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庙十哲魏忠贤:千古能人,大忠似奸?

杨培川 2023-07-23 09:47:51

网庙十哲魏忠贤:千古能人,大忠似奸?

魏忠贤至奸至恶的形象,本来在历史上是没有太大争议的,但在现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大爆炸,有些人由于讨厌东林党,而把一直和东林党做对的阉党头目魏忠贤,视为一个大能人,说他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左膀右臂,说他能够把明朝的税收收上来,并且还能够把这个税收真正用到兵事上、民事上、实事上来。

史实和事实真是如此吗?真正的魏忠贤是什么样的?他对历史真的有积极正面的贡献吗?

事实上,把魏忠贤幻想成千古能人、大忠似奸、比东林党更能干的形象,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原因如下:

第一,魏忠贤残害朱由校子嗣,把持后宫,使得朱明皇家政局不稳,这也是崇祯朱由检上位后,必杀他的一大原因。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检有3个儿子,分别叫朱慈(然字去四点水,下面加一个火字)、朱慈焴、朱慈炅,《明史》后妃传记载,长子朱慈(然字去四点水,下面加一个火字)是被魏忠贤和客氏所害,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也是魏忠贤的对食。

现代不少人认为《明史》不可信,都是清朝抹黑污蔑的,那我们来看看明朝人自己写的历史是怎么说的,明朝人谈迁《国榷》记载:“皇长子慈(然字去四点水,下面加一个火字)生,旋殇(中宫出)”。

谈迁记载的该条目是天启三年,表明长子朱慈(然字去四点水,下面加一个火字)是皇后所生,他没有写明长子是怎么死的,但是纪昀的《明懿安皇后外传》明确写明,朱由校皇后张嫣,由于非常不满客氏、魏忠贤在后宫的飞扬跋扈、大权在握、随意更改宫中的规定,因此引起魏忠贤客氏两人的嫉恨,魏忠贤蒙蔽圣听,想要加害张皇后。

皇后张嫣是河南祥符张国纪之女,十五岁嫁给朱由校,当时受宠的乳母客氏,认为张嫣太美艳,不同意她入宫,客氏虽为朱由校乳母,实则和朱由校有男女关系,封奉圣夫人,张嫣会影响她的权位。

虽然到纪昀的生活年代,距离天启有一百年,但他祖上没有东林党,记载应是较为可信的,另外更远的是抱阳生记载的《甲申朝事小纪》,里面和纪昀所说的一样细致,说是客氏和魏忠贤指使宫女,重锤张嫣腰间,致使张嫣早产和孩子早夭。

另外最有力的铁证,是天启年间杨涟的《劾魏忠贤书》二十四罪,其中第十条罪状说:

“中宫有庆,已经成男,凡在内廷,当如何保护,传闻忠贤与奉圣夫人实有谋焉,是皇上亦不能保其第一子矣。”

该书记载在《明熹宗实录》中,比《明史》更为可信,皇长子之死,与魏忠贤有极大关系,杨涟弹劾他时,他专政局面已经形成,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该书造成了举朝轰动的效果,也完全是切中了人人皆知、人人不言的事实。

次子朱慈焴为范氏所生,不到一年后死亡,魏忠贤和客氏的嫌疑依然是最大的,天启三年裕妃张氏怀孕,她性子刚烈,同样和皇后一样得罪了魏忠贤客氏,为两人所不容,他们假传圣旨,把裕妃幽禁,活活饿死,胎儿就此夭折。

这件史实依然在杨涟上书的第九条罪状中:

“裕妃以有喜传封,中外欣欣相告矣。忠贤以抗不附己,嘱其私比,提倡无喜,矫旨勒令自尽,不令一见皇上之面……是皇上又不能保其妃嫔矣。”

作为天启六君子之首,杨涟虽然是东林党,但他和东林党一部分贪生怕死的人不一样,他无疑是当时最铁骨铮铮、最有勇气、最希望朝局清明的硬汉,他为他的理想付出了生命,所说事实也没有撒谎、诬陷和附会的必要。

范氏之子朱慈焴之死,和魏忠贤客氏有关的证据,是成妃李氏,李氏曾经为范氏在朱由校面前说情,不久就被魏忠贤幽禁,好在李氏早有先见之明,提前预备了食物,保存了性命,该史实记载在李逊之《三朝野记》。

三子朱慈炅是容妃任氏所生,也是不到一年死去,魏忠贤和客氏依然是嫌疑最大的。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魏忠贤专政的局面已经形成,他担心皇子不受控制,会阻碍自己的摄政权力,而客氏这么做的原因,是怕自己失宠,因此两人是一拍即合。

第二,魏忠贤残害的天启六君子和七君子,大部分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东林党人并非全是软骨头。

天启六君子分别是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杨涟因为例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恶铁证,所以遭受的刑罚最残酷,魏忠贤让许显纯用钢刷,把杨涟的身体刷得碎裂如丝,又用铜锤敲打、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最后用大铁钉钉入脑部而死。

杨涟宁死不屈,这样一个硬汉,他全是捏造谎言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左光斗也是全身被打烂,和杨涟同一天死去,后面几人也和他一样,遭受了种种酷刑和非人的折磨,有的死前就全身布满蛆虫,可见魏忠贤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是一个打击异己的小人,他根本没有办成任何一件实事,一辈子只有内斗,也只会狐假虎威地内斗。

接着是天启六年的七君子,当时苏州织造太监李实和黄尊素有来往,而黄尊素也是弹劾过魏忠贤的,为了自保,李实不得不被逼着率先发难,控告黄尊素、周顺昌、高攀龙、周起元、周宗建、缪昌期、李应昇七人,他们都是得罪过魏忠贤的。

周起元反对织造太监横征暴敛,李应昇曾上书请罢魏忠贤,为官时不曾贪污,两人都被魏忠贤残害。

其中震动最大的是魏忠贤逮捕周顺昌,周顺昌是个清官,住房都很普通平常,抄不出来什么,在苏州非常得民心,知道他被锦衣卫抄家抓捕后,商人之子颜佩韦振臂高呼,几天后就有数十万苏州市民响应,当场暴动,义愤填膺地打死了好几个锦衣卫,该事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苏州民变”。

通过苏州民变可以看出,魏忠贤是走在当时民心的对立面的,民众对东厂和锦衣卫并没有任何好感。

此事结局也是令人悲怆的,周顺昌被秘密逮捕,被魏忠贤残酷迫害,颜佩韦等五个民变首领,也在苏州被杀害,他们死前大笑,面无惧色,复社领袖张浦为他们作了《五人墓碑记》,这篇文章入选了高中语文教科书。

周宗建因为不满客氏出宫后又入宫,无名位贡献,却享受极大的排场和内帑,就被逮捕,沸水浇身,被残酷折磨后死去。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也是体无完肤,悲惨死去。

天启六君子和七君子中,有不少是值得称赞的人,甚至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贡献,而魏忠贤对社会和明王朝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贡献,除非残忍暴戾也算一种贡献。

东林党中确实有不好的人,党争也确实误国,如钱谦益的投降、史可法的懦弱,以及整个南明内斗的无休无止,但是,论残忍暴戾和折磨人方面,东林党是万万比不上魏忠贤的,魏忠贤的性格和行事,就是哪怕有个人触犯了他一点点,他也要置别人于死地,完全置国事于不顾,这完全是个自私利己的小人。

另外,东林复社在崇祯时期,也有陈子龙这样抗清至死的硬汉,他们内部并不缺硬骨头的人,只是说魏忠贤把东林的范围扩大了,他为了打击异己,把一切反对他的,都算进东林党,被他驱逐的内阁首辅叶向高,严格来说并不算东林党。

魏忠贤为了报复一切反对他的人,炮制了《东林点将录》和《东林党人榜》,仿照宋朝的元祐党人碑,搞扩大化内斗,其中的鹿继善、范景文、吕维祺等人,和东林党没有一毛钱关系,却因为得罪他,依然被他算进东林党。

最可笑的是,与东林党敌对的昆党首领顾天埈和郑振先,也被他列入了东林党,可见魏忠贤不仅热衷于内斗,也目不识丁、鼠目寸光到了极致。

明末的派系是很混乱的,并不是只有东林党一家,除了东林党阉党之外,还有昆党、齐党、楚党、浙党等等。

魏忠贤残害的人非常之多,六君子和七君子只是出名的几个。

第三,魏忠贤对国事兵事并无明显贡献,甚至起到了阻碍作用。

在外,天启登基之前,明军萨尔浒大败,朱由校和魏忠贤上位后,是明朝和后金的辽阳沈阳之战,十天决出胜负,明军惨败。

接着是广宁之战,派熊廷弼经略辽东,他此前守了一年,没有过失,但是,魏忠贤派去了阉党的王化贞。

魏忠贤阉党和王化贞采取消极防御策略,并且认为蒙古察哈尔会有四十万人相助,结果是再次惨败,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明朝斩杀,广宁之战的失败,有用人不当的原因,阉党魏忠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接着,宁远之战,东林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上台,他们构建的宁远防线,对后金起了直接的阻碍作用,对明朝是有利的,然而,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又出来祸害天下了,他罢免了孙承宗,换上了不知兵事的阉党人高第。

1626年,广宁之战爆发,袁崇焕守宁远,阉党的高第躲在后方山海关,拥兵不救,袁崇焕孤军奋战,大败努尔哈赤,后金损失一万七千人,这是明朝和后金交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而其中孙承宗和袁崇焕是功不可没的,阉党则是扮演了捣乱的角色,并无寸功。

之后,努尔哈赤病死,这和袁崇焕的炮击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内,天启二年白莲教起义,天启七年陕西澄县农民起义爆发,魏忠贤专政时期,不见得给了百姓什么好处。

综上,阉党和魏忠贤对明朝的国事兵事没有明显的贡献,甚至他们要对广宁之战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第四,魏忠贤阉党大力建立生祠,耗费大量民脂民膏,祸国殃民。

天启六年,即1626年广宁之战爆发的时候,魏忠贤却花费大量民脂民膏,让天下巡抚等官给他大量建造生祠和雕像,每个人都必须对他的雕像三拜五叩首,不磕头的官员,马上会被逮捕,这无形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魏忠贤是地痞无赖出身,没有上过学,因此见识极其有限,他上位后也没有勤加学习,而是毕生致力于内斗、掌权和享受别人的奉承与恭维,这就决定了他对明王朝不可能有任何积极正面的贡献。

朱由校则是沉迷于木匠活,他虽然不是傻子,智商没有问题,但他的所作所为,不能保全自己的女人嫔妃,被人为地断子绝孙,其实和傻子也大差不差,是个庸劣之主,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昏君之一,他是当之无愧的。

第五,朱由校之死,魏忠贤的嫌疑,要比文臣更大。

这不是为身为文臣的地主阶级辩白,对百姓来说,阉党和东林党都是吸血阶级,区别只在于,文臣士绅是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吸血,而太监和阉党是专门派人去横征暴敛。

而是客观地、辩证地来说,魏忠贤的人更可能方便地接近朱由校。

朱由校落水在天启五年,即1625年,地点在西苑,当时和他一起落水的,还有两个太监高永寿和王思源,两人都是魏忠贤和另一太监王体乾的亲信,朱由校被救上来,两个小太监当场死亡。

除了两个小太监,当时附近在场的,只有魏忠贤、客氏和他们的亲信,他们两人正在桥北浅水大船上寻欢作乐,该事记载在明朝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之中,可以说是铁证,当时阉党势大,文臣要害死朱由校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后宫全是魏忠贤和客氏的人。

那魏忠贤为什么要害朱由校呢?他也许没想过要害,因为他的权力来自朱由校的宠信,朱由校死亡,他的权位就不确定了,只是,从嫌疑上说,他的嫌疑是比文臣更大的,此事也可能只是意外。

魏忠贤不是没想过自己当皇帝,但是苏州那次暴动使他受惊,他并不得人心,二是他手中没有足够的兵权,也怕官兵起义,这点从天启驾崩、崇祯即位时,他和崇祯朱由检微妙的、紧张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

朱由检进宫时,皇嫂张氏提醒他:“不要吃宫中的任何食物。”

可见当时魏忠贤的势力何等庞大,朱由检正是这时受到了威胁,也知道后宫嫔妃被魏忠贤迫害,所以才欲除魏忠贤而后快,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朱由检杀魏忠贤并没有任何问题,从皇权来说,魏忠贤大大逾越了,已经到了正常皇帝都不能容忍的地步。

至于说魏忠贤能够帮崇祯敛财,不该杀,这似乎是无稽之谈的,这种话高估了魏忠贤的善心和大义,他并不会把财富用到实事上,而且魏忠贤死后,锦衣卫也一直存在,不管是崇祯还是魏忠贤,要从庞大的士绅阶级那里获取大量赋税,都是不可能的,都做不到,别忘了,阉党大部分人都不是太监,都同样是士绅阶级,故此魏忠贤能帮朝廷敛财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

他们连拥有最多财富而又无实权的藩王宗室都不敢开刀,更何况拥有地方势力的士绅?

所以,说魏忠贤能力强、能挽救明朝于水火,是大错特错的,本质上,他和东林党没有太大区别,而东林党好歹还有一批硬汉和仁人志士,好歹还能抵抗努尔哈赤好几年,而魏忠贤和阉党有什么呢?就是论治国能力,和用人、选人,也比不上东林啊,综上,魏忠贤完完全全是个烂人,而且是很病态的那种。

总结一下就是,东林党不全是好人,阉党全不是好人,东林党有一部分能办事,阉党大部分不能办事,比烂的话,实在是阉党更烂。

0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