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不用骑马打仗,为何各国还不取消军马?军马待遇还很好?

乐枫评国际 2024-01-23 12:21:07

谈起军旅生涯,“戎马一生”是最形象的概括。谈起战争,“金戈铁马”是最显著的标志。战场上一马当先保家卫国,即便马革裹尸也无悔。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一个优势兵种,但如今打仗都是高科技,不用依靠军马进行代步、冲锋、搬运物资等等工作,那为什么部队里还有军马呢?

马与战争

早在5500年前,人类就开始有目的驯养野马,让它们为人类早期的交通服务。

随后漫长的人类战争史中,一人一马的骑兵应运而生,他们比传统的骑兵更具速度优势和杀伤力。

战争也让乌骓、赤兔、 马伦戈等一众名马脱颖而出,即使硝烟散尽,历史远去,这些战马的名字也跟它们的主人一起留在人们心中。

到了一战二战的热兵器时期,虽然枪炮在骑兵还没到自己跟前就能将其干掉,但战马依旧是必备的作战武器,在特殊战役和运输等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到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战争中,杀敌不再需要速度和蛮力,战马的作用看似得不到突显,但仍与战争关联。

在美国与阿富汗战争中,凶猛强悍的骑兵仍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如今的边防巡逻和特殊的山地作战,战马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战场上的生与死只有一线之隔,能够上战场的马就必须精而又精,既要考虑它们的品种,又要考验它们的耐力、忠诚度。

在战场上,战马需要感知威胁的能力,能够听从士兵的指挥进行卧倒隐蔽。如果士兵受伤,战马还要能够自己卧倒,让士兵能够爬到自己身上,然后带起到能得到救治的地方。

这些都不是战马天生就会的,它们没有这么聪明,长久的训练是达到这种默契的唯一途径。

当战争结束,那些活下来的老马们也到了退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些战马失去价值,会被宰杀吃肉。

虽然吃战马的肉是影视剧中常有的桥段,但那都是在物资匮乏,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退役的战马作为曾经的英雄,是不会被宰杀变成食物的。

退役的战马会被送到军马场养老,或者作为商品出售。

作为商品出售的战马大多属于再就业,它们为一些游客提供骑乘体验,赚取退休后的养老金,这种营业模式多在国外,国内比较少见。

马的寿命在30-35年,它们3岁开始服役,到了15岁以后退休,余生还有大半光景,被送到军马场的马会有专人照顾,安稳度过后半生。

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马会送到地方生产队或其他部门继续工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能者多劳。

热兵器时代的军马

在不需要骑马冲杀的热兵器时代,军马的作用更多在物资的运输上。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那匹被授予三等功的枣骝马。

这匹枣骝马是在伊吾保卫战中立的战功,在这场战争中,我军成功占领了伊吾县的重要阵地北峰。

就在胜利在握时,敌人想到了一个恶毒的计划,封锁通往北峰的道路,断绝我军支援和补给。

他们的计划显然很成功,外部的战士几次前来送水,都被敌人击退,许多送水的战士因此牺牲,困在碉堡内的战士也因为缺少水源补给,战斗力渐渐下降。

有两名战士趁着夜色用骆驼到北峰送水,不料还是被敌人发现,当即将骆驼打死,两名战士也一死一伤。

一位解放军战士吴小牛见骆驼容易被发现,想到马的体型比骆驼小,如果用它送水,或许能成功避开敌人的注意。

他的想法得到了认可,他经过仔细挑选,从战马中选出来一匹乌骓马和一匹枣骝马,经过训练,两匹聪明的马很快学会了卧倒和冲锋的口令。

到了进行送水任务当天,吴小牛牵着两匹马暗中绕到北山后面,准备悄悄爬上山峰,可在敌人的严密监控下,一人两马很快暴露。

敌人毫不留情地开了枪,乌骓马被枪声吓得逃走,吴小六和枣骝马则卧倒在地上,避开了敌人的子弹。

敌人看着一人一马倒地,以为被射杀了,便不再过多关注。趁着敌人疏漏之际,吴小牛对枣骝马说:“北山的战士就靠你了,加油!”。

通人性的枣骝马明白吴小牛的意思,他一跃而起,快速朝山峰奔去,敌人一个不注意,竟被它冲破防线。

最终在北峰碉堡内的解放军战士的掩护下,这匹枣骝马成功将水送到了战士们的手里。

接下来,吴小六和枣骝马不断往返北峰运送水源物资,保障着战士们的生存,直到有一天,吴小牛在返回途中被敌人射穿了腿。

正当吴小牛以为即将战死之际,枣红吗忽然卧在吴小牛身边,吴小牛明白它的意思,忍着疼爬上枣骝马的背。枣骝马拖着吴小牛冲破敌人火力线,安全回到营地。

吴小牛伤势严重,已经无法执行送水的任务,当时战争激烈,已经没有战士能抽身陪枣骝马送水。

副营长胡青山决定将希望寄托在这匹智慧的小马身上,他将木桶固定在枣骝马的马鞍上,然后拍着它的脖子耳语,告诉枣骝马,接下来它要独自完成送水的任务,所有战士的性命都只能靠它了。

枣骝马明白了副营长的意思,它趁着敌人不注意绕道山下,混在当地牧民的马群中躲避敌人,到了河边后,它前肢跪地,让水桶进入河水里,等桶中充满水再起身。

就这样,这匹聪明的小马自己下山到河里装水,自己躲避着敌人,将水送给山上的解放军战士。

在枣骝马送来宝贵生命之源的支撑下,解放军战士们在北峰坚守了42天,随后哈密驻扎的解放军大部队赶到,与坚守的战士们一起夹击敌人,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匹枣骝马,被授予了三等功荣誉称号,并且永远享受“不退役处理”的待遇,由伊吾县委、县政府给它“养老送终”。

这匹枣骝马已于1967年离世,但它的英雄事迹,随着伊吾县内为它建造的雕像一起,在历史上永存。

有灵性的战马,无论是在正面冲杀的冷兵器时代,还是在远距离攻击的热兵器时代,它们的价值永在。

除了运送物资,这些战马们在战场上还担任着运送伤员,传送情报的作用,在那些特殊地形中,它们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和平年代的军马

军马并非只有战场才是发挥它们才能的地方,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军马依旧是特殊环境、特殊地形、特殊场景、特殊任务中的特殊力量,在边境防控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马有着轻便、灵活、耐力持久、适应能力强等特性,在山地、丘陵、沙滩、雨裂冲沟等特殊地区,车辆和人员无法到达,军马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边境巡逻时,若是乘车,由于时速过快,很难做到有效精细的观察。但若是依靠步行,毕竟速度体力有限,观察视野也较低,很难做到巡逻范围全面覆盖。

这时候骑马是最好的选择,在马上视野开阔,速度也能刚好把握得不紧不慢。

在实施边防勤务时,还会遇到一些特殊天气,比如沙尘暴、白毛风等。在这样的天气下,执勤士兵被沙尘或飞雪挡住双眼难以辨别道路容易迷失方向,这时候,有着识途能力的军马,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物导航。

在边防部队必要的巡逻中,乘马执勤成了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不耗油不费电,还能自动找到来去的路。乘马执勤,还能有效降低边境管控敏感度。

在远离硝烟的时代下,军马在边防中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战友伙伴,还是特殊环境下的运输工具。

战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未来,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军马的选择与日常

军马并不全是冲锋陷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军事目的,对马匹的速度,耐力,负重,饲养等方面进行筛选。

根据不同马匹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乘用型马、挽用型马、驮用型马和兼用型马。

骑兵用马中,最常见的是乘用型马,对于乘用型马的要求是轻快,体质应干燥、身体健壮结实。神经活动机敏,有悍威。

这类马主要进行短距离的冲锋和突击任务。

挽用型马分为重挽马和农挽马,军事中使用的是重挽马,这种马头较重,四肢短粗,关节强壮结实,肌肉发达。

在军事上,挽用型马主要用于挽曳火炮或后勤运输。

驮用型马主要在军事上用于后勤驮运物资,这种马体格不大,躯干粗实,肢长中等,关节强大,运步敏捷,善走山路。

兼用型马分为挽兼用型马和挽乘兼用型马,挽兼用型马体质干燥,性情灵敏,挽乘兼用型马体质粗重结实,骨量充实,躯体长而宽,较安静。

为了保证军马有足够的战斗力,不仅军马的选择严格,在边防的日常中,也要随时保持训练。

军马每月需要进行2到3粗适应性训练,战士们把军马拉到极寒的条件下进行骑乘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军马的野性和体能。

每天还要安排2到3匹军马负责战备值班,熟悉各种预案,确保在发生情况的时候军马能第一时间出动。

马厩里还要不定时播放各种枪炮声和各类战车的声音,让军马适应战场上各种可能出现的声音。

军马的日常训练还有武装巡逻、反恐处突、抢险救灾等课目,更加注重实战化。

为了有个好的体魄,马儿的伙食也不能马虎,它们的主食为麦草、秸杆,每天中午还要加喂一次玉米精饲料夜间12点还要加一次马盐。

所以,不仅是现在,就算到以后,军马也依然会存在,并且得到良好的照顾,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不是先进的机器能取代的。

0 阅读:84

乐枫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