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伙在古庙独守10年,香火钱最少时一个月仅40元,他为何出家

你好爆爆呀 2024-03-03 14:28:42

文字/编辑:爆爆

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是多少人忙忙碌碌半辈子最终选择的人生。

而安徽80后小伙却截然相反的选择了一条“不寻常路”,他不结婚不生子,一人独守空庙。

一个月40元工资,一拿就是10年之久,青灯古佛,檀香常驻这就是他的一生。

父亲指责他六亲不认,世人都说他碌碌无为,皈依佛门只是假象,他只是无法承认自己的普通,逃避现实。

那么这个看似“淡泊名利”的守庙人,真的如世人所说只是为了逃避吗?

一条“不寻常路”

从2010年踏入这佛门净地后,王先凯的心就已经扎在了这里,周而复始的念经打坐成为了他的人生。

整整十年他都未曾回过家,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曾想返回照看,有人说他六亲不认,有人说他又一颗虔诚的心,却没有一颗孝心。

父亲不止一次的大老远跑到王先凯所独守的药公庙,刚开始他只是苦口婆心的劝儿子回家。

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先凯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不结婚也不生子,为了这事两人争辩了很多回,每一次都是不了了之。

“天天守着这庙,能给你收来财富吗?能替你尽孝为父母养老吗?”

这一句话王先凯从几年前就开始听了,在这佛门净地父亲偶尔的怨念声,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要放在早几年,王先凯或许会面红耳赤的转身离开,但早已经看开的他,面对父亲的指责他沉默不语,始终不愿回去。

而所有人都知道,王先凯不愿回家的真正原因,只是他们不理解他选择守庙的决定。

造就他选择这条“不寻常路”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的抛弃,和一个人的死亡....

1985年出生的王先凯,前半生十分的戏剧性,他像是一个被命运来回抛弃的“物品”。

或许生来就特殊,在年少时期人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幻想,只有王先凯觉得这些不过都是一场梦,光想就能成吗?

所以在大家都站在讲台上说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时,王先凯目视前方想了很久,一个字都没蹦出来。

同学觉得他怪,老师觉得他内向,长辈觉得他没有一点男孩子气概的模样,只有母亲理解他的想法。

但在少年时期,这个唯一理解自己的人,也在一场疾病中,永远的离开了他。

至此王先凯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浪子”,他奢望父亲偶尔能张开双臂,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

但父亲没有这么做,而是伸出了双手,将他狠狠地推开。

那时人人都传,王先凯是一个怪胎,生来就怪,母亲的离开就是他克走的。

突然失去了妻子的父亲,每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看向王先凯的眼神就越发冷漠,即便一句话没有说,王先凯就已经被这种眼神伤的遍体鳞伤。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了母亲好像连父亲都一同失去了,直到他小叔的出现,才让他找回了一点活下去的意义。

12岁的时候,王先凯就真正意义上的失去了父亲,他被无情的抛弃,过继给了小叔。

小叔无儿无女,大半辈子都是孑然一身,听到大哥没能力抚养儿子时,他大老远的跑来,只希望孩子不要送给别人。

至此之后,王先凯的人生好像多了一抹光彩,小叔待他很好。

在那个不懂得表达的年代,即便不说话,王先凯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那一份隐藏的关心与爱意,这一刻他似乎回到了当初被母亲拥揽在怀的那种温暖。

可这一份亲情,在持续了不到五年,上天就残忍的剥夺了,同样是疾病带走了小叔的生命。

王先凯崩溃了,他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美好为什么都如此的短暂,是不是人一旦有欲有求,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面临被剥夺的现实。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事吧,他不止一次的怀疑自己,难道真的如大家所说那般,自己是一个“克星”吗?

他不懂,也无法理解,那一年他待在家里,看着家中每一个角落,一幕幕画面涌现脑海,或许他从未接受小叔的历史。

但现实终究还是将他拉了回来,沉沦下去那就被命运推着走,要么饿死,要么思念成疾病死。

王先凯踏出了这个家,像用另一方式试图让自己忘掉这一切,可进入社会的他,该有的全都没,工作找不着,钱挣不着。

望着灯火阑珊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亮着一盏灯,却没有一盏为他而开,的确这一切王先凯想逃离了。

归属: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王先凯决定要再寺庙渡过半生时,是一次意外的相遇。

在漫无目的村头踱步时,一种香味冲入了他的鼻腔,用力的吸一口,心似乎不那么的浮躁了,整整两年来,这是心安的感觉。

顺着香味走去,是一家人正在自家烧香拜佛,这个味道很熟悉,但却很久很久都没再闻到过,好像是在少年时期,母亲带他去过一次庙里。

也是这一刻开始,王先凯决定要去一趟寺庙,人来人往的寺庙,却显得这么的安静,站在佛像面前,他似乎听到了念珠划过指缝的细微声响。

他盯着佛像的眼睛,不知道站了多久,回过神来夜幕已降临,闭上双眼他的脑海中划过一个想法---出家为僧!

那一年他25岁,或许是这就是他本该走的路,在获得认可后,他很快就在一家寺庙号称为“居士”。

这里的香客很多,每个人来到这里都带着不同的祈愿,王先凯听了很多人的故事,渐渐地他也开始明白,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意义。

一晃三年过去,打坐念禅早已经刻在了心中,而他与岳西县药公庙的缘分也此时拉开了帷幕。

当时药公庙的最后一个僧人下山,面对空无一人的寺庙,所有人都不愿离开如今的大寺庙。

毕竟药公庙地区偏远,到那里的香客屈指可数,巨大的孤独感很少人能承受的住。

作为最后入庙的王先凯就成为了被安排的对象,没有固定的月工资,香客投入的香火钱可以由他一人随意支配。

人人都知道那里偏,一个月能拿到的香火钱估计还不够吃食,更何况要安置大量的香火。

王先凯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安排,只是另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这个人人都不愿涉足之地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这座药公庙建设于嘉庆年间,距今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尽管昔日的辉煌不再,但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每一次都让王先凯震撼不已,千千万万古人的信仰大概都隐藏在这里吧。

百年的变迁都没有击垮它,大概是在这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王先凯已经不知不觉中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归宿。

只是连王先凯自己都想到,这座庙他一守就是10年,不同以往的寺庙一样,来这里的香客虔诚的多,苦难的多。

来这里的人多数都是因为家中有亲人患上疾病,走投无路到此祈福,虽然这里来的人不多,但对于王先凯来说,也就是意味着这类的苦难人就少了。

苦难人有没有少或许大家都无法得,但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每日的凌晨四点半鸡还没开始打鸣,王先凯就已经摸着一丝光亮在药公庙中诵经。

待朝阳东升,佛像身上的一丝尘埃也被他擦净,上香供水打坐后,才开始为自己准备一份在简朴不过的早餐。

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反而还深受其中,有时候一天可能等不来一个香客,但常年与佛像相伴的他,早已经忘了孤独是什么感觉。

王先凯说,因为这里人迹罕至,每个月的香火钱都不太固定,最高时一个月可以达到一千,最低时一个月只有40元。

或许这点钱都不足以寺庙一月的香钱,为了能继续守下去,王先凯在寺庙的后山开荒了土地,平日里闲来无事时,就在田地里挥洒汗水。

一年下去,四季的蔬果米饭有着落了,看着佛门里飘起的一丝丝炊烟,与人间的烟火气相融合,恍惚间没有了现实的世态炎凉只剩下世间的一片安详。

这大概就是王先凯想要的一生,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他,他都会守在这里,在这里的一天,他在世间起码还有归途。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活法,人生并不是单选题,随心去走,总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信息来源于:凤凰新闻网:《33岁居士独守山庙 靠香火钱度日》2018.08.12

7 阅读:5595
评论列表
  • 2024-03-04 08:16

    [笑着哭]真够讽刺的,有证真和尚都熬不住跑了,无证的假和尚却能守着青灯古佛十年!

  • 2024-03-03 22:17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就是奇葩[呲牙笑]但是自己开心就好[呲牙笑]

  • 2024-03-04 18:29

    不懂的人乱评论,没有这庙,可能早就自杀了

  • 2024-03-04 10:18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心动无波 福报自来

  • 2024-03-04 07:29

    挂壁佬

  • 2024-03-04 12:39

    朱棣当年控制僧侣数量是有道理的

  • 2024-03-04 18:12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居士之前的人生有希望,当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亲人去世后,生活关去意。成为居士后才有了生活的方向!生而为人苦中寻乐!也是一种活法

  • 2024-03-04 21:16

    看淡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你好爆爆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