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耻辱”是谁造成的?调查结果一目了然

秦叔观管管 2024-08-01 00:14:24

寸土寸金的香港拥有大量摩天大厦,据统计,超过550栋建筑的高度至少150米。

鳞次栉比的高楼,层层叠叠坐落在这座城,每一处灯火都是一个温馨的家庭,但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住进安乐窝,只能在出租房甚至劏房度过一生。

灰色地带的“劏房”成了香港的“耻辱”

虽说,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金融城市,人均收入更是位居全球前列,但大部分香港人的居住环境狭小,你很难想象,在光鲜亮丽、繁花似锦的大都市中,居然有一群人居住在比“洞穴”还差的环境中。据统计,有20多万人住在劏房,这些人被称为“香港的耻辱”。

“劏房”,字面意思理解:所谓的“劏”字,就是隔开的意思,类似于十几年前内地就有的“房中房”,在内地房中房是违法的,居住条件恶劣,有很大的防火风险,同时威胁到人的生存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住在劏房?

这是当下社会值得反思的问题。

由于香港刚性需求旺盛,导致很多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房间分隔成两个以上的独立空间,出租给房客,这样的房子也被称作劏房,类似于内地的群租房,两人或多人出租的房间。

还记得,好多年前热播的一个电视剧《蜗居》吗?这部电视剧正是反映了老百姓一家几口居住在狭小环境的现实问题,但比起中国版的蜗居,香港劏房才是真正的蜗居。

由于空间狭窄,一家三口只能居住在大约10平米的劏房内,为了满足生活必需,在原本不大的房间内,又切割出了卫生间和卧室的区域,完全没有隐私空间,长期居住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

一尺大约等于0.093平方米,如果一万一尺,换算过来都是很可怕的。高昂的房价,让生活在底层的人永远无法翻身,只能“苟且”生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住在劏房中的人,属于社会“底层”?

社会对劏房户的想象多是失业、退休、领政府援助金或单亲的家庭,据统计发现,劏房人口中,38.6%介乎25至44岁,比例占最多;其次是45至64岁,占23.9%;15岁以下或15至24岁住户各占不足两成,65岁或以上则只占6.4%。另15岁以上劏房人口中,有69.8%有经济活动(即有工作或做生意等)。

从上述调查来看,居住在劏房的人也并非社会底层人士,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普通人。

近年来,香港十分关注对于老百姓的居住问题,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比如说,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保障需求的不同,香港采取层次性鲜明的保障标准。并且,随着社会居住需求的发展,保障标准也不断提升,公共住房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香港采取了灵活的补贴标准。房屋委员会建立一套切实公共住房解决居住问题可行,并符合公屋居民负担能力的“可加可减”的租金调整机制,可因应居民及整体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需要,适时地调整公屋租金。

但即便给出了一些对策,却还是未让香港本土人感受到实质性的优惠。相关亚太研究所在五月底进行电话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八的受访人群认为香港贫富悬殊问题依然严重,相关百分比较去年上升了9.1个百分点。40.4%受访者认为,与五年前相比较更严重,较去年调查上升了8.0个百分点。

“香港的耻辱”是穷人造成的吗?

香港社会一直在进步,却依旧没有拉近贫富悬殊的距离。穷人一辈子买不起一栋房子,富人的房产多如牛毛。

有专业人士称,要从根本上解决居住问题,不能靠小打小闹,和风细雨,而是要通过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

引用文章:

北京规划建设:《香港公共住房解决居住问题》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0 阅读:0

秦叔观管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