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玉米绝对是场“大戏”,会上演什么“剧情”?

鸡麻吗 2024-02-04 03:06:17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停收通知,意味着年前玉米的行情也就缓缓落下了帷幕。

也意味着,年前玉米的这些“涨跌恩怨”也都暂时性的结束了,天大的事也等到年后再说了。

但是玉米市场的这颗心并未放下,仍然还悬在半空中,原因是对于年后的担忧越来越多,看跌之声不绝于耳。

本来一直想说说年后的玉米的,但是就像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呀。

因为年后的“变数”太多了,不能光用涨或者跌来草率地形容。

比如,年后也基本到了玉米集中购销的最后阶段,市场普遍都在等着地趴粮的集中上量,但同时收粮主体确实也该出手了;

再比如,年前的售粮进度好巧不巧,正好就卡在了五成上。

你说这个进度慢吧,基本与去年持平,你说它快吧,玉米又供强需弱,最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使得年后的玉米再次陷入到了“迷雾”之中。

但可以确定的是,年后的玉米必然是一场“大戏”,因为不仅汇聚了供需,还有情绪、还有政策、还有天气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这么多七七八八的因素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合力,推着玉米不断波动。

那么,年后的玉米到底会上演啥“剧情”呢?

我觉得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阶段性的行情要大于整体供需。

我们都知道,去年玉米增产丰收了,但是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玉米的供需缺口收窄。

收窄的意思就是小了,并不是没有了,也就是说,从整体供需来看,玉米仍然是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但是我们之前讲过一个理论,就是一个商品的行情分为“大趋势”和“小行情”,而这两个往往并不是同步的,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反的。

而年后的玉米就正是如此。

虽然从整体供需来看,玉米的缺口仍然存在,但是在年后的行情里,这个“大趋势”可能还发不了力,仍然还是阶段性的“小行情”主导市场。

所以年后的市场要关注什么?

关注的是地趴粮在整体余粮中的占比,这是影响年后玉米行情的关键。

第二句话,行情更易受情绪影响而变化。

虽然说价格受供需影响而变化,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近两年,情绪影响行情的现象十分明显。

虽然说情绪并不能改变供需,但是却能改变购销节奏。

比如,一旦持粮主体恐慌性看跌,很容易形成集中上量,进而导致玉米价格大跌;而如果收粮主体认为玉米马上要触底反弹,那么都开始出手收粮,这时候玉米就容易获得支撑。

而年后来看,由于多方主体心态都有变化,尤其是随着玉米的购销进度不断推进,这种变化将更加明显。

所以,年后的阶段性行情可能会脱离供需,多方博弈形势加剧。

第三句话,政策端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发力。

虽然年前的增储消息落地后,没能提振玉米的行情,反倒使玉米一度跌得更猛了。

但是政策的显效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增储的持续收购,对玉米的行情是有积极作用的。

1月份玉米购销售度突然提速,与增储也不无关系。

年后增储大概率仍会持续,但可能在价格上仍然是随行就市,但如果玉米出现超跌的行情,不排除政策端在关键时刻会发力,毕竟从目前给出的信号来看,玉米基本是一个到“底”的状态。

所以综合来看,年后的玉米博弈会比较激烈,2月份的行情可能变化不明显,毕竟谁也不愿先亮出底牌,观望情绪较浓。

但是到了3月份,风险骤增,主要就是气温回暖后,地趴粮会变得很被动。

但是去年玉米有一个特点,即各地粮源质量不一,因此这在年后的行情博弈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即粮源相对优质的地区,价格也扛得住,而粮源相对较差的地区,很可能有超跌风险。

但我依然觉得全面大跌的几率或许并不大,因为市场不再是一边倒的局势了,只要有僵持,只要有博弈,玉米受到的冲击就相对有限。

我甚至认为,年后玉米最艰难的并不是价格下跌,而是何时出手的问题,因为玉米顶部空间已变小,但在弱势中的博弈往往更难。

之前卖粮总想卖到最高点,收粮则总想收在最低点,但年后无论是对于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见缝插针,涨就卖、跌就收,都给对方留余地,这或许是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案吧。

4 阅读:2406
评论列表

鸡麻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