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钫:电影的历史发展与西宁电影爱好者的来历

拓客说宗教 2024-03-29 05:24:41

马钫/文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明了照像技术,它是用胶带拍摄的胶片记录资料一种最先进的新工具,先用曝光技术用闪光拍摄,再到暗室里用曝光技术把胶片闪光在照相纸上,利用显影粉和定影粉照像技术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相片就出来了,就是黑白像片,当时没彩色冲印,只能把黑白照片人工用油彩描绘涂色,就成了彩色照片。工业革命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为了记录一个完整的动作故事,要用连续的技术贯穿一段时间,把事实记录下来。到了二十世纪前后,就是1895年,法国人发明了电影。

有了电影,就有了电影院,用放映机机投影在白色的银幕上,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连续的影像。制作一部电影工序很复杂,就普通的一部记录片来讲,先用摄像机经过专业的摄影师,用摄影机在现场拍摄当时的情景。它跟照像有不同的程序,用的胶片是几十分钟的或几小时的长胶带,先把胶片拍摄好,再放到暗室内用曝光的技术,把内容定格在胶片上,它就叫电影拷贝。经过剪辑,再连续在一起就成了完美的电影拷贝了,然后配上录音和音乐,打上字幕就成了电影胶片,可以复制成多部电影拷贝。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距法国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仅仅10年。《定军山》是由任景丰执导,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电影,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北京上映]。该片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讲述了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该片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电影这种新的文化开始在东南沿海大城市,随后进入我国大部地区。当时我国的电力很不发达,为了让观众看到电影,先用的是投影幻灯片。等到民国初年,我国的电力工业开始时,大城市已经有了电影院,上海滩十里洋行开始盛行。最早到了港澳,然后进入到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先是高层的统治者们优先享用,随即流向民间,成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电影出现在西宁,是清末民初由山陕会馆的商客带到了西宁,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民国政府开始以官方名义将电影带到西宁。四十年末期,西宁有了湟光电影院,公开放映放映。

湟光电影院的形成,成了西宁文化的一大亮点,湟光电影修建后,虽然是落后的年代,里面的功能比较先进,设施齐全,是西北高原比较好的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不但滿足了老百姓的需求,也满足了官方的需求,也是官方的招待国内外嘉宾的娱乐场所,曾经有国民政府的达官贵人光临,也是国际友人光临,陈纳德先生在此影院看过电影。因为有湟中大厦的整个建筑群的条件比较优越,能够给青海人的脸面上的一道光彩。是当时的西宁故城的一大亮点。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是《荒江女侠》的无声电影,虽然是没有声音,但是配有广东音乐。当时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新鲜事物。随后还放映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和一些喜剧片。

青海虽然是一个边远城市,但由于青海的各种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的商贾包括外国的商人也入住西宁特别是湟源。新世纪的工业革命发明了电影,也通过這些商贾入住了青海,提高和丰富了人青海人的文化生活。特别是电影打开了青海人的眼界。三十年代初期,外国人的摄影师也步入到青海这块遥远的内陆腹地,拍摄了一些珍贵的纪录片和照片资料,留存到了现在。

一九三九年,著名的电影演员兼导演郑君里带着他的电影团队来到了青海,入住西宁古城,他们既拍电影也放电影。郑君里剧组要到草原上拍摄一部《祖国万岁》的纪录片,反映青海藏族的草原生活,並选定了当时在西宁执教的音乐老师王洛宾(时年22岁)为配角演员,他们骑着骆驼行程二天才选定了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住在一个当地的大牧主千户之家,选定牧主千户的三女儿叫卓玛为女主角,卓玛当时只有十六岁,人不但长的漂亮,而且性格开朗,但不会说汉语,她和王洛滨虽然互相不懂对方的语言,但在镜头前配合的非常默契,短短几天的接触,王洛宾对卓玛产生深深的爱情。随着影片拍摄结束,他们不得不分开,但这段爱情触动了王洛宾内心深处的情感,专门为她们之间无果的爱情写下了著名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西北民歌。

到了四十年代前后,山陕会馆商人,为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不但将陕西的秦腔,山西蒲剧也带到了西宁故城。

虽然当时西宁还没电厂,但山陕会馆的商人从沿海大城市城市带来了国外的单人手摇发电机,勉强可以放映当时小格子

1-2亳米的电影胶片,在山陕会馆的剧院放映。电影素材很少,只有无声电影。当时青海地区包括西宁各个方面都很落后,首先电源是最大的困难,山陕会馆从大城市的上海、广州及香港带来了电影设备放影机、拷贝(胶卷)。没有电源,他们就购买西洋手摇发电机,用人工发电,才解决了初步放电影的困难。后来又买来了汽油发电机,这是一种功率比手摇发电机大很多的发电机,而且电源稳定性较高,不但可以放映电影,还解决了当时的照明问题。到了民国时期,当政者在北山寺附近修建了西宁第一座水利发电站,称为西宁电厂,整个西宁的街道上开始有了亮化和路灯。但落后的湟源县还没有电灯,街上只能用排灯解决亮化,排灯也解决了商家的商号和商业广告。现成了湟源县的非遗文化。

自从有了西宁电厂,解决了原省政府的办公及西宁街道的照明问题。虽然是点点的小灯泡,西宁就有了新的发展。原省政府在钭石巷有一个小园子,专门放置为省政府发电专用的两台汽油发电机。自从有了发电厂后,那个小院子就分配给了著名音乐老师王洛宾做为住宅。内有北房上下六间,东有三间廊坊,西有三间客房,南有木制的四合大门。自西宁有了发电厂后,湟光十字热闹非凡。北有湟中实业公司及湟中实业银行等建筑群,南有湟中大厦及湟光电影院建筑群。湟中实业公司、实业银行成为青海的经济中心和商贸中心。湟中大厦及湟光电影院的形成,成为青海省主要中外嘉宾接待处。湟光十字由彩色霓虹灯亮化,成为西宁市中心的不夜城。

湟光十字的两个建筑群,全部是新兴的建筑材料而建筑的,外观为西洋建筑钢筋水泥青砖,外墙体为八粒的彩色小石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湟光电影院的外面六角形转门,并且有铁条的折叠门更为安全。门头有“湟光电影院”五个楷书大字,并有彩色的霓虹灯变换。湟光十字成为了西宁最热闹的闹市区。

新中国建立初期,影剧院除了湟光电影院和山陕会馆的戏院子外没有一个像样的电影院、戏剧院,五十年代初期除了湟光电影院外,大部分都是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宣传部门在晚上放映一些露天电影,内容大部分为解放战争记录片。如东关地区,在当时的青海省商业厅后院,还没有土改时属观门街大地主杨荣华的菜园子,到了冬季菜园子里面的菜都收完了,每到晚上开始放咉露天电影,我记得拉上大方块白色的幕布放映记录片,1950年放影了开国大典记录片和一些解放战争纪录片,以及解放区人民翻身土改的纪录片。

大约1953年,在湟光电影院上映了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上海电影厂拍摄的越剧彩片故事片,主演是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王文娟,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1954年,周恩来总理把该片带到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被国际友人称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西宁电影事业到了1949年后又有了新的发展,由西北野战军带来了新的电影。湟光电影院专门放映收费电影,票价为一角五分到二角。当时国内没有太多的电影制片厂,只有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后来又有了许多电影制片厂,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影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昆明电影制片厂等,总的来说全国各地每个省都有电影制片厂,每个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的专业电影演员,人材辈出,名星群体团队人员不断增加。更出现了特别优秀的电影明星孙道临、田华、陈强等。

青海也有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成立,当时的电影棚就修建在尕庄。因为青海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更没有人才,在国庆十周年时只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西宁大十字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检阅台,国庆当天,上午十点左右先在西宁火车站举行兰西铁路通车典礼活动,中午十二点在大十字举行国庆十周年的庆典活动。省委,省军区各大领导们穿着礼服上台检阅遊行队伍。空前场面宏大,检阅台前由遊行队伍排成方块队,浩荡荡通过观礼台受阅。

1951年,中国电影制作开始有了雏形,有了国产电影《南征北战》《白毛女》等,同时放映的还有苏联电影《夏伯阳》《列宁格勒保卫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宁人口的增加,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进入到西宁,人口也相对的增加到近六、七万,为了满足丰富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的文化需求,影剧院也开始年年增加,电影的品种,各种剧目、剧种也频频入驻西宁市及周边区域。

青海的电影事业发展于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电影事业也随着青海的大建设开始了,来青海建设的単位不断的增加,西宁市的外地人口随着建设项目也不断来到西宁。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各种文化生活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明,改变了落后的古城西宁的旧面貌。政府在文化方面也非常重视,大量投资修建了许多影剧院。青海省公安厅在饮马街修建了新新剧院,演员都是当时的劳改单位自己解决,除演员是劳改人员,其他的工作人员、安全保卫人员都是自己单位解决的。此剧团最后迁移到了南滩,称南滩电影院。

西宁第一家电影院建设在西门口,名为人民电影院。此后又修了古城台电影院,后称西宁电影院。此后先后有五一路五一俱乐部、五四大街建筑工人俱乐部和青海剧场、小桥大街的工人俱乐部、昆仑路的电影发行公司昆仑路电影院、中庄铁路局礼堂、交通巷交通俱乐部、石坡街影剧院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电影开始兴盛,一大批优秀电影脱颖而出,为群众的文化娱乐增加了许多乐趣,比如《五朵金花》《阿诗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李老李和小李》《柳堡的故事》《李双双》《革命家庭》《红色娘子军》等。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招摄的《智取威虎山》,由王润身扮演的杨子荣引起了社会上电影爱好者们的追捧,体现了战斗英雄杨子荣智勇双全的英雄事迹。孙道临在电影《渡江侦察记》扮演了我军侦察连长,与狡猾的敌情报处长巧妙周旋,最终把江南敌军事部署情报送回江北,确保了渡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张勇手在电影《奇袭》中扮演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连长,率领战斗小组出其不意炸毁美军退路康平桥的战斗经历,影片中美军在盘山公路上驾车追逐志愿军的场面,成为国产电影的名场面,后被多部电影模仿。

到了六十年代,湟光电影院因内部设施陈旧,停止放映电影,在大众街修建了东方红电影院,1965年启用,第一部放映的影片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时一票难求。从此东方红电影院门前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大众电影院上映的影片不断更新,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的新片,源源不断。在那个特别年代,集中上映了“八大样板戏”电影。一九六六年以后,东关清真大寺被改为东方红劳动人民文化宫,由城东区文化干事王世哲负责管理,在东关清真大寺大院播放免费露天电影,后把露天电影迁移到东关清真大寺礼拜大殿前,设备也更新了,白天黑夜轮流上映。影片的内容也增加了。大寺内有了廉价的电影后,成为东关地区孩子娱乐的好场所。

西宁的电影院除上映样板戏外,也上映了一些红色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电影《军阀》《啊!海军》《山本五十六》(三部影片连映,时长六个半小时)做为内部参考片在西宁上映,要通过复杂的程序才能弄到票,如果有幸看上这三部片子是当时非常时髦的。此后,上映了越南电影《胜利在望》等,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等,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等。所以社会上流传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闹闹,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日本电影内部发票。是流传一时的口头禅。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上映了几部新片《闪闪的红星》《侦察兵》等。

改革开放后,东方红电影院改为大众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后期,是电影事业的高峰期,记得上映印度故事片《流浪者》时,各电影院通宵上映都还一票难求。于是电影院门口的“黄牛”应运而生,抢购大量电影票,在每张电影票上加价出售给没有买到票的观众。同时一些小本生意人也在电影院门口寻找生意,以大众电影院为例,除了倒卖电影票的“黄牛”外,还有倒卖粮票、布票和其他票证(计划经济时代,购物是凭票供应)的人等等。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大众电影院门前涌现出许多烤羊肉摊位和饭馆,最早的三升餐厅开设在大众电影院门前西侧,一时人流熙来攘往格外热闹。甚至于后来一些毒品贩子也利用这里的热闹场合趁机进行毒品交易。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宁各个乡村生产队也有自己的电影放映员、电影放映机,当时的东郊公社,公社和各个村都有电影放映机和放映员。现在的西宁小商品批发市场起源于王家庄电影院门前的一个小市场,它离西宁火车站比较近,而且流动人员多,摆地的小商贩比较多,所以那个小市就被王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琛元利用,从那时起王家庄村以兰州五里铺小商品市场为借鉴,建成全省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上世纪八十十年代,各大型厂矿企业也开始建设自己的电影院,城东区就有青海省第三毛纺织公司电影院,位于团结桥北侧。

0 阅读:1

拓客说宗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