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但你知道吗?我国在研制原子弹期间,曾有犹太商人送来最稀缺的“铀”资源。
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关键时刻却有人看出,这里面并不简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子弹
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浓缩铀和普通天然铀有多大区别。实际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铀235含量上。对原子弹稍微有点了解的,肯定知道,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必备原料。
只有铀235含量超85%的浓缩铀,才能用于制作原子弹。
而普通天然铀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64%。当然,浓缩铀指的是,铀235含量超过天然含量的铀金属,并不是非得达到制造原子弹的浓度。
据了解,想要提取1000克武器级浓缩铀,需要足足200吨天然铀。
200吨天然铀,听起来不多。毕竟我国地大物博的,找个铀矿还不简单?事实上,还真不简单。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除了金银铜铁等常见矿脉,谁知道哪有铀矿?这种元素,也就近现代才被世人所知。
浓缩铀
我国科技发展晚,人才稀缺,对于铀矿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美国动不动就拿原子弹威胁我们,起步再晚,难度再大,我们也得迎头直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子弹!但上哪找铀矿呢?这种东西是拿钱也买不来的!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1954年,一群犹太商人秘密来华,信誓旦旦地说,能提供武器级别的浓缩铀。
言罢,还拿出一份样品,表现出不怕检查的诚意。什么是天降甘霖?什么叫雪中送炭?这就是。这群人的到来,甚至在中央都引起了轰动。
但我们的领导也没被喜悦冲昏头脑,肯定要先检查样品真伪的。确定它是铀金属很简单,难的是怎么确定铀235的含量,怎么确定它是不是浓缩铀?
同位素质谱仪
如果有高端仪器“重同位素质谱计”的话,想确定这个也很简单。问题是我国没有,也没法从国外买。
事情一时僵持住了,我国不想买到假货,但也不愿放过任何制造原子弹的机会。可该怎么确定铀235含量呢?
这时一名叫杨承宗的人站了出来,他想办法检测了样品。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杨承宗利用现有的简单仪器,根据放射化学的蜕变原理,成功确定了该样品只是普通天然铀,根本不能用来研制原子弹。
杨承宗
想来这些犹太人以商人的角度,只是想来赚取我国钱财。我国也差点落入陷阱,买了没有用的铀矿。如果真是这样,那估计会被西方大国笑掉大牙,毕竟连“铀”都区分不出来,还怎么造原子弹?
说起我国的原子弹历程,这个杨承宗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厉害人物。
赶走了浑水摸鱼的犹太商人,我国开始自己找铀矿了。说起来,中国的铀矿完全是靠人海战术确定的。两万多人的地质队、成千上万不知铀为何物的农民,短短几个月,便找出了湖南、广东、辽宁等地的铀矿。
铀矿石
就连最初的提炼,也是由广大民工完成的。用碾子碾碎矿石,然后放入装有硫酸、硝酸的木桶,再用布过滤出来烤干。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费时费力,还有一定的辐射。
粗粗提炼后,国家以20万元每吨的价格收来,送到北京铀研究所,进行精炼。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苏联把专家、提取设备都撤走了。要知道,浓缩分离铀235,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
百姓们粗炼铀矿
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铀原料,对杂质、个别元素还有要求,甚至不能超0.00001%。没有高精尖的设备,怎么完成这一步?
一时间,研究所气氛低迷,人心涣散。就在这个时候,刚调入中国科大一周的杨承宗,又被调进铀矿选冶研究所了,让他顶替苏联专家,以副所长的身份主持工作。
这个时候进研究所,那就是力挽狂澜来的,杨承宗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彪悍过往了。
杨承宗
杨承宗1911年出生,江苏吴江人,21岁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北平,在镭学研究所研究放射化学。
大家都知道,镭这个元素,是居里夫人发现的,对其研究更为深入的,自然要数居里实验室,这可是放射化学殿堂。
不过居里夫人1934年就去世了,当时实验室的掌门人是她大女儿伊莱娜·约里奥·居里,这位也是举世闻名的化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1947年,杨承宗考上法国巴黎大学,跟随居里夫人做研究。
在这个能人辈出,天才齐聚的地方,天赋不够的人,根本进不来,更别说崭露头角了。但杨承宗一进来,就显露出过人的实验能力,深受居里夫人器重。
1951年,杨承宗博士毕业。在这四年的留学生涯中,他有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那就是研究出分离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离子交换方法。
这一方法,后来被杨承宗应用到我国浓缩铀的提取上,还被世界各国模仿使用。而他的博士论文,更是被评为最优级。
这样的人才,法国自然不想放走。为留下杨承宗,研究中心开出55万法郎的年薪。而我国呢?钱三强告诉他,中国只能给到每月1000斤小米的工资。即便如此,杨承宗仍毫不犹豫地回国了。
钱三强
他的导师居里夫人,本不舍这个得意门生,但知道杨承宗的报国心愿后,转而支持起来。
新中国刚刚成立,科学事业更是百废待兴,因为研究需要,钱三强托杨承宗在法国买些设备仪器。但是本来说好的5000美元,后来变成了3000美元,有些器材自然得忍痛放弃了。
杨承宗却不管那么多,拿到钱后大买特买,恨不得把所有研究原子能需要的仪器、资料都买走。公费不够了,他就自己出钱,把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花了个精光,甚至连心爱的相机和手表都变卖了。回国后,也从未向组织要这笔钱。
杨承宗(左一)与居里夫人
有些敏感东西西方国家限制,不对中国出售,还是导师居里夫人帮忙,才得以买齐。这一买,就是十几个大箱子。
上船离开的时候,也是居里夫人亲自送行,让杨承宗的行李免于安检,平平安安回到国内。
或许有人奇怪,居里夫人是法国人,为何这么帮杨承宗?帮中国?正如居里夫人为杨承宗送行时所说:“为了中国的放射化学!”也如居里夫人的丈夫,时任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颗所说,“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子弹!”
离开法国前,居里夫人没让杨承宗交还实验室的钥匙。还告诉他,居里实验室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
导师如此厚待,杨承宗自是感动,可再多的感动,也抵不上报国心切。在一个秋风萧索的日子里,杨承宗回国了。带着十几箱宝贵器材,踏上了属于中国的土地。
年轻的杨承宗
杨承宗的归来,无异于雪中送炭。人才的短缺,让我国几乎没有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像杨承宗这样专家级别的,在我国称得上凤毛麟角。
但要制造原子弹,放射化学必须得精通,否则没法处理铀原料。
回国后,杨承宗直接成为近代物理所一个研究大组的主任。而他,也是所里唯一研究放射化学的科学家。简陋的设备,落后的工具,让杨承宗明白,他要从头再来了,要从放射化学最基础的环节开始。
就如当初老居里夫人那样,用最原始的方式提炼铀矿石。
图文无关
与此同时,为了培养放射化学方面的人才,杨承宗自编教材,每周到北大、清华授课。后来的两院院士,如刘元方、王大中、朱永等人,都是受他启蒙。
全国各地毕业生里的佼佼者,通过选拔纷纷来到近代物理所,跟着杨承宗做课题,听他条理分明的传授放射化学知识。
随着人员越来越多,新中国第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在中关村建成了。因为放射化学的特殊性,小楼建设杨承宗全程跟进。大到整体防护方案,小到一个凳子,都是杨承宗设计的。
年轻的杨承宗
在这座承载着中国放射化学希望的小楼里,走出了不少原子能中坚力量。时隔多年,或许他们仍记得,当初那农田绵延的中关村,还有春风化雨、爱护学生的杨承宗先生。
杨承宗对待学子的温和,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但其实不是的。当初在法国时,特务攻进驻法大使馆,破坏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庆典,是杨承宗高声喊人,惊走特务。后来因此事上庭作证时,他同样不畏报复,如实讲述。
大家都知道,放射性物质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存在,它能杀人于无形。只要被影响到,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厄运。而研究这些的人,处境自然危险。防护工作做的再好,有时候仍会接触到危险源,杨承宗就有这样一次经历。
危险的放射性物质
那是在1953年,近物所急需中子源。其实这个东西,国内不是没有,主要是获取难度太大,说不得就得伤人性命。
当时协和医院地下室有一套镭源提氡装置,但是被日军破坏了。好几年过去了,辐射慢慢上延,没人敢进那间地下室,更别提收拾残局了。
杨承宗听说后,决定亲自修复装置。而修复工作中,难度最大、危险最高的步骤,就是连接装有镭溶液的玻璃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开保险柜,在镭溶液高强的放射性下进行熔接。其实做这一步,如果有防护服的话,危险性也没那么大,偏偏我国没有。
如今的白色防护服
作为研究放射化学的专家,杨承宗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可当工作进行到最危险的时候,他还是身先士卒,挡在助手前面了。杨承宗为何这么做?
难道他不怕危险吗?当然怕,但他更不忍心让年轻的助手做,他们还有大好年华,不该让身体毁在当下。
至于自己?杨承宗觉得他都42岁了,就算被镭源影响,也没什么。所以打开保险柜前,杨承宗让助手站在他后面帮忙,不要站旁边,这样他的身体可以挡去一部分射线。得益于超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杨承宗接触到装有镭溶液的玻璃瓶后,迅速完成了熔接和密封。
杨承宗
数月的修复终于换来成果,辐射危机解除,中子源也成功得到。但杨承宗的身体,也在这次修复中,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尤其是他的右眼,没多久就出现荧光,视力退化。后来更是什么也看不到了,而左眼也受到影响,曾一度失明。
对于危险,杨承宗早有预料,所以哪怕受到如此重创,他也没说什么。但视力受损,终归很不方便,他的后半生,几乎都在与眼疾作斗争。
1955年夏,中南海紫光阁,苏联专家见到杨承宗,立刻一脸恭敬,称他是大专家,是他们老师在巴黎时的学友。让苏联专家如此恭敬的人,可想杨承宗实力有多厉害了!
杨承宗与核物理教授布歇士先生
所以等苏联专家撤走后,他才能直接被任命为铀矿选冶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精炼铀矿石工作。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承宗眼疾复发了。此时所里人心涣散、秩序混乱、矿渣垃圾到处扔,一大堆事等着他安排,杨承宗哪放心做手术?
尤其是没有了苏联的设备,杨承宗必须想办法改良实验装置,改变精炼工艺,否则提练不出浓缩铀,中国原子弹事业哪有未来?
会上的杨承宗
再加上他还要去名校挑选人才,去中科院调来骨干,改变所里低迷的气氛。这段时间的杨承宗,可以说是忙到飞起,连家里的子女,都见不到面。如此情况下,右眼的手术只能一推再推。导致后来哪怕做了手术,效果也很差,变得仅存光感。
一个肩负如此重任的科学家,只剩一只眼睛,工作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靠着仅存的左眼,杨承宗忙完手头工作,还要抽时间审核科研报告,确定攻关方向。
他还不是那种随便看看的性格,审查报告时,他的态度称得上严苛,导致下属总担心被要求重写。
杨承宗
靠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超强的科研实力,杨承宗率领这支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队伍,仅用45天就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二氧化铀冶炼厂。
他发明的堆浸法提铀,不仅缩减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纯化程度,还针对20多种微量杂质元素,建起一整套金属铀的质检方法。
经过两年多的奋斗,他们成功处理上百吨铀矿,提前三个月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为原子弹的试爆准备了充足的铀合物。
1964年10月16日,这是属于他们的狂欢,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杨承宗(左三)在核试验基地
之后,杨承宗开始为中国布局新的核燃料——钍。毕竟中国铀矿贫瘠,总有挖空的一天。如果不提前布局,到时候就被动了。
因为这样的主张,杨承宗逐渐被边缘化。“文革”到来后,他也因此言论被问责。
雪上加霜的是,杨承宗右眼视力再度退化,左眼也查出白内障。由于动荡的时局,根本没机会治疗。自此,他的眼前成了一片昏暗。看点资料,都得靠放大镜。
杨承宗用仅余的左眼工作
1969年冬,杨承宗离开一手建设起来的铀矿选冶研究所,随中国科大搬到合肥。本想发挥余热教书育人,为新中国培育更多的放射化学人才,没想到在1973年,该专业被迫停止招生了。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熬过那个时期的,只知道此后他开始为年轻人发力。
1974年,他有个学生叫祝振鑫,与同事合作翻译了荷兰出的《铀化学》,因为出版社的不信任,需要有著名学者校对,祝振鑫就联系了杨承宗。
杨承宗
于是那年暑假,杨承宗再次回京,蜗居于次女三代同堂的家里,拿个放大镜,趴在书桌上挥汗如雨地校对。四百多页的书稿,几乎每页都有杨承宗做的批注。
哪里有错误、有需要修改的,他都一一标注出来,就连译者把握不准的语法用词,他也列举了正确用法。
当书稿交到祝振鑫手里时,看到老师这么用心的校对,一时呐呐,不知说什么好。口头感谢太轻飘飘,可他还在农场劳动,没钱没资源,能给老师的,竟只有一书包的玉米棒子。
这样的谢礼,祝振鑫怎能不尴尬?还是杨承宗爽朗一笑,安抚祝振鑫,这玉米不错。
杨承宗
1978年,杨承宗被任命为中国科大副校长。因为自己多年的经历,他对放射性物质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
当初学校建设钴源室时,就是由他亲自把关的。结果这个钴源室直到今天仍然在用,且成果产出不断。
有道是干一行,爱一行,身为副校长,杨承宗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得知有个学生差0.2分没考上大学时,他内心翻涌。
于是1980年,中国第一所自费学校——合肥联合大学成立了。而这,正是杨承宗努力的结果。后来,这种办学模式被全国各地叫好效仿。
杨承宗
工作上的杨承宗高风亮节,生活中的他同样如此。搬到合肥后,妻子瘫痪在床,杨承宗却不离不弃,16年如一日地为妻子测血糖、擦洗,帮妻子翻身。
2011年5月27日,杨承宗去世了,享年100岁。一个吃了一辈子射线的人,竟然活到了100岁,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杨承宗也这么觉得,认为自己的身体肯定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所以他生前签了遗体捐赠书。从生到死,都在为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