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一片神鸦社鼓”为何让人联想起日本文化?

奇奇娱娱 2024-08-19 21:49:34

张本智和参拜某神社事件,在国内网络引发轩然大波,余波还有涟漪。

其实这个事儿,很有点奇怪。因为张本参拜东乡神社,发生在2024年1月,新年期间,他和石川佳纯一起去这个神社,目的是为下半年的奥运会讨个彩头。

当时这个事情,在国内互联网上没有任何报道,毕竟日本人这么多神社,据说全日本有8万多个大大小小神社,每年日本人为了各种事儿,去各种神社祈福,实在太稀松平常了。确实没有什么报道价值。

谁也想不到,奥运会都结束了,张本参拜的事儿被有心人挖出来了。

当然咯,张本作为一个日本人,去参拜一个日本神社,其实相当正常啊。某些人非要因为他的华裔身份,一会在网上骂他,一会在网上夸他,我觉得这个蛮搞笑。

所以,还是那句话,现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某种很不好的舆论环境,对于涉及日本的各种新闻,很容易被放大,这背后有没有某些人在推波助澜,很难说。

好了,今天这篇不说爱国流量,也不讨论对日仇恨情绪,咱们说说神社这个事儿。

为何要说起神社?因为刚好在知乎上面看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看到(辛弃疾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诗的时候,会联想到一些日本文化元素?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联系到辛弃疾词本意,再联想到张本这个人身上带有的特殊身份意味,几番对比,不能不让我们好好思考一番历史。

历史大潮,千百年来,人事几番更迭,人群被时代大潮裹挟,潮来潮往,又从不停息。

先说辛弃疾这首词,高中语文必修课,但凡是个中国人,当年好好读过书,肯定都学过。这也是辛弃疾一生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代表作之一。

写的什么意思呢?

辛弃疾写词,非常喜欢用典故,装逼程度特别高,绝对不止三四层楼那么高,恐怕总得有七八层楼那么高。

先说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即镇江,孙十万最早定都南京,镇江扼守京城东方,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东晋时代,北府兵大本营就是京口,后来刘裕起家,就是从这里出发。

古代长江在此入海,比如王湾那首著名五律也是写的北固山,当时这里就是长江入海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宋之际有大量描写京口的著名诗句,这就不用多说了。

辛弃疾本人,就在京口北固山这个亭子写了两首词,除了这首,还有一首《南乡子》

为什么辛弃疾老是登上这个亭子呢?

前面说了,京口是北府兵大本营,东晋多次北伐主力,都是北府兵,京口北望,具有很浓的政治意义,辛弃疾追怀古人,念念不忘的,就是北伐收复河山。

所以孙权这个渣渣,都连带着被辛弃疾视为英雄,无非是他老是去打合肥,还是有进取之心,不像南宋这帮混蛋,连北伐心思都没有。

所以整首《永遇乐》上半阕,很是夸了孙十万,然后又夸刘裕,都是说北伐。

但是北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孙十万折戟合肥,刘裕北伐打到长安,还是退了回来,之前有桓温也做到,最终也兵败南返。刘裕之后,元嘉草草,北伐被拓跋焘大败,仓皇南逃,就如同43年之前,辛弃疾看着金兵一路南下,整个扬州路烽火连天......

43年过去了,辛弃疾从一个青年,迈入了老年,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没有施展空间,整个南宋朝廷也就这么苟安——话说回来,不苟安似乎也不行,毕竟历史上那么多年,从没有哪个南方偏安政权北伐成功过啊,后来朱元璋又是200年以后的事儿了。

辛弃疾所感慨的,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是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就是他把元嘉北伐反推到了南京长江北岸,隔着江望着刘宋朝廷,还在这里建了个行宫,以炫耀武力。

后来这里就成了佛狸祠,几百年后,当地老百姓不知道这里曾经是北方胡人部落皇帝南侵行宫,把它当成了一个神庙,社庙,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

南方汉族百姓,拜一个北方胡人皇帝神庙,在辛弃疾看来,实在让人感慨。

更可以联想的是,北方中原大地,多少汉族百姓,此刻在拜的,又是什么神佛呢?

最后一句廉颇老矣,是辛弃疾自比,感慨此生再无用武之地了。

这就是整首《永遇乐》词。

了解完背景,再来说说为什么这首词“神鸦社鼓”让人联想起日本文化元素呢?明明一千年前,辛弃疾写的可是南京佛狸祠

但是神社这个词吧,咱们中国人似乎已经不用多少年了,而日本却有大量神社,所以神鸦社鼓,第一反应,就是神社,自然就联想到了日本宗教文化咯。

日本当年偏僻小岛,未尝有文明教化,所以唐朝时期遣送大批人才来中华大地学习文化,全套照搬唐朝,京都城市格局,至今保留唐风。

中国古代有淫祠文化,到处都是土地,到处都是神鬼,到处都有各种庙,地方上但凡是个人物,百年后都可能有他的庙,这种文化也传到日本,和日本神道教结合,于是有了今天各种神社。

但咱们国家呢,如今早已没有这种神社文化了。

这个问题下面,原本最高赞回答,也已经消失了。

怎么说呢?

其实咱们国家文化演变剧烈程度,远远超过日本。我不是说近代以来,解放以后。哪怕是宋元以后,满清入关,中华文化演变之剧烈,都不是日本这种岛国可以相比。虽然后来明治维新,日本又试图脱亚入欧,但日本从唐朝学来的很多传统文化,确实保留颇多。

当然,咱们也不是在讨论,传统文化到底要保留多少算好。

这方面我蛮支持马前卒,人类社会活力就在于求新求变,在马前卒看来,什么传统文化,统统的不行,统统的不灵,中国现代工业化,才是救命根本,工业化迟早会形成新的文化,碾压一切传统。

马前卒这个异端,甚至说现在随便哪个网文,价值都高于四大名著。

这方面来说,马逆是走得太过头了。我不能同意。传统文化总还有精髓,哪怕是糟粕,也不一定在现代社会就没有用处。尤其是宗教,现代城市,后工业化,原子化的普通人,精神方面,是不是还需要宗教抚慰?

谁敢说现在各地各种寺庙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日本保留了这么多神社,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了意义呢?

恐怕也很难说。

至少很多日本动漫,充斥着各种神庙,宗教元素,似乎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吧?

所以呢,原本辛弃疾神鸦社鼓,纯正中国范儿,如今第一反映,是被人联想到日本文化。这个说法,这个话题,倒真让人,怎么说呢?就是辛弃疾说的,佛狸祠现在都是汉人老百姓在祭祀了。

挺有点荒诞美学味道。

你再联想一下,祖上是华人的张本,成了日本人,到日本学习了中国文化的神庙祈福,这其中意味,是不是和佛狸祠观感,颇有点相似之处呢?

是不是啊各位?

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就是互相影响。中国曾经深刻影响了日本,日后后来明治维新以后,又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如今咱们使用的大量现代汉语,多少是日本人翻译,又反哺中国?

民族之间,有战争,有仇杀,当年辛弃疾说的多次北伐,中原汉人和北方胡人打了那么多年,佛狸祠都建在了南方偏安政权首都旁边,蒙古南下,朱元璋又收复中原,满清入关.......

多少次民族融合,铁和血,熔炉啊。

古代有古代的战争仇恨,今天有今天的战争仇恨,但是彼此文化之间,始终在互通,始终在互相影响。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也说不清。

从辛弃疾的感慨,到今天日本各种神社,千百年来啊,说不清道不明的民族、文化、交融、战争、仇恨啊......

人类啊。

0 阅读:28

奇奇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