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凌云一笑见桃花

明矾笑应心 2024-08-31 18:00:43

〇黄庭坚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不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赏析】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黄庭坚自小好学,聪明勤奋,博览群书,英宗治平四年(1067)考取进士。但仕途不顺,坎坎坷坷,都为外任,曾先后到北京(今河北大名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村)、鄂州(今湖北武昌)、黔州(今四川彭永县)、戎州(今四川宜宾市)、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等地为官。崇宁四年(1105)病逝于宜州,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主要成就在诗,当时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宋诗至东坡、山谷,始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宗苏,宗黄,成为宋诗的两大派别。他的诗求奇求异,变俗为雅,变故为新,讲究章法,不落俗套,从而形成了一种冷僻奇崛而又严谨的诗风,自成一家,当时影响极大。特别是诗哲理性强,宣传儒家思想和禅学思想,很得理学家们推重,许多人争相依法,自然而成一派,因他是江西人,这一派江西人又居多,故称江西诗派。

要说禅诗,黄庭坚应称大家。谈禅论道。以禅典禅语、禅理禅趣入于诗,自黄庭坚始风气大盛,所以严羽才有"唐人之风变矣"。

黄庭坚自小接触佛学,一直坚持向佛问禅,终于在晦堂祖心禅师座下得悟,但他一直以居士自居,虽然他把自己所居称为"槁木庵"、"死灰庵"、"任运堂"、"喧寂斋",但他仍旧是一位"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的亦僧亦俗、亦官亦民的真正诗人。

这首禅诗是黄庭坚诗风的代表之作,黄庭坚作诗喜用典,善脱胎换骨之法,这首诗也是他根据灵云诗偈脱胎而来。

灵云禅师在为山(湖南省宁乡县西)时。因见桃花悟道作偈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为山灵佑看了他的诗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并鼓励他说:"从缘悟达,永无退失。"

黄庭坚在诗中开头就是"凌云一笑见桃花,"在这里他又别出心裁,把"灵云"作"凌云",既开阔诗意,又沿用旧典,因此气势意境俱佳。《南史》亦有"凌云一笑",意为示名相空,文字空,毕竟空。

"三十年来不到家。"如果他写此诗时为三十岁,那应该是在北京任国子监教授,当时文彦博器重他的才学,要他留任。因此在北京任职达八年之久,直到元丰三年(1080)才到泰和做知县。途中曾到三祖山山谷寺去参拜,因喜这里山水风景,便自号"山谷道人"。三十年来,还是没有得悟,没有归宿,心无所依,找不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这是他见桃花后,联想到自己的仕途生涯而发出的感慨,同时以禅者的思想来看待今后的生活,不管是春风春雨,还是骤雨暴雨、烈日骄阳,我都不在意,以平常之心待之,就如那缓缓的流水,流向大海,流向天涯。

"乱随流水到天涯",这是多么好的情调,也许只是一种心情。心情快乐,精神安泰,也不用在春风春雨后,即使是秋风秋雨,也未尝感觉不到。

黄庭坚诗确实胜灵云诗意境,灵云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较直白;而黄的"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意境高,寓意远,气势雄,大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0 阅读:3

明矾笑应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