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隐形富豪马鸿:5年投200万赚48个亿,亏损前套现20个亿

旧梦的如风 2022-05-13 20:48:47

从小厂子到大品牌,从身无分文到200万再到48亿。

在广东,一个毛头小子,悄悄地实现了自己财富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了低调的隐形富豪,又在企业大面积亏损前,靠股份套现20亿。

这件事,我们要从头说起。

01、创业初期

广东揭阳的普宁县,是潮汕有名的文化之乡,更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商贸名城。

尤以服装、中药材、茶叶、水果等十大专业市场蜚声海内外,服装更是普宁县的支柱产业。

在普宁就有不少人靠服装产业发了财,有的人自己开办小型服装厂,买机器雇农户,开始了基础服装生产。

有的人则从工厂进货批发,运到外地贩卖,马鸿就是其中之一。

马鸿,1967年出生,原名马少鸿,家中兄弟三人,大哥马少文,小妹妹马少贤,父母靠经营小买卖拉扯兄妹三人长大。

1987年,时年20岁的马少鸿意气风发,决心外出闯荡,家里的哥哥马少文已经在广州上海等地做服装批发的生意,思索下来,马鸿也决定做服装。

一是因为家族哥哥有做服装生意的经验,不用摸着石头过河,顺着哥哥提供的经验方法和人脉可以快速地入门。

二是因为自己的家乡服装批发市场多,外地也认准普宁的服装品牌,做起生意来好做。

于是,马少鸿改名为马鸿,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普宁和广州之间倒卖服装,从老家普宁进货,卖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广州。

十多年过去了,马鸿依然在奔波着,期间,他也尝试跟朋友合伙开过制衣厂,希望靠稳定的服装加工赚钱。

但因为经营不善,建厂成本迟迟不能回本,工人工资最后也支付不起了,马鸿不得不放弃了开厂的念头,继续回归批发生意。

还好,事情终于迎来了改变。2005年,马少文和马少贤在东莞道滘镇成立东莞市搜于特服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

看到长兄自己成立了公司,跑了十几年服装批发市场的马鸿,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靠着长期跑服装批发的贸易经验,马鸿说服了哥哥,哥哥允诺将公司的一部分事务交由马鸿处理。

2006年,他加入哥哥的公司,并开始主导公司的整体市场谋划。此后,经过一系列的股改和增发,马鸿拿到了公司最多的股份,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成为实际控制人后,马鸿终于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开始大刀阔斧地实现自己的计划。

彼时的中国,服装行业新兴了快消时尚品牌,逐渐取代了传统服装行业,大量新兴品牌的诞生和进驻,使得市场趋于饱和。

马鸿

在国内的时尚服装市场中服装品牌竞争激烈,而外国的品牌也都在一二线城市当中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分割抢占着有限的顾客人群。

该如何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马鸿有自己的策略。

在马鸿为搜于特安排的发展规划中,与传统服装品牌大多从服装加工厂起家不同,放弃了市场中普遍的“先建工厂,再建市场”的主流路径,从前端的设计与终端零售渠道开始切入。

公司负责设计和销售,加工则脱产外包给加工厂,这样既节约了建厂成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销售当中,保证服装产品的独特,在激烈竞争中拥有优势。

搜于特发展初期,选择外包式生产给白手起家的搜于特带来了快速的财富增长,为今后的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鸿内心的有一个深沉的信念,他想:“我们中国消费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能也做出服饰品牌呢?”正是这份信念与坚持,造就了搜于特的辉煌。

02、鼎盛时期

在搜于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后,搜于特的事业如火如荼。

而且事实证明,这条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主抓生产的条件与实力,就要把重心倾注在设计前端和营销末端。

通过新潮的产品设计和合适的营销策略实现销量增长,把公司做大做强。

该如何抓住顾客的心,马鸿看到了年轻人喜新厌旧喜欢刺激的心理特点,不断加强产品设计,令搜于特的新品层出不穷。

在前端设计上,马鸿成立了设计中心,不间断地设计新款式的服装并快速投入生产,投放市场,形成快速的产品更新迭代。

平均每年设计超过5000款服装新款,最终上市新款近3000款,快速更替的时尚款式大受年轻人欢迎。

有了好产品,也需要合适的营销策略,在终端销售上,马鸿编制了一个密集的服装销售网。

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搜于特以直营和加盟结合的方式在国内30个省发展了近1000家专卖店。

大量的加盟店给搜于特提供了巨大的群众基础,马鸿还注重降低每一家店的管理成本,最大化加盟收益,这无疑是一种完美的营销策略。

无论是当今中国自己的快消品牌,还是势头正猛的外国短时尚品牌,在其核心定位上都以更具消费实力的一二线城市为主。

而马鸿一手打造的“潮流前线”品牌,优先选择大多数品牌尚未着力开发的三四线城镇为主打目标,避开了行业竞争集中的地区,找到了发展蓝海。

马鸿成功找准了搜于特品牌的定位,找准了公司的经营策略。

通过产品设计的不断迭代,线下门店的不断增多,搜于特的营业额在两年时间内突破4亿,二三线下沉市场贡献的比例在80%以上。

搜于特事业进行达到了发展高峰,上市也提上了日程,2010年搜于特上市,资本统计超48亿财富。

与搜于特同时期的服装品牌要么已经倒闭,要么还在艰难地维生,能成功做到上市的只有马鸿一个人。

上市后,搜于特公司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大量的融资资金使得搜于特公司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靠着投资马鸿积极投身于公司的收购、并购。

2014年,相继收购“ELLE”“纤麦”“熙世界”“云思木想”等女装品牌,大刀阔斧地发展公司规模。

可以说,搜于特的成功是一个奇迹,5年的时间内,搜于特从200万资本的小公司做成了上市公司,马鸿的决策功不可没。

马鸿懂得如何避开竞争严重的雷区,从发展潜力大的下沉市场做起,把握群众基础,力争上游市场,成功把企业做大做强。

可以说,马鸿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开拓并坚持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种果断的决策力在搜于特发展的另一阶段也有体现。

2014年左右,世界经济开始萎靡,国内服装市场也开始呈现颓势,搜于特逐年猛增的利润开始平缓,营收的增速不增反降。

面对服装产业的不景气,马鸿再次展现了他出色的决策能力。

设计衣服和卖衣服不挣钱怎么办?马鸿想到自己数十年批发衣服的经历,衣服不挣钱不代表布料不挣钱。

服装行业的不景气与服装生产市场太过饱和有很大关系,大量的服装加工厂对原材料产生庞大的需求,造就了宽广的市场,而市面上却没有人专精于布料的贸易。

搜于特在马鸿的带领下,选择涉足供应链业务。

2015年,搜于特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莞搜于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上游对接大量厂商,下游对接各大品牌,为上下游提供中间商服务,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设计、仓储等服务。

一方面从布料厂商中低价购买原材料,另一方面,向品牌加工厂兜售布料,从中赚取利润。

短短几年时间,供应链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的中流砥柱,年报显示,2016年—2018年,搜于特供应链管理业务分别实现43.24亿元、148.03亿元及154.09亿元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逐年增加,甚至在2018年超过80%。

官方资料显示,搜于特目前已在全国各个纺织服装集群地设立了12家供应链管理控股子公司。

靠着产业链供应服务,2016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都同比增幅均超190%,净利润同比增幅都超69%。

搜于特在世界经济缩水的背景下,成功取得了经营的正向增长,对抗了经济危机。

此时的马鸿春风得意,步入了人生的巅峰期,2018年,搜于特首次入榜《财富》中国500强,位列第402位。

凭借着出色的创业经历,马鸿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与上市促进会副会长、东莞市道滘商会副会长。

靠着马鸿出色的头脑,搜于特公司在几经波折后成为了一家强大的公司,但是,危机也潜伏在其中。

以小城市为主线发展,必然意味着用户消费能力和黏性的不足,不足以支撑起大公司全部的资金运转。

以中间商为主要盈利结构,风险高,收益不稳定,中转过程中积压的仓储货物不能及时变现为现金流,上下游产业发展态势不明朗,中间商的发展遇到困境。

是的,当初的200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增长,身价数十亿的马鸿在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同时,没有看到公司发展的潜伏危机,是马鸿人生当中的败笔。

03、经济衰退

马鸿可能不会想到,经济倒退的一天还是来了

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搜于特公司的现金流金额不断减少,平均每年都有1亿元以上的现金流亏损。

现金流吃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马鸿走中间商的策略,大量的货物积压又难以变现,导致资金流受限,公司一旦受到波动和冲击,很容易导致资金崩盘。

随着资金流的限缩,搜于特的净利润也开始减少,2019同比上一年下滑43.81%。

此后,在2020年由正转负,利润出现赤字,公司爆出巨额亏损,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净亏损17.71亿元。

搜于特公司究竟怎么了,那个如火如荼的大企业怎么会一步步衰落至此境地,外界猜测纷纷。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鸿不得不出面解释,搜于特官方表示,公司业绩的衰退是由于疫情原因,造成线下门店关闭,线上收发受阻,造成产品销量骤降,利润减少。

虽然和疫情有一定的关系,但从事实上分析,公司的衰落与经营策略有很大的联系。

搜于特财报显示,由于库存积压大,资金回笼慢,2020年11-12月对库存存货进行降价促销,导致亏损7.5亿元。

在搜于特决定涉足产业链业务后,马鸿盲目地囤积了大量的货物,盲目地认为前景大好,没有考虑到货物的积压对于现金流的影响与可能的后果。

最后,搜于特不得不低价兜售积压的货物,造成大规模亏损。

疫情的冲击,让马鸿经营策略的劣势暴露得一览无余,在冲击之下,搜于特公司的发展倒退。

前期那个满心欢喜拓宽市场的高鸿,大量采购囤积货源,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没有考虑到公司可能遭受的冲击,面对大厦将倾的颓势,马鸿开始了套现。

04、掷股套现

就在搜于特公司面临发展困境的同时,马鸿却早早地进行股份套现。

2019年6月11日晚间,搜于特公告称:搜于特集团实控人马鸿及兴原投资为给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马鸿将其持有的合计5%的股份转让给嘉兴煜宣投资公司。

简单来说,马鸿开始利用手中的股份开始出售变现,而这种套现,早在2018年就已经发生。

2018年12月20日,马鸿将5%股权,以2.23元/股转让给自然人黄建平,共计3.45亿元。

2019年5月16日,兴原投资将其持有的10%股权,以2.46元/股转让给具有国资背景的广州高新区,共计7.61亿元。

2019年11月5日,马鸿又将其持有的5%股份以2.41元/股转让给前海瑞盛,共计3.73亿元。

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马鸿及兴源投资供累计套现1.49亿股,套现金额3.1亿元。

2021年1月21日,搜于特宣布该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前前后后,马鸿靠掷股套现总金额高达20亿元。

而在马鸿进行套现的同时,搜于特的经营已经漏洞百出、2020年搜于特旗下的子公司“潮流前线”由于债务逾期被查封。

许多前期发展出来的子公司都因为资金不足而债务累累或直接倒闭,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合计8.85亿元。

7月7日,深交所就搜于特公司债务问题及多项诉讼发送关注函,总计金额超过6亿。

搜于特公司的经营的大规模亏损和大面积坍塌,不仅让人怀疑股东们套现的动机。是否是在公司倒闭前掷股回本?

马鸿矢口否认上述的猜测,其表示,我们做股份的转让是自身资金需求下的依规减持,是合理的经营调整,不存在非法行为,不存在帮助股东套现的情况。

回顾马鸿的经历,他作为一个商人显然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成功地点在于,他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趋势,找准了止损的方法。

而失败的是,他没有未雨绸缪地远见,也没有为企业和股民负责的责任心。

如果是你,经历了企业的起起伏伏,面对即将到来的亏损,你会选择套现吗?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马鸿

2、搜于特集团官网:搜于特企业年报

3、无冕财经;公司欠债8亿资产遭冻结,东莞富豪却闷声套现逾20亿

3 阅读:9468
评论列表

旧梦的如风

简介:喜欢什么都不喜欢,愤怒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