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徐峥主演的新片《逆行人生》,总体上观影感受还不错,算得上一部相当现实的作品,反映出时下的生活不易以及内卷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状。
坦率讲,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人从不同视角去看待。在我看来,电影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参杂了许多巧合成分,可能与实际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出入,但却足矣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反醒。
现实中,许多人其实是非常缺乏危机意识的,寅吃卯粮超前消费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就像电影里的高志垒一样,为什么要绷紧了自己,加班加点工作呢,因为每月有高昂的房贷要还,还要供着女儿读二十万一年的国际学校,不得不一直处于一种高负荷运转状态。
然而,能够将这一切维持下去的基础,在于现阶段的高收入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是未来却着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失业、意外、生病、家庭变故、生意碰壁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工作确实很稳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的赚钱能力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巅峰状态(例如有一天从领导岗位退下),而高消费一旦形成,却是很难在短时间去缩减或着降级的。
所以从居安思危的角度讲,倾其所有最大限度去消费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自己能够赚钱的时候,学会储蓄、学会投资,筑牢财务堤坝,夯实自身防风险能力极为重要。
影片中的高志垒是78年的人,严格说已经渡过了赚钱的巅峰岁月,并且也因长期辛劳处于一种亚健康状况,实际上不可能一直像打了鸡血般不断冲刺下去。
无论故事写的多么、煽情励志,明眼人都应看得出电影中高父无钱就医试图轻生不拖累家人,可能就是高志垒最终的命运走向。如果你始终都是追着生活跑,又如何能成为生活的主人呢?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高志垒的窘境呢,有人说是社会压力太残酷,也有人责怪公司太冷血、社会福利体制不到位。但是我觉得一切其实在于个人的选择与经营。
事实上,高志垒也曾经有过光辉岁月,高学历、高收入、互联网公司技术型精英人才,基本上在工薪阶层里也可算得上是出类拔萃。
但是,他显然是个追着生活跑的人,因为收入工作光鲜,所以住着月供1.5万的房子,老婆不工作全职在家做家庭主妇,女儿读着20万一年的国际学校,自己本人抽烟、喝咖啡这些上瘾的习惯一样也不少。
当你的物质欲望始终跟着收入上涨,其实赚多少钱都是不够的。不然就不至于许多明星日进斗金,最后还会破产乃至债台高筑的事情。
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也是这样,有多少花多少,甚至透支着花,总觉得花完明天还可以再赚,但是明天真的比今天更强吗,那还真的未必。
假如高志垒能在他职业生涯的上升阶段,量入为出,不轻易上升自己的消费层级,而是选择保持原由水平,将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下来,不断购买生息资产(例如股票、债券、指数基金等),随着时间推移,年复一年这些生息资产就会自动为你工作,成为未来的生活保障。即使是遭遇失业,也不至于会面临后来年近半百还要玩命拼的窘迫状况。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工薪阶层,2014年元旦时候,将家里的全部123万积蓄投入股市之中,当时整个账户一年产生的股息也就2-3万块钱,这些年除了2015年买房抽过一笔钱之外,一直坚持持仓。到2023年一年可收获的股息为14.47万,如果加上打新的收益,去年股票一年给我创造的现金收入是19.12万。
2014年我31岁,现在41岁,按说也应该属于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的阶段。但是我并不担心我的工作能力、职场收入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我从来不轻易作出超出自身条件的消费决策,例如一定要买豪车、奢侈品,同时通过年复一年的坚持,我其实已经给自己筑牢了财务堤坝,准备了一只可以持续下金蛋的鸡。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