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孙策临终前,将还是很年轻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领东吴群众辅佐孙权,很好的稳定了孙策去世后东吴的局面。可以说孙权能够掌控局面甚至称帝,张昭功不可没,但张昭有一个“污点”:在曹操大军南下时,张昭持主降观点,和力主一战的孙权背道而驰,其后不被重用,也基本远离了东吴的权力中心。
单就张昭的主降观点,张昭是应该被批评,孙氏父子三人也都是宁死不降的硬汉,忠心保主之人,就应该与孙权共进退共存亡,作为东吴的“主心骨”,张昭喊出投降的想法,是不负责的,对于东吴对抗强大的曹操大军是不利的,但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情况下,东吴投降是最现实的选择。理由有三:
1.曹军士气正旺,携统一北方之威,来势汹汹,迅速拿下竞争,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控制东吴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孙权要是主动投降,会有一个好结果。张昭支持的投降,是最有利于孙权的,可以确保孙权仍旧享受荣华富贵,但假如孙权负隅顽抗,最终被曹操所擒的话,则要面临很严重的惩罚。在东吴大概率失败的情况下,张昭的想法是正常谋士为主公正常的考虑。
2.赤壁之战时,孙权才26岁,周瑜34岁,东吴主战派都比较年轻,张昭等人是没有信心的。其实,当时的东吴和荆州相比,好不到哪里,都是少主主事,极容易人心不稳,出现崩盘。虽然有刘备加入,但对于他们来说,和曹操相比,也是处于弱势,很难给张昭信心,张昭赌定东吴必败,在必败的情况下,考虑的尽快投降,争取一个好位置,这是没有错的。
3.在当时,东吴主降派是占据绝大多数的,张昭只是代表人物,支持孙权的是少数派。张昭表达多数人的观点,其实并没有错。就当时的情况看,孙权、周瑜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是单纯的不想投靠曹操,试图博一把,赢了东吴可以和曹操分割天下,输了则是阶下囚,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这么简单。而且东吴能够获胜,主要是因为火攻,火攻成功的两个条件,一个是风向,一个是连环船。没有合适的风向,火攻就是失败,没有连环船,火攻不会给曹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东吴取胜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曹操一方屡次中计,才能确保孙刘联军获胜。
张昭作为托孤重臣,主动投降虽有负托孤,但是在失败几率非常大的情况下,帮助主公获取利益最大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彻底对张昭失去了信任,即便还保持对张昭的尊重,但已经不再重用,这其实是很可惜的。张昭的主降选择,是一片好心,非常不凑巧的是,他遇到了好强的孙权,孙权虽年少主事东吴,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投降这样的事情出现的。
客观的说,张昭的主降行为就是在履行其对孙策的承诺,他的主降是在爱护孙权,但孙权需要的是建立一番功业,至少要称霸一方,孙权通过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这样的孙权甚至可以比肩曹操,张昭作为托孤之人,更应该了解要托付之人,孙权是不投降的人,让孙权投降就是在挑战孙权的底线,所以被孙权彻底抛弃。不把孙权当作英雄,孙权何必重用此人。
换而言之,刘备不会投降,诸葛亮不会投降,曹操也不会投降,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豪杰,完全是因为的一身胆略。还有关羽,如若投降,高官厚禄自然有,但关羽更看重的是义,所以即便败走麦城,也不低头。如张昭这样的顺应大势,该投降的时候投降,这是人之常情;如孙权这样敢于以少对多和以少胜多,这也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这也是真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