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界爱马仕”全网挨骂!一斤70元!月薪1万,已经啃不起鸭脖

棠棣说社会 2024-10-01 05:54:50

最近,“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冲上热搜。

鸭脖三巨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发布上半年的财报,均出现业绩下滑,尤其是周黑鸭,下降达两位数。

除了成绩集体扑街,“三巨头”又迎来一波关店潮。

从今年1月份至今,三巨头闭店超过3000家,尤其是绝味食品,已经关店2431家。

鸭货行业,冷的让人发抖。

是鸭脖不好吃了?还是打工人吃不起了?

啃鸭脖和肥宅快乐水,曾是打工人“去班味”最放松的方式之一。

可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大家发现薪水越来越少,鸭脖却越卖越贵,随便买点就要上百元。

不少人感慨,月薪过万,啃不起鸭脖。

目前,三巨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鸭脖一斤的价格在60~75元间不等。

现在鸭脖也有“刺客”了!

难怪网友吐槽:“上不了台面的边角料比牛肉还贵,我吃点更好的不香吗?”

鸭脖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大呼“吃不起”,鸭货企业们却哭诉“赔不起”。

到底谁在说谎?

我们看一组数据,鸭货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相关财报显示,卤味品牌们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70%~80%。

鸭货原材料的上涨,是卤味持续涨价的最关键因素。

2018—2019年白羽肉鸭市场扩张,导致2020年产能过剩,外加疫情影响,养殖企业大量倒闭。

2022年,当产能降至2020年的一半,市场进入“超强鸭周期”,鸭子自然水涨船高。

2023年上半年,受春节后北方原材料市场人员紧缺影响,鸭源异常紧张,价格大幅上涨远超往年。

上游原材料涨价,直接反映到采购端。

2022年时,鸭脖价格从年初的24元/斤涨至年底30.6元/斤。

2023年年初,价格又疯涨至3月底的高位 54.5/斤,季度内涨幅达76%。

为了缓解自身的成本压力,卤味企业除了涨价,别无他法。

原料涨价时,鸭脖跟着涨价了,可原料降价后,也没见哪个企业降价。

从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可以看出,之所以三巨头出现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就是因为原料价格回落,而鸭脖却没因此降价。

虽然表面上看巨头们是赚了,但是利润率并没有带动线下门店的存活率。

卤味巨头均大规模关店,关店数量少则三五百家,多则上千家。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定价高造成顾客流失,而顾客流失又导致门店生意差,被迫关店,关店又让加盟商和股民失去对品牌的信心,从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价值。

反馈到资本市场上,三巨头的股价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跌幅都超过了80%。

从曾经的百亿规模,到如今集体沦落为几十亿市值的“小票”。

鸭脖作为消遣零嘴而非刚需食品,高价格已经劝退了不少人。

加上卤味赛道市场大,门槛低,产品品类和口味日趋同质化,也让消费者感到越来越腻。

更不用说行业内还有一众新兴品牌不断崛起,如王小卤等品牌,再算上地方品牌,以及开在社区门口和菜市场的夫妻店。

这些或靠着品类和渠道创新,或靠着更符合当地饮食喜好和更高的性价比,正瓜分着三巨头的市场。

而从整个大零食行业来看,卤味巨头们更是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竞争对手仿佛从四面八方包抄而来的。

不管是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还是零食很忙等折扣店,都在自降身价内卷,实行“高端性价比”战略,用低价和大幅度降价吸引顾客入店。

换言之,在解馋的零食上,消费者有太多平替的选择。

另外,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鸭脖巨头们喜欢加称,这一点让所有人深恶痛绝。

消费者想要买20元的鸭脖,店员随手一抖,付款时却显示35元。

不少消费者表示“多一点点可以接受,但直接翻倍有种被宰的感觉。”

就算有人碍于面子当下不计较,可是从此不会再踏入门店第二次。

而零食类产品大多是自选,且独立包装,明码标价,不存在此类问题。

除了加称问题,因为制作方式和冷链配送的效率难题,卤味比零食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而巨头们在扩张初期,为了“跑马圈地”,门店都以加盟为主,总部鞭长莫及,导致食品问题越发严重。

在投诉平台上,龙头老大绝味鸭脖的投诉量居然有1000多条,而周黑鸭和煌上煌也不遑多让。

问题原因大多集中在产品变质,吃出异物,吃完后身体出现问题等。

一个个残酷现实如利剑般悬在了卤味巨头们的面前,未来不容乐观。

面对自身问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鸭脖巨头们频频出新招,以图破局。

绝味鸭脖为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开始了一系列营销策略。

2023年,绝味模仿新茶饮赛道屡试不爽的联名策略,官宣联名《甄嬛传》推出“绝味红宝石虾球”套餐和剧集角色卡牌等。

今年7月,绝味又签约了自成立以来的首位代言人范丞丞,并推出了范丞丞限定套餐,目的就是用流量艺人引流。

对绝味来说,一边提高请明星代言和营销的费用,另一边又砍掉对门店的补贴和投入力度,无疑是打算收缩战线,甩掉重资产,用更轻的姿态面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周黑鸭推出9.9元低价促销策略,主动让利消费者,希望可以打开他们的钱包。

但在这些9.9元的产品中,除香干、莲藕等素菜,其他无一例外都是鸡类产品。

这情形被网友调侃,难道卖鸭太辛苦,准备改行卖鸡?

但从销量和营收看,“非鸭类”产品的确为品牌们做出了贡献。

据周黑鸭财报,其他产品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13%上升到了如今的超20%,营收增速也比鸭类产品高出3%。

开发“非鸭类”新品,也是卤味三巨头的共同招数。

你会在绝味吃到红宝石虾球、鱼蛋和木瓜丝,也能在煌上煌买到香辣杏鲍菇和香辣鱼皮等新品凉拌菜。

卤味巨头们之所以补充多元化产品,是顺应消费群体对低价、多口味的偏好。

至于另一巨头煌上煌,为了找到新增长点,早在2015年就收购了真真老老粽子品牌,进军米制品市场。

除此之外,煌上煌还培育了烤猪蹄品牌“独椒戏”,之后又宣布入局预制菜,以构建卤味+的战略。

但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巨头们并没有因积极求变起到显著的效果。

至于未来能否扭转局面,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中国卤制品市场规模由2477.2亿元增长至3635.7亿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5342.1亿元。

这个市场足够大,发展空间广,所以让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虎视眈眈。

更何况,整个卤味市场的行业集中度低,卤味三巨头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0%,也就是说,还可以容纳更大的巨头。

不过,现在卤味市场也很热闹,去年光注册了卤味企业的就有 1.5 万家,势必会加剧竞争。

从目前来看,卤味三巨头面临的挑战不小,因此纷纷将目光瞄准待开发地带,希望产品能适用于更多的消费场景,提高市场份额。

但工资不涨的打工人就一个愿望:希望三家卷卷价格,卖便宜点。

你还舍得买鸭货吃吗?你有没有被“宰”的经历?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金角财经:《关店近3000家!“鸭货三巨头”月薪两万也吃不起,被抛弃了?》

2、数据多棱镜:《一斤高达62元,鸭脖怎么就变刺客了?》

3、氢消费:《月薪20000吃不起的绝味鸭脖,半年闭店1000家》

4、网易新闻:《到底什么时候鸭脖也成了奢侈品了?》

作者:饮冰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3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