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冬眠期间不吃东西是怎么活下来的

虎视探秘说 2024-03-20 01:51:54

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动物为什么会进入冬眠

动物们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进行冬眠的主要因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温度的降低,另一种则是由于食物的缺乏。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但是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在进行冬眠之后,其抗菌抗病的能力反而比平时增加许多,等到冬眠结束苏醒以后,动物体内的一切器官会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

冬眠对于动物来说,既是一个适应外环境而延续生命的调节过程,也是一个适应内环境而防治疾病的调节过程。所以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生存的一种重要功能。

动物冬眠期间不吃东西怎么活下来

动物在冬眠的时候是一动不动的,也不会进食,例如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睡鼠,动物的冬眠期这么久,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原来在秋季的几个月里,冬眠的动物会在自己的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营养物质,使得它们能够保持生命体征的正常运转,并且能够满足整个冬眠过程中身体需要的基础代谢。

此外,许多动物在进入冬眠之后,会进行断食辟谷调整机体,减少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得动物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消耗,例如在窝里一动也不动,减少活动,呼吸次数也减少,体温也下降,由此身体运转所需要的营养物资也减少了,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便得以支撑到动物们冬眠结束。

对动物冬眠的现象,科学家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他们发现,动物皮层下有白色脂肪层,可以防止体内热量散发。在冬眠动物的肩胛骨和胸骨周围还分布有褐色脂肪,好像电热毯一样,产生的热量比白脂肪快20倍,而且环境温度越低,热量产生越快。当气温下降时,冬眠动物的感觉细胞向大脑发出信息,刺激褐脂肪里的交感神经,使动物的体温刚好保持在免于冻死的水平。

人们虽然已经了解了动物的生理变化,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动物冬眠呢?黑熊在进入冬眠约一个月之前,每24小时就有20小时在吃东西,每天摄取的热量从7000卡增加到2万卡,体重增加也超过45千克。看来,这些都是受动物准备冬眠的一种或几种激素所控制的,也就是说。冬眠动物的体内有一种能诱发自然冬眠的物质。

为证实以上推测,科学家曾对黄鼠进行实验。他们把冬眠黄鼠的血液注射到活动的黄鼠的静脉中去,然后把活动的黄鼠放进7℃的冷房间。几天之后,它们就进入了冬眠。接着又用相同的方法使许多山鼠也冬眠了。这些试验表明了诱发自然冬眠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人们又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并分别注射到两组黄鼠体内。不久,它们也都冬眠了。再用血清过滤后得到的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分别给黄鼠注射,发现只有过滤物质才引起冬眠。人们从中得到启示:诱发冬眠的物质是血清中极小的物质。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不论是冬天或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科学家又进行了另一些实验,将冬眠期和活动期的黄鼠的血清,过滤成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注入黄鼠体内。结果发现,它们冬眠开始的时间却推迟了。因此人们又得到启示:动物血清中可能含有一种抗诱发物,起了抵消诱发物的作用。

因此,人们得出初步结论:形成冬眠不光是决定于诱发物,还决定于诱发物和抗诱发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动物是全年在制造诱发物的,而抗诱发物只是在春季一段时间才产生。秋冬季节,诱发物多了,就促进了动物冬眠;到了春季,抗诱发物多了,抑制了诱发物,动物就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动物冬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被揭示。如控制动物冬眠的激素到底是什么物质?动物内脏器官在冬眠时是怎样改变功能的……只有揭开这些奥秘,人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动物的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为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甚至为航天技术提供有益的启示。

来源:虎视探秘 hushitm.com/kjzs/20211011/201326.html

0 阅读:2

虎视探秘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