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宝年间,有一对母子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儿子叫朱汉界,是个十八、九岁的读书人,至今未婚。母亲刘氏四十岁左右,夫君早已过世多年,身体本是极好的,只是近日却得了一场怪病。奇怪的是,这种病白天还好好的,吃得下,做得了,一到晚上,这种病就会发作。朱汉界找了好几个大夫,刘氏每天都要吃药,可就是不见起色。一拖再拖,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朱家的积蓄也快用光了,刘氏的病情却没有丝毫的好转。
这天,一名家丁送来一封信,说是本镇一位张姓朋友,请他两日后赴宴。姓张的是个富二代,与朱汉界曾在同一所书院读书,算得上是好朋友,因为他家有一片菊花盛开,所以才办了个赏菊诗会,把朱汉界也请过去。当天,朱汉界便来到张家,此时张家已是宾客盈门,皆是名士,其中还有一个中年文士,姓童,本是荆楚人,乃是张姓秀才的远亲,这次游山玩水,特意到张家做客。张姓书生邀请他去赏菊诗会。
那个姓童的精通《易经》,在卜算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十分的灵验。朱汉界将自己母亲的病情说了一遍,请他给自己算一卦,看看有没有办法治好母亲。那姓童的欣然应允,点起香炉,取出几枚古币,祈祷了几句,便开始占卜起来。那姓童的给他算了一卦,道:“明日子时,你到河边大柳树下,见一渔夫手持鱼叉,向他求情,你母亲的病就好了。”朱汉界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第二天一早,朱汉界就在大柳树下等着了,他看见了一名背着鱼叉的年轻渔民。这人姓万,练过一手飞叉,每一次飞叉,都能射中一条鱼。朱汉界把家里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恳求姓万的去他家里做客。姓万的哈哈一笑,道:“我不过是个渔夫,哪里懂什么医术?”朱汉界道:“算命先生说,母亲的病是妖怪所致,你可以驱除妖怪。”万先生摇头道:“我不会驱除妖怪,我想去打渔。”朱汉界连忙拦住他,苦口婆心地劝他。那姓万的拗不过他,答应了下来。
朱汉界请万先生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还让万先生住进了西厢房。入夜,朱汉界的母亲又犯病了,姓万的拿着鱼叉,挨家挨户地巡视。只见一只啄木鸟正站在朱母卧房的房顶上,不断的啄着房顶,每啄一次,朱母就发出一声闷哼。姓万的知道朱母得了怪病,是因为眼前这只啄木鸟,所以他祭出了鱼叉,将啄木鸟刺了个对穿,将它刺倒在地。姓万的拿起鱼叉一看,只见鱼叉上插着一截枯枝,枯枝上刻着一行行蝌蚪字。朱汉界不认得蝌蚪文,便将枯木丢入火炉中焚烧,母亲从此再无病痛。
半个月后,高财主派人来找朱汉界。因为每晚都梦到自己的胸口被鱼叉刺穿,得了心绞痛,却无能为力。他知道,自己受到了反噬。原来这位姓高的财主是个好色之徒,他垂涎朱母的美貌,于是就偷偷溜进了朱母的家中,想要与朱母私通。朱母虽为寡妇,但却忠心耿耿,严词拒绝,骂他不要脸,还给了他一个耳光。
有钱的高姓男子一怒之下,秘密找了一位巫师,施展巫术,对朱母施展巫术。那截木头,正是他丢在了朱夫人的房顶上。现在被反噬了,他才会将朱汉界叫来求饶。只要朱汉界亲口道一声“恕罪”,那反噬之力便会消散,不会再有生命危险。
听完前因后果后,朱汉界望着面容憔悴,面容憔悴的高姓富豪,冷笑道:“天作孽可恕,人作孽不可活。”说完转身欲走。高先生一把抓住朱汉界的手,恳求道:“我知道您是一位君子,以德报德,这不正是君子所应有的风度吗?”朱汉界摆摆手,说道:“以德报德,怎么能报德呢?”然后大踏步地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这天夜里,那姓高的财主突然惨叫几声,口吐黑血,两脚一蹬,死了。人们听了之后,众说纷纭,有人说那姓高的是咎由自取,有人说那姓高的死得活该,也有人说那朱汉界太过无情,就放过那姓高的吧,好歹也是条人命啊!正所谓,害人终害己,做人不能心狠手辣,要心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