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龙凤湖︱一个见山见水、咏叹乡愁、意境悠远的小众景点!

灵眼相加 2024-08-07 15:39:11

文&图/林风

出方城向西,过清河、袁店之后,立即进入一个林莽幽深、清新披挂之所在。我对妻子说:咱们已进入柳河境内。

但见车窗外的一切安详而生动,散发着潮湿而又明亮的气息。青鸟落在枝丫上,群羊翻过山冈,微风正将美好的事物一一打开。

按照导航的指引,经过了一段段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我们到达龙凤山之前、三贤山之左。曲径通幽处,迎面看见“龙凤湖风景区”的横标。停车、饮水,借以放松视觉的缰绳,关注那扑面而来的山岭与绿湖。

三贤山巍然不动,宛若得道高士;龙凤山襟怀坦荡,缄默安静。更见那绿水,缠绕青山之下,浮现天光云影;成群结队的燕子在水面盘旋起落,啁啾梦里故乡的精神原乡。

沿着大坝前行,明显感到气温比城区低了不少。大坝之下,高树掩映,散落其间的农家院落,峻轩翘檐,赫然伫立,格外显眼。

我不知道这些人家境遇如何,但能够把自己安置在这样一个田园牧歌般的环境里,安守着五谷与牛羊,见证一年四季的前因后果,令我羡慕不已。

站在南侧,再览龙凤湖全景,又是一番新的景象。龙凤山向阳坡,自上而下铺展开来,像一幅硕大的油画。在它巨大的画布里,涂满了茂密的木瓜树。柳河盛产木瓜,并成为当地人致富的产业。试想,当木瓜结果之时,又当是一幅怎样的气象。

远远望去,山水相接处,有高低错落的房舍,使得整个山水之间,有了新的诗情画意。

折转回头,登上临水的亭子,看燕子起起落落,看湖水安静从容;看云牵云,天空更高远;看风吹风,四野更辽阔。时光静静流逝中,沉思生命中那些温暖与苍凉,仿佛一切美好,触手可及。

也有几只鸭子,在水中游来游去,自由而写意。那散开的水波,慢慢重叠、淡远,仿佛命运的纹理。

在这里,我们暂时忘记喧闹不已的人间码头,向鸟儿学习抒情,向鸭儿学习生活,不再纠结人间悲喜,将浮躁的心安放在这寂静的山水。

沿湖岸前行,方见一个个竹楼竹屋临水而立。这些竹屋竹楼因形就势而建,线状分布,既相互呼应又各自独立,共同构成一个庞大而生动的综合体。

竹楼气势恢宏,有客房,有餐厅,食宿方便,昼夜皆能接待,饭菜随点随做,可丰可简。竹屋形态各异,参差错落,精美别致。竹屋之间,有各种各样的通道及亭子。

这些婉约内敛的通道,可以通向茂林的更深处,可以通向湖边,走向哪里你可以自由选择。亭子非常灵巧干净,注重细节,透漏出一种古典、宁静、祥和之气。通道和亭子,可供人悠游、休憩、娱乐、品茗、发呆。

试想,在柔软的时光中,坐在亭子下,眼观青山绿水,天马情思,悠长逶迤,一盏清茗李白,四壁山水王维,自当是别有滋味。

自竹屋建筑群里出来,沿湖边的廊道继续向里走,山的倒影、树的倒影、人的倒影,在阳光的作用下,交织在一起,既斑驳陆离,又层次分明。正行之间,不经意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面前出现一个个正在建筑的石屋小院,与农家的居住的庭院有机相容在一起。

石屋小院别有创意,完全克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走的应该是垒墙、上梁、架叉手、放檩条、钉椽子、编里子、调脊的程序,屋内分当门和里间。院内主房、配房各得其位,盖有简易门楼。

不远处是村民的住房,住房紧挨田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见我们到来,村民们并没有大惊小怪,气定神闲地在做自己的事情,不见虚假的宣传、夸张的热情。

有两位老太太坐在树下聊天,让人感到一种铅华洗尽的从容与可亲;有人在田地里专心锄草,仿佛告诉我:无论景点开发与否,我们将永远过着淳朴自在的生活。

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既熟悉又亲切,猛然间醒悟:这不就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故乡么!

人生是一个又一个的驿站,你带上些什么,又放下些什么,直至走完漫漫的生命之途。但往往是一生跋涉,最终没能翻过的是乡愁。

如果有一个地方,青山葱茏、流水清澈,仰头可与蓝天白云对话,附身可与小草交换眼神,把日子过成从前慢、简单干净,该有多好!

朱光潜先生美学中有“大美和小美”之说的理论。在方城,如果说七峰山、大乘山山势磅礴、气势恢宏是大美,那龙凤湖小巧玲珑、韵动灵秀,确实就是小美了。

更为可贵的是,龙凤湖在景色打造中紧贴山水乡愁的主题,并没有随波逐流堕落成一个通体散发着铜臭的“大杂烩”,虽尚有种种不足,但已灵性显露、雏形初据,应该称得上情怀饱满、意境悠远了。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虽匆匆一览,龙凤湖是一个使人身心俱得慰藉的地方,是一个让人聊解乡愁的安恬之地。随着它的逐步丰富完善,当成为一些有心之人的休闲好去处。(2024.6.23草就)

*作者︱林风:河南人,泌阳县某单位工作。「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0 阅读:0

灵眼相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