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底坐穿鱼”,这个词来源于网络。
是指喜欢钓鱼人,在一些开放性水域垂钓时,意外钓到了受保护的鱼种。
然而前几日,一位重庆的大爷酷爱钓鱼,在当地的开放性水域,使用“一钩、一线、一竿”符合政策的渔具和垂钓方式垂钓。
没成想,一会儿的功夫,就钓起了一条大鱼,用抄网抄上岸把鱼拿在手里,这时发现有些不对劲。
经过对比才知道,原来自己钓获的这条大鱼,是一条受保护的胭脂鱼,却吓得他赶紧把鱼放生了。
这条胭脂鱼,是如何钓上来的?这位来自重庆的钓鱼大爷,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了,刚退休那会整天在家无所事事。
朋友见他无聊,便约他一起去河边钓鱼,第一次就收获不少,自那以后大爷也就迷上了钓鱼。
但凡有点空闲时间,就约上三五好友,去河边钓鱼。
近日,大爷又和往常一样,与两位朋友一起,到离家不远的江边垂钓,选择一处地势相对平缓的位置当作钓位。
考虑到冬天鱼不好钓,所以大爷也就简单地撒了些酒米,使用活体的红虫作为钓饵,增加诱鱼的效果。
一转眼一上午过去了,他们三个人一条鱼也没钓着,正当大爷们准备收竿回家时,浮漂突然晃动了一下,紧接着浮漂就斜着被拖走了。
拿在手里才发现是胭脂鱼
大爷一提竿,鱼竿立刻变成弓形,他感觉到了这条鱼应该不小。
但自己使用的鱼线比较细,不敢与其硬拽,所以只能慢慢消耗它的体力。
经过七八分钟的遛鱼,这条鱼的力气也消耗殆尽,被大爷拿抄网给抄上了岸。
将鱼钩从鱼嘴里摘下,把鱼拿在手里后发现好像胭脂鱼,便把不远处的朋友叫了过来确认一下。
朋友走近一看,就立刻认出来了是一条野生胭脂鱼,劝他赶紧放生了。
好在这条野生胭脂鱼没有受伤,大爷拍照留念后就将其放归到江里了。
大爷把鱼放生了
胭脂鱼是什么胭脂鱼,顾名思义,是一种栖息在我国淡水流域的野生鱼类。
了解胭脂鱼胭脂鱼,又称火烧鳊,燕雀鱼、血排、粉排、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等,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
胭脂鱼有些其貌不扬,整体形状与鳊鱼相似,背部隆起且鱼鳍竖得很高,相似船只的船帆,因此广东地区又称它为“一帆风顺”。
它的身体侧扁,头小眼睛大,鱼嘴前吻突出且肥厚,鱼嘴向下。
胭脂鱼的背部隆起,鱼整体呈现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背鳍起始点鳍最高,鱼鳍往后断崖式变低,一直快要连接到鱼尾。
胭脂鱼体表颜色艳丽,像女人的胭脂水粉那般,主要有黑、红、紫和白色组成,且带有一些不规则的斑点。
胭脂鱼的分布胭脂鱼是来自于远古时代,它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恐龙统治的中生代时期,距今约2.5亿年。
胭脂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其中上、中、下游皆有,上游的数量最多,福建地区的闽江也有胭脂鱼的分布。
胭脂鱼是属于中下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的缓流水域,幼鱼期的胭脂鱼则喜欢靠近水底砾石较多的浅水生活。
胭脂鱼的食性胭脂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的环境下,胭脂鱼主要是以水底泥土中含有的有机物质为食。
比如青苔、水藻和水草的嫩芽和浮游生物,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碎屑等,其中还包括一些软体类昆虫,也都是胭脂鱼的食物。
钓到胭脂鱼为何要放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胭脂鱼的数量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在往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鱼类研究人员发现长江里的胭脂鱼,几乎很难见到了。
在1988年,野生胭脂鱼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因此,在野外如果钓到了胭脂鱼,个人无法鉴别是不是野生的,最好的选择是放生,以免遇到麻烦。
延伸阅读:胭脂鱼减少的原因是什么胭脂鱼过去的辉煌在我国长江流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
这句话指示栖息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三种鱼类,其中“腊子”是指中华鲟,“象”是指白鲟,而“黄排”指的就是胭脂鱼。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胭脂鱼还没有被保护起来,它曾是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而且数量非常多。
1958年,四川省宜宾市渔业社统计,当时在岷江捕获的渔获总量当中,胭脂鱼就占13%,但不久后就开始断崖式下滑。
胭脂鱼被过度捕捞胭脂鱼经历过辉煌,但好景不长。随着捕鱼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改进,捕捞的渔获数量越来越多。
一些贪婪的渔民,甚至使用网眼细密的渔网,无论大小鱼通通捕捞。
当然,被捕捞的鱼虽然不完全是胭脂鱼,但这种捕捞方式,对胭脂鱼的生长已经构成严重威胁了。
特别是在每年的3~4月份期间,渔民知道此时是胭脂鱼产卵繁殖的季节,需要溯河去产卵地繁殖。
因此,渔民在胭脂鱼溯河的途中,围追堵截性成熟的亲鱼,导致即将繁殖的胭脂鱼被大肆捕捞,严重破坏了胭脂鱼亲鱼种群。
胭脂鱼的减少与拦江筑坝有关刚才说到胭脂鱼是江河洄游性鱼类,一旦溯河受阻,不能返回繁殖场所,胭脂鱼就无法繁殖。
1971年5月,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8年12月全部竣工。
导致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胭脂鱼亲鱼,不能溯河至岷江、沱江等产卵地繁殖,此后野生的胭脂鱼逐渐消失了。
胭脂鱼的减少与自身繁殖能力不足除了不能溯河繁殖,以及产卵场所遭到破坏,还有它本身繁殖成活率也很低。
1997年,万州水产研究所鱼类研究人员,对胭脂鱼进行人工养殖研究,选取5条优越的雌性胭脂鱼,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繁殖,当年共获得胭脂鱼授精卵5.69万枚。
在研究人员精心培育下,也无法避免胭脂鱼授精卵死亡,5条鱼的授精卵分开存放,其中2条鱼的卵全部死亡,1条鱼的卵成活率最高为8.25%,另2条合计只有0.18%,这也是导致胭脂鱼减少的一个原因。
胭脂鱼的减少与环境污染有关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长江沿岸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
当时一味地追求经济,而忽略了自然保护,一些工厂的废水、污水,甚至直接排入通江河流。
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对鱼类生存带来危害,导致水生动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最后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工厂和生活污水,都需要经过理后才可以再排出,江水水质相比以往清澈了很多。
只有把生态保护好了,提高江水的水质的同时,还要加大监管非法捕捞行为,胭脂鱼自然也会慢慢增多,
重庆大爷能钓到野生胭脂鱼,这就足以证明野生鱼类的生态,正在向着良好势头发展。
大爷虽然加入钓鱼的时间不长,但保护珍贵野生动物的觉悟,恐怕要比部分钓鱼人要高出不是一点半点。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重庆大爷好在是把胭脂鱼放生了,如果是想带回家炖了,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钓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二级保护鱼类,谁敢打它注意,岂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