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西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马六甲海峡的话,那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便是格雷特海峡了。作为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印度通过格雷特海峡获得了影响东南亚的地缘优势,通过扼住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咽喉,威慑孟加拉湾,并伴随着印度国力的崛起,成为其推进东进战略的关键节点,意义非凡。
格雷特海峡被赋予的地缘价值
格雷特海峡是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与印度海外领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之间的海峡,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之间的十度海峡一道都是马六甲海峡西端出入口的通行海峡,宽约170公里,最深处730米,东为缅甸海,西为孟加拉湾,是太平洋出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的必经之地。
格雷特海峡夹峙在苏门答腊岛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之间,其地缘价值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赋予的,其战略意义自然也与尼科巴群岛密切相关。而后者孤悬海外,距离印度本土800余公里,是印度的海外领地,由安达曼群岛与尼科巴群岛的572 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8249平方公里。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面积虽然不算很大,但南北纵列呈c字形延伸了800多公里,如同串联缅甸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一串锁链,分隔了孟加拉湾与缅甸海(安达曼海),而缅甸海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则会到达中国南海。所以从航线上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恰好处于地理要冲,拥有巨大的军事、经济和交通潜力。
这点是印度洋上的其他岛屿都不具备的战略地位,要知道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全世界半数的大吨位商业航运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经由马六甲进入中国南海的石油运输量是途经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中日韩三国从中东、非洲购买的石油多数都要途经这里运往国内,堪称“海上生命线”。
新加坡更是凭借处在马六甲海峡东端出入口的独特地理优势,通过每年约10万艘船舶往来的红利,发展成为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而如果说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东大门的话,那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就是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了,两座群岛如同两道天然闸门,扼控亚太、非洲、欧洲以及大西洋地区之间国际航空及海运的战略要冲。
特别是群岛最南端的大尼科巴岛,距离苏门答腊岛仅有约170公里,二者夹峙的格雷特海峡自然也就成了众多货轮驶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第一道关口。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一直是西方殖民势力控制海上航线的重要据点。所以尽管孤悬海外,最先驶入印度洋的葡萄牙人在1789年就开始在岛上建立了殖民据点。
印度东进战略的桥头堡
不过由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气候环境着实恶劣,终年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导致年降水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再加上岛上火山、丘陵纵横,热带森林密布,实在难以开发。更重要的是,东南亚文明本身起步较晚,缅甸和泰国忙于征战中南半岛,而印尼的重心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南部,印度本土实在过于遥远,途径于此的阿拉伯商人也不会在这种蛮荒的岛上久留。
所以这座群岛相当长的时间里就是一个“失落的世界”,不管是安达曼群岛上的尼格利陀人(矮黑人),还是尼科巴群岛黄种的尼科巴人,都过着渔猎的原始生活。直到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才开始打破这种孤立,只是由于岛上恶劣的热带气候和肆虐的疟疾还是阻挡了殖民势力的深入,尽管1869年群岛被纳入英属印度殖民地,但也是作为英国人关押囚进行严酷劳役刑罚的地方。
二战后随着英国人撤离南亚,作为英属印度殖民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遂成为印度的海外领地。但由于远离印度本土,始终并未受到多少重视,岛上大部分地区长期保持着原生态和无人状态,仅有首府布莱尔港存在有限的开发和驻军。但随着马六甲海峡成为东亚的海上生命线,以及印度国力的崛起,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军事战略价值才开始被重视。
特别是21世纪后,随着印度确立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海洋”成为不断壮大的民粹,于是印度先是在岛上设立了印军历史上第一个三军联合司令部,还在格雷特海峡之侧的大尼科巴岛上修建了长达3公里的大型机场,同时与日本合作实施了针对潜艇的声音监听传感器项目,未来还将驻岛军舰增加至32艘。
随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不断军事化,印度在强化对格雷特海峡的掌控程度,进而扼住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咽喉,制霸孟加拉湾,图谋实现东进东南亚的战略,甚至对东亚形成战略压力。毕竟只要印度在格雷特海峡有了强大的军事存在,甚至不需要封锁海峡,只靠频繁军演和以维护航行安全的名义对特定国的船只加强检查,便能干扰到某国的能源和贸易安全了。
可以预料,未来围绕马六甲海峡的地缘博弈,格雷特海峡注定难以平静。
上期回顾:望加锡海峡:西太平洋的海上咽喉,为何比马六甲海峡受军舰青睐?
备注:本文是《世界海峡合集》的第26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