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平遥古城3.5公里处的岳壁乡境内,是平遥县千万工程项目源所在地。这里涵盖惠济省级湿地公园(梁村植物园)以及梁村、西源祠村、喜村等三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区域内自然风光秀美、古村古堡集中、人物历史厚重。该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平遥县委、县政府率先成立全市第一家城乡融合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项目实施运营,并谋划利用三年时间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康体休闲聚集地、三产融合示范地、古城文旅延伸地,与古城遥相呼应,让游客“游在古城、住在古村”,体验农家乐,放眼大自然。
风景如画的岳壁乡梁村,是平遥的传统古村落,位于古城东南6公里处,常住人口3573人,地处汾河支流惠济河夹角之处,南依孟山,地势似两条出山蛟龙,龙头相聚,龙饮河水,五堡一街的布局呈“凤凰展翅”之状,尽显“双龙拥凤”的建筑格局。2006年,梁村被评为第二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首批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梁村用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他们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利用资源优势,与平遥县城乡融合公司合作打造特色农业观光园,将下河、西畔、林城头流转村民口粮地130余亩、集体自动地150余亩,共计290余亩,种植水稻、莲藕、油葵、蔬菜、富硒土豆、油菜花、小麦等特色农作物,打造特色农业观光园,形成村集体+公司村企合作的模式。通过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统筹流转土地发展文旅产业。
宅基地改革开展以来,村集体通过农户自愿有偿退出,集体有偿收回的方式,将东和堡约9亩20处闲置多年的古院落全部收归集体,与平遥县城乡融合公司合作实施传统村落梁村东和堡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统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开发保护等项目资金,对东和堡遗址进行全面修复。目前,一期项目投资约800万元,对15处建筑进行修复或加固,设立民俗展览、特色文创、非遗体验等区域,并鼓励乡贤回乡投资,通过以房入股等形式修复古堡古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梁村通过打造一座古堡,由城乡融合公司牵头建成集游乐、休闲、影视、写生等为一体的康养、研学基地,带动鼓励周边农户参与农房改造,盘活闲置资源,村企联合,由农户自主开发,公司统一管理的模式发展民宿。村集体与各旅游公司合作,引进研学、写生、摄影等团队入住,弘扬晋商文化,助力文旅发展。
西源祠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方向7公里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全村共1665户4593人,耕地5174亩。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西源祠村立足资源禀赋,乘风借势、抢抓机遇,奋力描绘出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成立了村级旅游公司,捆绑参与农业产业园、民宿开发等,助力西源祠村集体收入达到51万元。
该村实行“非遗+旅游”,打造茶坊街非遗小镇。以非遗传承体验为卖点,以指尖、舌尖、医药、竞技、民俗等7个平遥非遗为特色,精心打造“平遥源·非遗小镇”,目前已有15个非遗项目入驻开业。同时实行“农业+旅游”,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投资200万元,完成古城“外八景”之一源神池原貌恢复工程,与现代农业示范园遥相呼应,再现神池泉涌、流水潺潺的昔日美景。再者实行“古堡+旅游”,打造食宿商旅综合体。按照“游在古城、住在古村”发展思路,巧借宅基地改革东风,盘活利用东堡、南堡闲置宅基地11处,打造连片特色古堡民宿,目前茶坊街民宿已打造完毕,初步具备营业条件。
距平遥古城20公里外的东泉镇水磨头村,东倚宝塔山,南邻惠济河,气候宜人,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全村在册人口702户、1720人,耕地面积2700余亩。该村先后获得“晋中市衔接示范样板村”“市级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晋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该村与晋伟中药材公司合作成立中药材加工车间。组织群众对柴胡、酸枣仁等中药材进行初筛剪和粗加工,带动1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群众开辟了采摘酸枣获益百万的增收新渠道。同时,该村拓展融合发展,申请上级资金修缮了铺则底历史街区。去年动员乡贤力量筹措资金400余万元,新建了超山苑写生研学基地,每日可为200名师生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今年,他们继续发掘村内资源禀赋,花费300余万元完成了铺则底漱石枕流改造提质、惠济河倚栏临波嬉戏区、山前水畔露营烧烤区三项工程,落实了铺则底商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选项,完善了全域旅游架构。目前,全村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通过实施“平遥源”项目,将该区域打造成平遥全域旅游的重要承载区。(杜利勇 侯美蓉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