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资深泡菜鸠鸠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尼康的忠实用户,Z 8刚发布就第一时间购入。作为一名人文纪实摄影师,鸠鸠老师已经使用Z 8拍摄这一类题材也快近一年的时间了,下面我们就来和鸠鸠老师聊聊他眼中的Z 8。
鸠鸠
人文纪实摄影师,无忌资深泡菜
Nikon Z 8 / 转接第三方镜头 / f/1.82 1/1250 秒 ISO64
对话Interview
访谈人(W):无忌器材编辑_吴立强
访谈嘉宾(J):鸠鸠
W:鸠鸠老师您好,一直看您在拍摄人文纪实类的作品,您只拍摄这一个题材吗?
J:并非如此,我除了人文纪实题材还喜欢拍摄风光、人像甚至于舞台等题材,比较多样化,但平时拍摄最多的确实是人文纪实类的照片。
W: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人文纪实这一题材的呢?
J:其实这一题材是在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开始的。因为我不是专职的摄影师,我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光线去追寻唯美的风光,也不能花太多时间去布置灯光拍摄人像。对于我而言,和相机相处的最好机会就是把它带在身边,随着我上下班、出差和旅行。在这个过程中,我身边的一切就成了我用相机去记录的对象。正因为我用相机记录的都是日复一日的路人生活,所以画面更多不是在空间上展开,而是在时间上的探索。渐渐地,我发现这种记录颇有趣味,时间赋予了世界的变化也许并不明显,而在照片中你可以敏锐地发现这些变化,以及每一个个体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随后我开始尝试用我的视角,去主观地强化这些变化及其相对应的态度,并将其展现给读者。
Nikon Z 8 / 转接第三方镜头 / f/2.2 1/400 秒 ISO64
W:您认为人文纪实摄影的意义是什么?
J:我也一直试图去探寻这其中的意义。我觉得这个意义有两点,其一是发现自我,其二是记录一种变迁。摄影是照镜子,纪实摄影尤其是这样。你会发现之所以有些画面会打动你,是因为它会触动你的某些过往。然后你会知道其实自己最在意什么,再用它来反省自己的生活和平日里自己的待人接物。那些拍下的画面,与其是说在记录别人的生活,不如说是给自己在记录本里贴上一张张即时贴。
我公司边上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有个叫潘家桥的城中村,我前前后后拍了15年,去年终于彻底拆完了改造成了一个大公园。拆完之前我印了500多张照片给最后几户村民,让他们帮我带给他们的老邻居们。他们看了照片也纷纷感慨这十多年的变化和如今的物是人非。
我在无忌论坛有个帖子叫《人间鸠色》,最近的一篇就是说的“潘家桥”,其实这是去年办的一个展的引言,那次展了30多张照片。很多现在在园区工作的人看了这个展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有个城中村,原来公司的保洁阿姨和保安都曾经在这里租住过,这里的人的生活原来是这么一种状态。
潘家桥只是一个不知名的的城中村,但它是这个时代里千千万万个城中村的缩影。我也只是有幸记录下了这里,但也因此记录下了这一时代的某种变迁的。我想这就是人文纪实摄影的意义吧。
Nikon Z 8 / 转接第三方镜头 / f/2.2 1/250 秒 ISO64
W:作为人文纪实摄影师,对于摄影器材有什么要求?有哪几项是硬指标?
J:单纯从人文纪实摄影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对于器材的要求主要在于拍摄效率,这其中包括速度、成功率以及构图的便利性。
先说速度和成功率。其实这十多年相机的变化还是蛮大的,所以达成最高拍摄效率的方式也不断在变化。现如今的主流相机都有着强悍的软件算法,效率更多体现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的对焦和追焦能力、连拍的速度以及对于人脸的识别能力。所以现在我很多时候拍摄的方式从单张拍摄变成一秒内的短时连拍。可能是三五张,也可能更多一些,在这其中找到一张表达最合适的。因此效率就体现在这一秒内的几张图片是否都可用,以便可以找出一张瞬间最好的。(比如下面这张就是在4张连拍中选出的最合适的一张)
Nikon Z 8 / Z 85mm f/1.8 S / f/2 1/250 秒 ISO2000
相对于其他题材来说,构图的便利性对于人文纪实摄影往往会更重要,所以当出现可灵活翻转的触摸屏时,这种装置就一下子成为了我的最爱。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构建自己对现实的表达往往需要一些不同的视角来把画面中的元素按照自己的需求整合在一起,所以对于机位的变化有很多诉求。翻转屏带来了可以轻松实现这种诉求的可能。第二,对于抓拍来说往往不能有太夸张的身体动作来寻求机位的变化,这会多多少少影响到被摄者。翻转屏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这些拍摄。(下面这张就是翻转屏腰平取景,在安静的环境里对被摄者没有产生过多的干扰)
Nikon Z 8 / 转接第三方镜头 / f/1.8 1/50 秒 ISO64
对于人文纪实摄影来说低侵略性也是挺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在绝大多数非沟通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小巧一些的相机往往能够拍到更自然一些的画面。而且小巧的相机更让人愿意随身携带,所以也能捕获到更多场面。
W:印象里您在Z 8一发布就购买了,这款相机可以完全满足您对人文纪实摄影的需求吗?
J:是的,之前用Z 6II/Z 7II的时候,它们的对焦尤其是追焦性能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以至于我还是基本上在用单张抓拍的方式在拍摄。Z 9用过两次,它的追焦和连拍能力让我非常满意,无奈它的体积太大,实在不适合我平日里带在身边拍摄。所以当看到Z 8的性能指标之后就毫不犹豫地预定了一台。
在第一时间拿到这台机器之后,我发现它几乎满足了目前我所有的诉求。和Z 9一样的追焦能力和高速连拍能力、大幅提升的逆光以及弱光对焦能力、还有多向可翻折的翻转触摸屏。要说遗憾,可能就是体积还略大了些。好在Z 8在大幅度提升对焦能力之后让Techart的自动转接环脱胎换骨。让转接小巧的M口镜头变成了一种实用的可能。(这张照片就是用Techart TZM-02转接蔡司ZM 50/1.5使用人眼识别对焦拍摄的)
Nikon Z 8 / 转接第三方镜头 / f/1.8 1/400 秒 ISO64
W:Z 8作为尼康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各项性能都很强,那么Z 8的哪些性能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J:必须是对焦!就像前面说的,无论是逆光下还是弱光下的对焦能力都比Z 6II有非常大的提高。让我在这些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通过Techart转接环转接第三方镜头,对焦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真正成为了可用性很强的万能机身。
W:虽然Z 9才是尼康的旗舰机,但是Z 8与Z 9的各项参数都相差无几,也是画质、速度双能机,您在拍摄期间对于Z 8的画质感受如何?
J:应该和Z 9差不多吧。在保证一定速度和效率的同时,Z 8这块传感器像素和Z 7II相当,在我实拍的输出表现来看,无论低感的绝对画质还是高感的纯净度都能达到Z 7II的水准。这也是我在拿到Z 8之后的一周内就把手里的Z 7II出掉的原因,因为在带来更高的效率的同时它并没有在画质上有任何妥协。我手里也有更高像素的全画幅机器,和Z 8相比虽然在光线条件好的时候更高像素能带来更多的细节,但就画面纯净度以及可后期性来说我更喜欢Z 8的表现。
Nikon Z 8 / Z 24-200mm f/4-6.3 VR / f/8 1/250 秒 ISO560
W:对焦性能的优异与否对于瞬间抓拍非常重要吧?Z 8的AF性能表现如何?对于被摄体的识别检测是否快速准确?
J:是的,Z 8无论是单点对焦还是追焦都很靠谱。单点对焦在慢慢拍摄的时候非常重要,尼康作为传统相机厂商,在单点对焦上一直做得很好,Z 8在提升了对焦速度之后也保持了很好的对焦精准度。早两年在其他品牌的相机上我就开始使用连拍加追焦的拍摄方式了,一方面的确当时该品牌相机在追焦上做得不错,但内在的原因其实是该品牌单点对焦可靠性太差。如今当Z 8在追焦能力上也赶上来之后,无论抓拍还是慢拍摄,Z 8总能用它可靠的发挥让我放心。对于被摄物体的识别和追踪这块,尼康这两年做得的确不错,在Z 8上的表现令人满意,但我个人觉得这还不能算是尼康的优势项目,还需要更进一步。在抓拍中我喜欢使用3D追焦模式,可以大致选一个对焦位置,如果附近有可识别的物体出现,比如人脸,它会很快把焦点追在人脸上。
Nikon Z 8 / AF-S NIKKOR 105mm f/1.4E ED / f/1.4 1/1250 秒 ISO64
W:Z 8的防抖怎么样?防抖对于人文纪实摄影很重要吗?
J:说实话,单纯街头拍摄的话对防抖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当然完全没有防抖还是不行的,成功率会低不少。另外,防抖并不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Z 8的高感画质相当不错。对于人文纪实摄影来说,Z 8的高感光度我通常敢用到ISO12800。在这样的高感下,绝大多数情况都不会用到过长的曝光时间,因此对于防抖的考验少了很多。(1/13s下动态的画面)
Nikon Z 8 / AF-S NIKKOR 35mm f/1.4G / f/1.4 1/13 秒 ISO64
W:Z 8的高速连拍如何?在人文纪实题材中,会经常用到高速连拍这一功能吗?
J:人文纪实在一定情况下拍的还是瞬间,既然是瞬间高速连拍就一定有意义,在保证对焦的情况下,更好的高速连拍会带来更高的成功率。以前拍单张的时候需要一定的预判和估计,如今可以少许早一点点按快门,然后在三五张里挑出最合适的一张。
W:最后还有什么关于Z 8的内容特别想分享给无忌的读者吗?
J:Z 8是当下高水准的一台水桶机,没有太明显的短板,可以满足各类摄影的需求。除了参数指标之外,它在人体工学、操作的便利性上都有很高的水准。当然,相机只是工具,让我们一起在2024年带着Z 8继续创作更多的作品。也欢迎无忌众多Z系统用户来鸠鸠的《尼康Z茶馆》来交流讨论Z 8!
Nikon Z 8 / AF-S NIKKOR 105mm f/1.4E ED / f/1.4 1/2500 秒 ISO64
- end -
编辑 | 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