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木鼓舞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镇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该舞蹈粗犷、奔放、豪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积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反排木鼓舞是传统祭祀性舞蹈,源于祭鼓节(祭祖、鼓藏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过去木鼓舞只能在十二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跃、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
反排木鼓舞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反排苗寨地处台江县县城东南面,反排在苗语中意为“高山上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源于苗族祭鼓节。祭鼓节(祭祖、鼓藏节)是由原始图腾信仰和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发展来。每逢丑年,祭鼓节(祭祖、鼓藏节)到来,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和盛大的节庆活动相配合。反派苗寨认为祖先由枫木而生,用枫木制作成鼓,敲击它,就会唤醒祖先的灵魂。反排的木鼓分为两种,分别代表苗族男性始祖“姜央”和女性始祖“妹榜妹留”(即“蝴蝶妈妈”)。
反排木鼓舞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