商银行一家银行两年的时间累计向员工讨薪金额近亿元。渤海银行年报显示,2022年内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人均4.76万元。

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肯定是业务出现了风险,最大的风险是经办的信贷业务出现了不良,因此要将已经发放的薪酬追回,被银行员工称为已经发给你的钱不一定是你的钱,有可能被银行要回去。而有的因为追索金额过大可能会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哈尔滨某银行天津分行向其滨海新区支行原行长郑某提起诉讼及上诉,要求返还2013~2016年的绩效薪酬共计70.67万元,最终被法院驳回。

第三大现象,银行员工因为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而导致公众的不满,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而如果不严格执行可能会受到监管处罚甚至丢掉饭碗

现在人们对银行吐槽最多的、最反感的是在存款被银行柜员询问资金来源、取款时询问资金用途、开办银行卡时询问开卡用途、银行账户经常被冻结和限额,觉得是银行员工冒犯了自己、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侵害了自己的权利,甚至有的人对银行员工的人身进行攻击,银行个人的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以前发生过的某教授刁难大堂经理逼其下跪事件,好像只要我对服务不满意不管谁的错都是银行人的错,银行就必须给我说法,甚至赔礼道歉并对员工进行处罚。

去年还发生了在银行取款时因为银行问了取款用途,而被客户报复一元一元取款直接怼的银行柜员痛哭、而取款人仍然不依不饶扬言不开除柜员就没有完。

现在发展到银行柜员可能直接被打四川一男子到农业银行办理查询业务未果,于是心生愤怒,持小榔头将一女性职员头部打伤,最终犯罪嫌疑人唐某被警方刑事拘留,而银行员工送医治疗。

但必须明确的是,银行员工询问存款资金来源和取款资金用途、开办银行卡需要明确用途是监管部门要求的和政策规定要求的,既不是银行总行要求的,也不是银行员工没事找事,银行员工只是法律和政策规定的执行者,他们执行法律和制度的责任应该受到尊重。但现在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却可能面临被客户骂、被客户指责甚至人身攻击的风险。

大量的人在评论区留言,指责银行就不应该执行这样的政策要求,但是如果银行柜员不执行政策规定和要求,可能面临银行总行、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的处罚,甚至会丢掉工作。

2021年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的处罚反洗钱领域案由位居第二占比15.84%,配合监管、结算与现金管理、员工行为与案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配合监管成为2021年银行受到处罚的核心领域之一。这些内容很多与一些监管政策有关,特别是反洗钱和现金管理都与存钱和取现问询用途相关。

2023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行因未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管理规定、未严格落实银行账户风险监测要求等多项违规行为,除了对农业银行崇左分行进行处罚外,还对包括农行崇左分行行长、副行长、一支行行长等在内的5名责任人,分别处以警告并处5万元至11万元不等的罚款,累计被罚37万元。

某银行大堂经理因为在给客户办银行卡的时候没有进行例行询问,结果这张卡后来涉案了,银行网点被央行罚款5—80万不等,银行员工个人因为未履行询问及告知义务,被停职停薪。

目前的银行作为特殊金融企业却需要承担非常多的、不应该由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因公众的不理解而导致对银行的不满。银行承担了并不是银行自身管理要求而是社会责任的事务,导致公众对这些要求的不满发泄到银行柜台上,这也导致一些银行人崩溃不已。应该加大解释力度并严格执法,给银行员工执法、执行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银行业从高管到银行柜员已经成为高风险职业,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银行高管和银行职员,其实都面临着自身道德约束、业务发展、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的要求和约束。但银行的高风险有一些是个人可以决定的,更多的是银行员工无法决定的,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而不是让180万的银行的人都在这个行业里挣扎。(麒鉴说银行)

7 阅读:1311
评论列表
  • 2024-04-07 07:33

    中国的银行走入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银行不干银行本质的事,而是干的公安派出所干的事,客户存取款就是法院开庭。

  • 2024-04-07 08:13

    追薪不追责只会让那些追薪人更大胆薪人倍出罢了,银行的禁止🚫规定,形成虚设,这样银行内部关系更巧妙复杂化,正直形成旋流更大

  • 2024-04-07 12:21

    建议银行改制成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光实行政府单位职能,很多事就解决了[笑着哭]

子真评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