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没混上养老保险,房子倒有养老保险了。
8月21日上海宣布:在浦东等区域实施房屋养老金制度,并计划在明年全市推广。
8月23日,住建部也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今年将在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
很明显房屋养老金制度这是要大面积实施了,
而所谓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其实和个人的养老金制度差不多,就是前期先交钱,后期年龄大了给予一个保障。
只是个人养老金后期直接给你钱,而房屋养老金主要用于后期房屋的体检维修改善。
这个目的就和当初买新房的时候,交纳的专项维修基金一样,都是用于房屋维修的,
问题是住宅的专项维修基金只在买新房的时候缴纳一次,后期二手房买卖也不需要再次缴纳专项维修基金,
所以一些房龄较大的房子,特别是房龄在30年左右的,这就代表着维修基金是30年前缴纳的,这笔资金放到现在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才有了这个所谓的房屋养老金制度,或者说房屋养老金制度是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一种制度补充,
至于明明是70年产权的房子,为什么30年质量就不行了?也没有人能给咱们答案,只能说有时候不给答案,也就是给了答案。
言归正传,房屋养老金制度到底有什么影响?
目前来看主要影响的还是老破小,这算是直接增加了老破小的持有成本。
而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我们都非常清楚,老破小是不受待见的,当然这个不受待见是建立在价格上面的。
现在一些重点城市的老破小成交量照样很高,主要原因就是老破小降价幅度较大,
刚好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而投资和金融属性是在大幅度下降的。
所以本身就需要以价换量的产品,现在又要增加持有成本,肯定又增加了一种变量,
并且房屋养老金制度不等同于房产税,后期房产税再征收持有成本只会更大,
比如,上海楼市已经在实施房产税试点,所以肯定有一部分房产既需要缴纳房产税又需要缴纳房屋养老金,
当然了,目前来看房屋养老金收取的资金体量应该不大,
但是这种东西也没办法衡量,因为每个人对于资金体感没办法完全等同,
就像医保一样,每年300多,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算钱,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这算不小的支出,所以断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并且我们还要知道房屋养老金制度一旦铺展开,收取的金额只会越来越高,
原因很简单,现在房龄在30年左右的,普遍以多层为主,也就是所谓的步梯房,
但是再过个10年,20年将有大量的电梯房也严重老化,电梯房的维修成本可是要比多层房屋高出很多的,
当然也不要想着,大不了房子租出去,让租户来承担这一部分资金,
我们要明白租金和房价是完全不一样的,房价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投资和金融属性,
而租金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就业和经济状况,所以租户的承担是有上限的,
还有一点就是保障房越来越多了,这对于商品房的出租也是一种打击,
这样的状况之下再想猛加租金,那你就要考虑好房子能不能租的出去,
毕竟所谓的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也就那几个,
最后,跳出房屋养老金制度,咱们再分析一下,对于房地产走势代表着什么?
这就代表了整体房地产市场要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过去为什么没有人提房屋养老金呢?因为过去都是大拆大建,根本不用担心房龄的问题,
但是在2020年左右大规模拆迁就开始陆续叫停,紧接着开始实施所谓的城中村改造以及旧改,现在更进一步,直接交钱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这就很明显的感觉到房地产从增量到存量时代的过渡,不再搞大拆大建,开始优化和维护存量住宅,
这也是我我们为什么要结束房地产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旧有模式的原因之一,
房地产从增量到存量时代的过渡,就代表着住房供应逐渐饱和,房地产发展的重点要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到存量的优化和管理,
而对于一部分房企而言也会被逐渐淘汰掉或者转型,
比如百强房企里面有将近七成的房企今年都没有拿过一宗土地,
再比如,仅今年以来就有多家上市房企剥离或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
格力地产、美的置业、华远地产、冠城大通和银亿股份等5家上市企业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
没办法,这就是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必然经历的结果,开发规模在减少,房企也需要减少。
当然了,增量到存量,开发规模在减少,同样也会影响到经济,
因为新房的背后就是土地财政,所以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卖地收入都呈现了腰斩状态,甚至一部分城市卖地收入的减少量能达到70%以上,
而大部分的城市又比较依赖土地财政,而完全依靠卖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此接下来肯定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起码没办法再以房地产作为完全的主导。
同时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到存量,也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改变,从之前的各种限制房价转向到全面解除,
比如现在的限购、限售甚至是户籍制度,大部分城市都没有门槛了,
房地产市场开始追求健康发展,加强对保障房市场的规范和支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因此通过房屋养老金制度这个信号,我们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房地产市场确实是发生变化了,
买房逻辑,投资回报以及高层对于房产的态度都和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千万不要刻舟求剑,有能力有资金,可以配置一部分所谓的优质资产,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恐怕还是要以居住需求为主,全民炒房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如果你还活在那个时代,你的认知也对得起你房子的亏损。
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和房子密切紧密骨肉相连在一起?是谁把房子和我们的这种关系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