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稻田黄,果飘香,10月的黔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之喜。记者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城出发,沿山路驱车1个小时来到了王寨镇新民社区张家寨。在曾经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凤冈,张家寨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只大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正是在这个藏在黔北大娄山麓的寨子,记者感受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乡村振兴图景。
高标准农田建设忙
“哒哒哒”“哒哒哒”,还没进寨子,记者便听到了机器轰鸣声。循声望去,6台挖掘机正在田里作业,原来的田埂、水沟已有几截被推平,田里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茬还没有完全干枯。新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冉郁松正带着几个村民整理新挖出来的排水沟,他会不时提醒:“再加把劲,搞快点。”
“大家干劲很大,肯定能在明年下秧前搞完。”冉郁松告诉记者,有机水稻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但因田块破碎,种收全靠人工,排水灌溉设施也较落后,抗灾能力较弱,水稻产量不稳定。
在上级部门指导和支持下,新民社区秋收后即启动了33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张家寨有160亩。村民王玉宽收完自家30亩烤烟后,就自发到田里帮忙。种了20年烤烟的他深知种植标准化的重要性:“没有技术,种地不把稳”。
“把产业做强,是增收的前提,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冉郁松介绍,脱贫攻坚期间,除了有机水稻,社区还发展了800亩烤烟、1300多亩蜂糖李和300多亩红心柚。当前社区正在着力推动已有产业提质增效。
张家寨组议事小院。
招回“乡贤” 组建“乡村掌墨师”
在张家寨村民活动广场的文化墙上,贴着一张“乡贤榜”,榜单里的16个人都是张家寨走出去的能人,有在外开公司做生意的,有在县民政局、法院上班的,也有致富能手,还有刚走出校门创业的大学生。
“乡贤榜,也是荣誉榜,更是招贤榜。”冉郁松介绍,这些人头脑活、资源多,虽常年在外,但为家乡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为修路盖房捐钱捐物,为发展出谋划策,也有为产业找销路的,“张榜既为了对他们表示感谢,也为了激励更多人为家乡建设出力”。
“我希望以后也能上这个榜。”今年23岁、正在西北大学读研的王青山说,虽然不一定能回乡工作,但要是能为家乡做点事,得到村里乡亲的认可和肯定,对自己是个价值实现,全家脸上也都有光。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把外面的人才引进来的同时,凤冈县探索实施“乡村掌墨师”人才振兴工程,组建了一支在农村各行业各领域掌握一定技艺技术,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高威望的“乡村掌墨师”队伍,以把散落在民间的乡土人才找出来、聚起来、用起来。
张家寨蜂糖李的发展就离不开“乡村掌墨师”罗先望。今年50岁的罗先望利用自己积累的蜂糖李种植经验、技术和市场资源,带动邻里乡亲共同种植蜂糖李,帮助24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家家都挂家训牌 办起农耕博物馆
“尽忠报国,尽孝敬祖。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在王玉宽家堂屋显眼处挂着的这块1米长的木牌让人印象深刻,所用木材普通,也没上色,16个字为毛笔手书。“忠和孝,是王家祖上最看重的品德,也是我们这一代对后代最起码的要求。”王玉宽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和全家人商量总结出的家训,由儿子王青山书写制作。
记者发现,像这样的家训牌张家寨每家每户都有,有些挂在厅堂上,有些摆在进门显眼处。每家内容都不一样,有写“与人为善,与邻为友”的,有写“为人讲诚信,做事讲原则”的,也有倡导“谦逊有礼,知足常乐”的。
冉郁松说,张家寨73户分王李张安四个大姓,有汉族也有土家族,各家族、民族之间一直相处和睦,非常团结,矛盾纠纷也很少。不少人家都有口口相传的家训,今年在村里的乡贤、老人建议和协助下,按照各家的意愿,统一将家训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文化要振兴,优秀的家风和传统不能丢。”冉郁松介绍,除了总结家训传家风外,张家寨还将一处废旧圈舍改造成立一个微型农耕博物馆。村民都主动将自家的风簸、木犁、草鞋弯等老物件捐献出来。
“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本。”王玉宽也捐出了自家熏肉的木炕和老式杆秤,“都是老辈们用的,送到博物馆,希望娃娃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干啥的,知道他们的祖辈是怎么生活的”。
古树古井“相依”
王玉章家住在寨子里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他家不远处有一口古井,当地人称“石塔井”,井水清冽甘甜。古井的正上方是一株300多年的黄连树,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将其环抱。而透过古井水面,依稀能看见黄连粗壮的树根。乍一看,既感觉树从井里长出来,又感觉井像挂在树上。
先有树还是先有井?为啥黄连那么苦井水却这么甜?年近70的王玉章“嘿嘿”一笑,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半开玩笑道:“这个水好,姑娘娃儿喝了皮肤都会变好”。从他记事起,这树和井就一直在那儿,全寨人都喝井里的水,井从来没有干过。
“水养着树,树保着水。”王玉章说,这树和井都是寨子的宝贝,前些年,大家自发把树用木栅栏围起来了,把井沿加固了,还给井搭了个“屋顶”。“等开春,我想在井和树周边空地上撒些草籽。”王玉章说。
护水保树这样朴素的生态观早已深入村民骨子里。也正因如此,村里百年以上的古树仍有46株,每株古树都被挂牌保护,真真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树有人保、责有人担”。
有商有量心舒畅
“张家沟的山洪排往小秧地消坑”“漆树槽的山洪排往半截田”“菜籽坨的山洪排往菜籽坨消坑”“桂花树至螺丝井、码头至王玉昌家要修机耕道”“灌溉沟沿原来老沟路线”。
10月15日晚,在张家寨议事室里,8名村民代表就张家寨大塘口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如上意见。次日,施工队便会按此开挖施工。
为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张家寨创立了议事会制度,由党支部书记、组长、乡贤、退役军人、老干部、组级党员、妇女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每月会收集群众诉求,并在每月第二周周六召开一次议事会,通报上月议事的落实情况,并讨论收集来的诉求及相关项目的谋划和具体落实。
今年4月,县里计划给新民社区拨20万元,用于打造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负责前期申报方案的冉郁松却犯了难:2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硬化几条串户路足够,但打造县级示范点,难!到底要不要积极申请,不要,错过机会;要了,又担心建不好,
“上级拨款不管多少,都是好事”“大手大脚瞎折腾,再多钱也不够”“钱不多,就省着用,花在刀刃上”“钱不够,我们自己干,不要工钱,石头、木材我们自家凑”,在之后的议事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积极往前冲,我没理由打‘退堂鼓’。”经商议,新民社区决定以张家寨为核心进行示范点打造。随后的几个月,村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几乎所有的石头、木头都是村民自己出的,活动广场的木雕、石碑都是村民自己找材料做的,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冉郁松算了一笔账:所用的材料、人工折算下来,将近260万元。
20万元干了260万元的事儿?!张家寨的经验给当地基层干部上了生动一课:送钱送物推动乡村发展的帮扶模式已难持续,真正让群众动起来、干起来,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