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动用1400亿对轰,犹太资本从没有输这么惨

瑶卿的历史书 2024-02-23 19:05:42

1997年,就在香港回归中国这一年,不断在世界各国掀起金融战争,被称之为“金融杀手”的金融巨鳄索罗斯在对东南亚地区,发起了金融冲击。

该次冲击使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一众东南亚国家辛辛苦苦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外汇储备一瞬间化为乌有,直接导致了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索罗斯也是凭借着这项傲人的“战绩”成为了当时金融业中的翘楚,不少人都唯索罗斯马首是瞻,以至于后来索罗斯投资黄金,大家便都跟风投资黄金,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金价上涨。

而多项“战绩”傍身的索罗斯自然不满足于仅在东南亚地区所掀起的金融风暴,索罗斯或者应该说是索罗斯和他背后的资本家们,又将目光盯向了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

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金融的对抗也将同样杀机四伏,一个是未尝败绩的资本家,一个是刚刚回归祖国正在欣欣向荣的“东方之珠”,香港金融保卫战,开战了。

“金融杀手”

要想要真正了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来龙去脉,那么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场战争的发起者,国际游资的代言人,“金融杀手”索罗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被由苏联、美国和英国所组成的“三巨头”重新定义,但虽然名义上说是由着三个国家这么决定,英国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在雅尔塔会议结束以后,丘吉尔就曾说过“我的左边是一只俄罗斯熊,我的右边是一只美洲的鹰,而我夹在中间,不过是一头瑟瑟发抖的小毛驴。”

当时的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欧洲强国早已在战火的摧毁下不复当年,曾经强悍的德国也因为战败国的身份而被一分为二,欧洲一众国家的国家政治地位都严重下滑。

只有在美国的援助下在得以看上去体面,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也使得欧洲国家沦为了美国冷战的“马前卒”。面对这种落差感,欧洲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欧共体。

可在当时欧盟并没有出现,因此也自然没有欧元这个概念,于是欧共体为了各个国家能够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制定了欧洲汇率机制,通俗来讲就是将欧共体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锁在一起,将各个国家的货币和德国货币马克挂钩。

这样的机制使得欧共体各个国家的货币汇率都能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可它也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一旦马克发生了贬值,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欧洲其他货币也都一并贬值,可各个国家情况并不相同,自然都不会坐视自己国家的货币利率下降。

这样的弱点很快被索罗斯所代表的国际游资所发现,此时的索罗斯在等待一个机会,很快机会便来了。

1989年,柏林墙轰然倒塌,大量的东德人民进入了西德,这就使得西德政府不得不加大社会福利的支出力度,因此这就导致了西德政府财政出现了严重赤字。

西德政府为了应对政府财政所出现的问题,随即便加大了印钱数量,以此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可这样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便是出现通货膨胀,而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政府为了解决问题就提高了银行利率促使人民再把钱存回银行。

这本是各个国家应对通货膨胀的正常措施,但此时的英国国内经济却不断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英国政府的措施应该是降低银行利率来刺激经济复苏。

但问题就坏在了这里,因为受欧洲汇率机制的限制,英国政府也不得不和德国一样保持着高利率和高汇率,这样一来英国的英镑很快将会迎来崩盘式的下跌。

这个时候,索罗斯开始出手了,他打算做空英镑。索罗斯首先是悄悄大量的借入英镑,同时一边在市场上抛售自己借来的大量英镑,一边又开始在媒体上制造恐慌情绪。

这使得金融市场之上对于英镑的不信任度飞速上升,英镑对照马克的汇率也在飞速下跌,而英国政府为了和索罗斯所带标的国际游资对抗,又从市场上大举买下了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以恢复市场对于英镑的信任。

简单来说,就是索罗斯在疯狂抛售英镑,而英国央行则是全盘买下来,而为了保证自己的英镑不至于继续下跌,英国央行还被迫不断的提高英镑的汇率,但此时在索罗斯的抛售下,市场看空英镑的势头已经形成,特别是仅索罗斯一人,就抛售了120亿美元的英镑。

在这样的氛围下,英国的不少银行和百姓都开始对英镑逐渐失去了信心,纷纷争先恐后抛售英镑。

面对这样的情况,英国只好殊死一搏,为了吸引英镑回流,在短短的一天内英国央行分两次将英镑汇率强行拉升了5%,至此英国政府已经烧掉了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仍收效甚微,最终英镑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大跳水。

而索罗斯本人也是因为此战一战成名,被称之为“金融杀手”、“打败英国的男人”,在这次的金融战争中,索罗斯从中获利了20亿美元。

这也为索罗斯积累了大量的金融战争经验,随后索罗斯便将类似的手段投入使用到了相对于英国更要落后的东南亚,迅速卷走了东南亚数百亿美元的财富,将这些国家数十年的财政收入一扫而空。

未尝败绩的索罗斯大为膨胀,他很快就物色好了下一个目标,那就是我国当时的金融中心,香港。

“香港金融保卫战”

索罗斯对待香港的战术也和当时对待英国类似,首先就是在索罗斯带资本入场之前,先悄悄的在外汇市场囤积了大量的港元,除此之外,索罗斯也囤积了大量的恒生指数成分股,这促使着港股从1996年开始,就一路不断高升。

而不知真相的投资者们也开始一路疯狂跟随,让恒指不断突破新高,如此反常的经济情况在当时已然被眼下的一路抬升所蒙蔽,无人意识到这背后的凶险,经济泡沫,逐渐出现。

1997年7月,索罗斯开始组织人手对大量囤积的港元开始初步的试探性抛售,共计抛售了465亿港元,如索罗斯预想的那样,在面对大量的抛售下,港元的汇率开始下跌。

面对这样的情况香港金管局也迅速展开行动采取措施,但手段也和英国政府当时的一样,就是提高港元的利率,但除此之外,金管局还采取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对索罗斯这些大举借港元的资本采取惩罚性的高利息,来提高索罗斯的借款成本。

这样的措施确实在短期内对索罗斯这些资本造成了打压,可这也同样让那些正常借贷的需求遭受到了打压,再加上索罗斯在此之前放出了大量的恐慌消息,使得大量香港股民忧心忡忡。

而除了港元之外,索罗斯还通过报纸渠道放出消息,大肆渲染人民币也是即将贬值的消息,很快香港上下都人心惶惶,就大陆金融业较发达的沿海城市都因此消息而受到影响。

此时摆在香港面前的,就是调动自己的外汇储备来和索罗斯背后的国际游资们对抗,此时的香港外汇多达900多亿美元,是当年英国的数倍,但索罗斯经过数年的发展,所拥有的资本也远远不止当年和英国作战时的储备。

深知这一情况的香港决定求援。很快一名来自香港的高官便秘密搭乘飞机前往了北京。

1998年8月14日,当时的恒指仍然是以下跌的趋势开盘,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以为恒指将继续下跌时,市场上突然杀出了一股神秘力量,强势吞下了所有被抛售的抛盘,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市场上无疑格外瞩目。

很快在这股力量的引导下,恒指一扫之前阴霾,以稳定的态势逐步攀升,很快这股神秘力量就被公众所知,正是香港政府正式下场参与交易。

随着香港政府的强势下场,新一轮的交锋再度拉开了序幕。香港政府携带大量的外汇资本进场暂时稳定住了不断下跌的局面,随后便要求券商不得向索罗斯的国际游资借出股票。

政府的下场让索罗斯始料未及,但很快索罗斯凭借着老道的经验稳住了阵脚,凭借着自己横扫东南亚所积累下来的筹码,他自信能够搞垮香港的市场。为此索罗斯深知在《华盛顿日报》上直接公开刊登自己的发言称:港府必败!

这样的狂妄行为最终引来了中国政府的亲自下场,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两位副行长携带六百亿港元的份额,亲自前往香港坐镇,要求在香港的24家红蓝筹公司全部上市,必须全力回购股份。

在国家的下场干预下,中国以动用共计1400亿港元与索罗斯的国际游资对轰,稳定住了香港的市场同时,香港金管局还颁布了外汇和证券交易结算的新规定,使得索罗斯背后的国际游资这种投机行为备受限制,最终眼见大势已去,灰溜溜的离开了香港市场。

而这场金融保卫战向世界告诉了一个事实,为何香港没有被战无不胜的索罗斯打垮?原因很简单,这里是中国。

0 阅读:3

瑶卿的历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