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春大概率不会出现了

明说这地产 2024-03-03 13:13:39

春节假期结束,投资人开始热衷复盘假期楼市行情。50个城市在农历春节8天长期中的二手房交易,较去年农历新年长假增加70%,但克而瑞数据显示,内地44个城市2月2日至15日新房成交按农历基础比较同比下跌40%。部分研究者认为,二手房成交量改善,会带动市场企稳。

近期法拍房热度上升,成交量上涨,折价率和成交率改善。部分投资者认为,楼市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已经接近触底反弹。甚至有人认为,法拍房热度的调整代表了市场的强劲需求。

另外,2月LPR五年期下调25bp,推动各地房贷成本继续下行。而一线城市的落户与调控政策进一步放松也呼之欲出,市场对于政策的效果也充满期待。

本周市场对三大工程的期待也得到了回应。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坚决扛起城镇建设专班责任,加快实施375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1000部。而重庆收购7个项目,合计4207套房源,投入市场后将有效满足广大新市民青年人多层次住房租赁需求。

二手房企稳、法拍房热度、救市政策频出、三大工程重现棚改景气,部分投资人脑中出现这四大观点,认为2024的楼市小阳春马上就到了。然而,市场真的这么令人乐观吗?

我们本期为您详细解读当前市场数据和政策的脉络,找到市场改善的难点和痛点,为您预判接下来的地产走势,戳破市场认知中的四大幻象。

问答实录①丨幻象一:二手房企稳,传导至新房

- 二手房是“以价换量”,无法传导至新房

主持人:

春节期间并没有返乡置业的行情,各地新房销售平均下降幅度超过10%,部分城市春节楼市成交下降幅度接近50%,但是春节期间二手房成交普遍好转,农历同比涨幅超过50%。这里固然有过往春节成交基数较低的问题,但是很多投资人都认为,二手房成交规模上升,代表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认为这是2024年小阳春的开端。您为什么反对这种观点,觉得这是个幻象?

1丨春节期间二手房成交数据无意义

您说得对,二手房春节期间的成交增长,其实对应去年很低的基数,很多城市春节期间日成交量都没有1套。所以这个数据意义不大。具体详见下表

表:重点6城市春节期间二手房成交

数据来源:各地住建局,诸葛找房,嵩山论市

2丨二手房去年的行情属于以价换量,但新房端以价换量不成立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3年全国二手房成交5.7亿平米,金额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但是2023年的二手房价格出现明显下降,很多楼盘跌幅超过20%,而波动很平稳的统计局70大中城2023年二手房价格,仅有成都没有下跌。

我们使用北京、深圳、广州的二手房量价数据,就可以明显发现,三大城市2023年的二手房成交量相比于2022年明显改善,但是仍然没有回到2021年的水平。量回升的背后,是成交价的明显下降,二手房以价换量逻辑成立。

图:北京、深圳、广州近三年二手房成交量价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但是,在新房端,不存在同样的“以价换量”逻辑,下行的房价趋势,影响购房者的“房价增长以及财富保值”预期,新房端是明显量价齐跌的,所以二手房即使交易量上升,也无法带来新房的企稳,更何况二手房的房价仍然在放量下跌过程中。2024年1月,70大中城市统计局的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的仅有2个城市,而68个城市仍然在环比下跌。详见下图。

图:二手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下跌、持平城市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嵩山论市

3丨二手房价波动超过新房,仍然是主动去库

综上所述,整体上二手房市场是“以价换量”,仍然是卖出主导下的主动去库存。而且近期二手房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房价的波动超过了新房,而且对新房产生了负面的传导。具体详见下图。

图:二手房波动超过新房,向新房负面传导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所以我们认为,二手房企稳回升,只是市场认知的幻象。实际上二手房的景气度并没有明显好转,也没有短期内触底反弹的迹象。基于二手房市场的情况,我们判断2024年出现楼市小阳春的概率并不高。

②丨幻象二:法拍房增长体现需求回升

- 法拍房增长,既不是断供潮,也不是需求回升

主持人:

今年1月,法拍房成交数量上涨18%,房源数量同比增长48%。法拍房热度升温,让部分投资人看到了楼市触底反弹的信号。在他们眼中,法拍房的低价吸引了购买者,说明这个市场的需求仍然强劲。而其他投资人,则认为法拍房说明中国要迎来断供潮,说明市场毫无希望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1丨法拍房源上升,背后不是断供潮

首先我们来看认为法拍房代表断供潮的观点。其实房贷违约或者经营破产导致法拍,在整个法拍房中占比较小,并没有整体发生市场夸大的“弃房断供”。

相比于美国次贷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提前赎回抵押物,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

除非房价暴跌幅度超过首付比例,否则居民不会违约按揭,损失掉自己的首付。此外,住房按揭形成的信贷资产,没有被层层嵌套金融衍生品,在金融体系中来回翻滚,规模和风险被放大几十倍。法拍房具体来源占比的情况,详见下图。

图:法拍房来源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2丨法拍房成交量上升,并不是需求强劲的表现

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法拍房成交上市代表了需求强劲,在我看来有很大问题。首先,法拍房的成交量,相比于整个楼市来讲,仍然是较小的,而整体法拍的房源,成交率不到20%,大量的房源实际上存在很大瑕疵。

而很多投资人看到近期法拍房的折价率在80%左右,认为这背后代表了强劲的需求。但是整体上中国法拍房成交折价率,始终在70-80%震荡,而且全国各地有很大分化。

图:近两年全国法拍房成交趋势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图:2024年1月全国各省法拍成交分化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通过法拍房成交提升,去推测楼市小阳春,预判销售改善,是不成立的。

③丨幻想三:救市政策频出,市场改善在即

- 政策尚未改善购房意愿,所以效果不强

主持人:

2024年初至今,地产利好政策频出。2月7日深圳放松调控,对落户居民不再限定社保年限,对非深圳户籍居民购房社保年限缩短为3年。而2月的LPR五年期以上下调25bp,也直接推动住房信贷成本下降。市场观点认为,利好政策频出,会起到救市托底作用,最终形成2024年楼市小阳春。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1丨降低贷款利息未必能直接改善销售

下调5年以上LPR定价25个bp,的确是利好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购房者压力。但是,降低利率的政策并不能单独发挥效果,历史上住房按揭利率下降,同步伴随销售增速下行的例子有很多。具体详见下图。

图:房贷利率与商品房销售增速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2022年以来,房贷利率明显松动,从2022年初的5.63%,一路下降至去年年底的3.97%,中间伴随了多次LPR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整体下降幅度超过150bp。

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持续下跌,已经连续8个季度增速为负。中间2023年上半年出现增速修正,但是很快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增速恶化。

所以,单纯的降低利息政策,并不是万能药方,需要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改善楼市的景气度。在这一点上,不能因为有放松政策,就推断2024年小阳春会出现。

2丨政策分化:2023年放松政策更多利好二手房成交

其实,2023年有两轮大的调控放松,放松了一线城市的认房不认贷,并且逐渐放开了一线城市非核心区域的限购,广州接近放开,上海放开外环外。同时,各地的购房首付比例也有所下调。

但是在调控放松频出的时候,销售却没有明显改善。

首付比例下降、贷款利率下降本身是偏重于长期影响的,而且同时适用于新房和二手房,但是受限于居民加杠杆意愿不强,以及整体经济环境对收入预期的负面影响。

所以北京上海和深圳类似,放松中最有效的政策,是调控普通住宅标准,可以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更有利于二手房景气度修复。但我们也要明白,普宅标准的放松,政策效果是短期的。具体总结详见下图。

图:调控政策效果短期化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3丨政策无法提振购房意愿

其实,过往政策,基本上都围绕着购房门槛入手,放松限购。然后逐渐有一些政策开始提升居民购房能力,比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但是针对购房门槛、购房能力的政策,效果不佳,还是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居民主动购房的意愿不足。

深究起来,到底居民为什么不愿意买房呢?近期中指研究院有一份市场调查,列明了阻碍买房的七大原因。具体详见下图。

图:居民不愿意买房的原因调查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整个住房市场,仍然很难从过往十余年的“房价一直上涨”幻象中脱离,大部分购房者都是希望房价持续上涨。但是现在,新房、二手房价仍然出于下行期,5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房价还会进一步下跌,所以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都会推迟买房行为。而持续下跌的房价,也让居民财富受到损失,形成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被动收缩。

而很多购房者期待政策进一步放松,就开始了观望。其实当前政策已经达到了过往周期的放松水平,进一步放松也不会一蹴而就。

对于项目烂尾的担心,仍然是购房者对于新房市场担忧的原因。这也是新房端无法“以价换量”的重要原因。部分研究者认为,当前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监管严格,现在买房子就不会烂尾了。但是,即使在严格的资金监管下,楼盘销售去化不达预期,而已无法实现销售回款对施工成本的覆盖。所以保交付依然是任重道远。

购房意愿受收入预期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收入预期下降时,本身居民的购房意愿就很弱,我们采用央行的储户调查报告数据做说明,详见下图。

图:央行调查数据-收入预期影响买房意愿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综上所述,调控政策效果分化,更多政策效果短期化,而且利好二手房远高于新房。而在收入预期和房价预期没有改善的背景下,调控政策无法改善购房意愿,单纯的利率下调也无法对楼市形成有效提振。这样看来,利好政策无法支撑2024年的楼市小阳春。

④丨幻象四:三大工程重现“棚改货币化景气”

- 三大工程是长期任务,偏重于供给端,难以短期内提振需求

主持人:

自从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开始,地产行业迎来了“三大工程”,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和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为行业带来了希望。本周三重庆市举行住房租赁基金首批收购项目签约仪式。重庆嘉寓房屋租赁公司、重庆建渝住房租赁基金共收购7个项目,合计4207套房源,投入市场后将有效满足广大新市民青年人多层次住房租赁需求。而本周深圳住建局表示,加快实施375个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全年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1000部。您觉得三大工程的推进,会为楼市带来小阳春吗?

1丨收购存量房做租赁,并不是市场化的商品房销售

存量房做租赁,并非收购偏远地区房源,而是考虑到受益群体工作的需求,尽量面向地铁、面向商圈。另外,过往集中供地中,竞自持竞配建产生的配建安置房、保障房,是重要的存量房来源。这就无法直接消化待售的新房。具体详见下图。

图:重点城市保障房配建情况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而目前中央已经从上至下构建了一套租赁住房支持金融体系,推出利率3%左右的租赁住房贷款。具体详见下图。

图:租赁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但是有个核心的问题,青岛、北京、上海,市场化住宅租赁的租售比,基本上都在1.5%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按照市场化模式收购新房,租赁购房贷款的成本是无法被项目收益覆盖的。

图:北京、上海、青岛的租售比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所以,收购房屋做租赁,整体项目收益可以平衡的关键就在于——低价。比如1月份青岛收购租赁房项目,实际收购价格是周边新房的50-70%,而且房源也多数来自于国资主体。

这样看来,凭借收购房屋做租赁房,是很难提振地产新房销售的。

2丨城中村改造:难以大规模货币化安置

本身城中村改造单个项目难以实现盈利的,可以由地方政府统一做片区规划,统筹资金,解决资金问题。但是地方财政空间有限,就十分需要中央加杠杆。外部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国开行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可以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而保障性住房本身也是微利,缺乏土地本身的溢价和融资,所以保障性住房注定一开始推动,就是跟城中村改造绑定,共同使用财政资金、国开行资金或专项债资金等公益属性较强的资金,来完成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完成标杆项目融资与建设。

我们可以参考过往年度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数据,发现大部分压力都由地方财政承担。在地方化债和财务成本较高的背景下,就需要中央财政发力,加杠杆,带动三大工程,为地产行业造血。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推进的城中村拆迁安置,还是实物安置或者房票安置,很难复刻2014-2018年的棚改货币化安置,当时全国货币化安置比例可以达到60%,远高于现在。

图:三大工程等供给端增量政策资金来源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0 阅读:1

明说这地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