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我国高教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拥有7所985/211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工科实力来说,依照软科工科实力排行榜,分别是华科、武大、武理、地大这4所,其余院校属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非工科院校。
不过这种情况似乎要有所改变,10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项目正式签约,新校区在发展新师范的同时,要力推新工科,强化应用研究。
图源:华中师大官网
01
发展新兴学科
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地处黄陂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75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2107亩,办学规模为20000人左右。
根据协议,区校双方共建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侧重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及职教培训推进以新师范、新交叉、新工科、国际化、职普融通和大健康为主体的6大建设任务,强化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优先就地转化落地,助推黄陂区产业发展,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孵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图源:华中师大官网
从规划来看,新校区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新工科、大健康等新兴学科,而不是基础理论研究。华中师大之前是文理型院校,主打的是基础研究。可以说如能如期实现,华中师大将出现转型,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轮驱动模式。
新工科建设,预示着将扩大现有的工科规模,而大健康则预示着在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有所突破。
为什么落户黄陂区?主要还是因为黄陂区是新城区,是武汉面积最大的区,正处于转型升级闯关的重要关口,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的建设将助推区域价值整体提升,形成“一所好学校,带活一座城”的可能性。
而且华中师大与黄陂有很深的渊源,112年前,黄陂人陈宣恺、陈时父子捐资筹办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如今再次携手,可谓一段佳话。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211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师大目前有南湖和桂子山两个校区,大约2400亩左右。有84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校生3.8万人左右。新建的盘龙城校区面积相当于再造一个华中师大。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所有
02
华中师大学科布局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综合院校,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看,优势学科(A类)有4个,全部都是文科类(政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入选3个一流建设学科: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同样都是文科类。
第四轮评估理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数学均为B+,生物/统计学B,工科中只有计算机为B-。从这一点来看,文理型院校特征明显。
近些年华中师大推行立足教师教育特色,推进“高水平理科,有特色的工科”建设。现有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数字化学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等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图源:华中师大官网
特色应用研究优势突出,打造“人工智能+教育”产学研用体系,与江西区共建人工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与武汉市科技创新局、青山区共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个“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
图源:新华网
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农药化学、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助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化学学院学科设置跨理、工、农三个学科门类,拥有化学、化工、植物保护三个学科。先后研制成功了以“水胺硫磷”、“喹草酮”等为代表的十多个农药新品种,创造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新校区共建协议提出“新工科”“大健康”“应用研究”,显然建成后对于工科尤其是信息类、大健康例如化工等领域的学科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03
回顾与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新建3700亩的新校区,预示着华中师大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对于争取新校区,华中师大其实一直都有。在2016年曾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梁子湖校区,规划3000亩,可惜八年过去了,一直没有落地。无法再等下去的华中师大,最终落户黄陂区。
新校区聚焦应用研究,推进新工科、大健康等领域学科的发展,对于华中师大未来的工科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
目前华中师大在软科最新排名58名(湖北第5名),在211中仅低于华中农大的47名,武理工的52名。在湖北省2024年的招生,投档线来看,处于第四(物理不限组)或第五(物化组)的位置。
新校区建成后,在新工科、大健康等领域引进高水平师资,扩大培养规模,华中师大的综合实力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挑战省内top3未尝没有可能。
希望华中师大越办越好!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