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清军溃败,首都告破。慈禧逃至陕西,外夷乱于宫廷。城下之盟,辛丑条约。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仍有印证,这就是失败的结果,也是四百年前大明王朝如果输了的结果。那是国家人民生死存亡之际,其中充满了绝望与希望,后世人们称之为“北京保卫战”。
1. 兵败土木,暴雨序幕中国从历史上就不是一个爱入侵他国的国家,跟外国更多的是从属关系,这点在明朝尤为明显。明朝是元朝之后,在明朝太祖皇帝建立大明帝国之后,蒙古游牧民族盘踞于北方,两族时有摩擦。
当时蒙古有三大部落,分别是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待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率军大败瓦剌军队后,瓦剌开始归顺于明朝,保持臣属关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双方可谓其乐融融。
瓦剌在与明朝的这种关系中,可以获得各种物资,如弓、刀、火铳、钢等,这让其在北方诸部中迅速崛起。瓦剌发动了各种战争,兼并了许多弱小的部落,以至明正统年间,瓦剌几乎占领了北部全部领土,成为了继元朝之后最强大的蒙古政权。
瓦剌的强大严重地威胁着明朝北部的安全,双方的争端逐渐无法掌控。正统14年,瓦剌率大军入侵明朝,直指大同。
明朝是个宦官当道的朝代,比如知名的魏东贤,而王振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面对瓦剌大军来犯,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于是他便率20万明军前往迎敌。明军刚至,听闻前方噩耗不断,王振心生胆怯,令军队撤退,退至土木堡时,瓦剌军至,明军溃败,王振战死,明皇被俘,后称土木之变。
2. 阴霾遮天,北京告危前线溃败,皇帝被俘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京城,一时间举国震动,百姓人人自危。
京城乃是一国的核心位置,在古代,往往攻克了首都就意味着王朝的覆灭。此刻瓦剌大军可谓兵临城下,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瓦剌的首领名为也先,他是一个勇猛却不失智谋的人,他知道贸然入侵一国之都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而且,对于他们游牧民族来说,成立一个超级帝国也许并不适合,大元就是个例子。他们想要的是更多的奴隶,更多的牛羊,这时,停战赔款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而他手中也正好有这样的筹码。
于是,他派人到北京谈判,以明英宗为由胁迫朝廷。然而朝廷内部深知,一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正统十四年即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根本破碎了也先的诡计。见谈判不成,也先失去了耐心,遂携大军于同年十月进犯北京,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3. 天降奇兵,重整旗鼓瓦剌军队不仅在前线击溃了大明的士兵,同样重创了京城众臣的自信,朝廷内部乱作一团,出现了投降和抗战的两种声音。
以徐有贞为代表的投降派欲仿北宋迁都南京,暂避锋芒。他们认为,瓦剌军队不可战胜,若强保北京,只有自取灭亡,当然他们的心理中很大程度是怕丢了他们的乌纱帽和项上人头。他们的主张影响了很多大臣,消极之风愈加强烈。
主战派坚决反对投降派的观点,他们的核心人物是于谦,就是那个写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当时于谦官至兵部侍郎,他力争要与瓦剌大军战斗到底,说出“谁要是再提南迁的事情,格杀勿论”。
于谦选择抗战到底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职位是跟带兵打仗相关的,他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首先,他清楚选择逃避迁都南下是走北宋的老路,其结果可想而知。其次,他明白大明依旧强大,只要部署得当,是完全有能力抵挡瓦剌的。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如他诗写的那样,他有着宁死不屈服的态度,愿为自己的国家付出一切。
于谦向皇太后痛陈其中的利害,他得到了皇太后和很多大臣的支持,他被任命为了兵部尚书,相当于现代国家的国防部长。在他的领导下,大明坚定了固守北京,抵抗到底的决心。
虽然朝廷内部统一了目标,但仍有一些事情需要立刻解决,其中就包括惩治那些祸乱朝政的宦官们。王振死在了战场中,可他的部下仍然十分嚣张,在朝堂大放厥词,众臣早已心生不满,于是群起将他们活活打死在殿堂之上。这时,该为战争做一些准备了。
战争是一门艺术,要巧妙地利用各种能掌握的资源,于谦对此很明了,所以在他上台之后做了许多措施。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军交战,粮食是重中之重。当时北京城内的大部分粮食都靠通州补给,他需要及时安全的将它们运送过来。为此,在官府征用的马车的基础上,他积极动员百姓参与其中,并对自发运输粮食超过20石的人给予白银奖励。在此番政策下,不消几日,京城的粮食就再也不愁吃了。
打仗肯定是需要人的,在土木堡的失败后,京城的兵力出现了严重不足,于谦急需重组京军。他从各地包括河南浙江召集了如正规军,抗倭兵等各色人马,使京城的部队人数激增至22万人。兵总是得有将来带领的,于是于谦提拔了一众有才的将领,比如在土木堡之战中败逃而归的石亨。
面对蒙古的铁骑,光靠双手是肯定不行的,于谦需要足够多和足够精良的武器。他首先是令工部加紧赶制,另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其中重点就包括各种火器,如火枪炮等。
此次战争瓦剌为攻,大明为守,防守方有防守的战术。京城有九门,于谦令部队严守各门,并修固边沿大小关隘。城中有许多百姓,于谦发动他们参与其中,修理加固城墙,派发武器。城中百姓众志成城,全民皆兵。
在做完这些准备措施后,就等瓦剌部队的到来了,而瓦剌军队怎么也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和他们之前战胜的已经不是同一批人了。
4. 两军对垒,最终决战在大明做应战准备的同时,瓦剌大军也快马加鞭的赶来,战争就要开始了。
正统14年十月一号,瓦剌大军携英宗皇帝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占紫荆关,后借道易州、良乡、卢沟桥,并于10天后进抵北京城郊。
兵临城下,最终决战无可避免。依托地形,也把握两军心理,于谦主张背城决战的战略,列军于9门之外,并在周边埋伏,形成围点打援之势,决意与瓦军在北京城下决一死战。
十一月十一日,也在驻军北京城西,于谦领兵迎战,痛击其先锋部队,再于夜晚袭击也在营地,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十一月十二日,也在故技重施,挟英宗皇帝于德胜门外一土城,要求于谦等人出门迎接,并索要各种财物。于谦早知也在的技俩,他一方面派人去面见英宗皇帝,一方面明确态度,所谓“社稷为重,君为轻”,稳定了军中骚乱。当夜又令军突袭瓦营,屠军数百,凯旋而归。
十月十三日,狂风大作,瓦军趁机攻打德胜门。于谦令石亨伏兵民房,后派少量部队佯败瓦军以诱敌深入,也先乘胜追击不料中了埋伏,数千万各种火器齐齐射向瓦军,一时间瓦军损失惨重,死伤上千。
也先见攻德胜门不成,于是调部队集中进攻西直门。都督孙镗率军迎战,后在也先的不断增兵下退至城内坚守不出。京城其他各门部队在得此消息后不断支援过来,最终击退了瓦军。
十月十四日,瓦军进攻彰义门,于谦在要地设埋火枪手,又派兵迎战瓦军。瓦军佯败撤离,景帝所派监军太监不解其意率军追击,战局一片混乱,瓦军趁机反攻。明军不得以退至城门之外,瓦军也追击至此。正是万分危急的时刻,城中百姓纷纷以石抛至瓦军,拖至支援部队的到来,最终击退了瓦军。
也先见京城久攻不下,心生退意,便撤军北上,于谦见此,率军追击,瓦军四散而逃,留下万计尸体。
也先大败而归,只得遣使进京议和,至此,明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5. 凯旋归来,不负使命北京保卫战最终获得了胜利,但并不意味着危机彻底解除了。于是于谦仍未停歇,他抓紧改革,严防边境,瓦解了后续瓦剌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也先也在这其中改变了他的观念,愿与明朝重归于好,于是在次年无条件放回了英宗皇帝。
6. 祸起萧墙,风波再起北京保卫战的故事结束了,可北方的野心和朝廷内部的阴谋又燃起了。
英宗归来后便被软禁了起来,至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一批奸臣联合让英宗复辟,于谦等人含冤入狱,不久被杀害。不久瓦军再度来袭,大明的再次陷入危机。
7. 结语北京保卫战是一场伟大的反入侵战争,它极大地粉碎了外部势力的阴谋,并为明朝的强大再一次的添砖加瓦。
于谦是这场战争的绝对主角,他的精神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他最终含冤而死,可他的精神如同《明史》中所说的“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