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几句大实话

白风聊财经 2023-11-01 11:03:00
某基金公司的朋友在做养老产品调研,发来几个问题,我真的蛮认真地回答了一下,与大家分享。 你的年龄? 91年。 基金投资年限? 货基始于2014年,权益始于2016年。 基金投资体验如何? 16 年种下的种子在 2020 年迎来丰收,但是因为买房,提前采摘了。 第二批种子在 2021 和 2022 种下,但是因为提前还贷没种太多,体验也不好。 目前还在播种,反正充分认识到A股的周期属性,也没啥妄念,呆着呗! 其实我这情况也很典型,中国普通投资者的家庭理财总是难以避开房子只谈基金股票。 因为房子的预期回报率才是中国大额投资的收益锚。 类似的,在信托还刚兑的时代,信托收益率才是事实上的中国无风险收益率。 8%+的无风险收益率的底层资产是谁撑起来的?房企。 所以,在中国,房地产的比价效应不应被忽视或否定。 以前老百姓对股市基金保险不感冒,有非议,正常且合 理,因为相比之下确实做得不好。 你选择开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原因是? 进行一场长期封闭投资的实证实验(主要)。 也为了个人养老(次要),我是个体户,大 概率未来也是,所以基础养老不太指望国家。 五险一金我都是按照最低档交的,也没给现在的老人做啥贡献。 甚至我连孩子都没有,将来却要别人的孩子交五险一金养我。 我很惭愧,我的基础养老也不该指望国家。 个人养老金账户有四类产品可买,你选的是什么,怎么考虑的? 只买养老 FOF,因为预期回报率最高。 挑每年最想问候 A 股十八代的时候一次性买入。 会配合一些情绪指标,比如有知有行的市场温度计<20°,韭圈儿的恐贪指数<10°。 市场先生的情绪每年都会崩溃那么几次。 刚查了下,我今年是8月24号买的,符合以上条件,当时觉得自己抄了底,现在看,抄早了md... 你理想中的养老产品是什么样的?比如,收益风险持有期有哪些特点。现有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 长期年化有明显超额即可,包括基金经理稳定不离职。 养老最终靠的还是现金流,所以我更希望养老FOF可以每年定 期自 动释放出5%的净值,比如自动赎回的方式。 然后这笔「分红」可以提现,再买入的话也不收申购费。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提取节点也是跟随延退的,然后突然得到那么一大笔钱... 我挺怀疑自己到时候处理这笔钱的心态。 当然,我这设想很难落地,你们基金公司也决定不了不是吗? 过去一年,市场不好,部分养老Y份额亏损,有些投资者说体验很差,你怎么看待这个波动? 二三十年的投资,老盯着一年收益看干吗?过去一年贝塔啥样没数吗? 2022 和 2023 是监控养老FOF最大回撤和逆风期表现的宝贵窗口期。 当然,我觉得长期收益能力比控回撤要重要,我不在乎回撤,反正亏了赚了我也取不出来。 但锁我30年,最后收益不行,那就得骂娘了,最起码的期限溢价都没实现。 去年,你配了哪些产品?挑选时的依据是什么? 许利明老师的产品,基金经理我访谈过,比较熟悉,他也经历过一轮完整熊牛熊周期,有业绩验证。 今年,你打算继续存钱到养老账户吗?计划买哪些养老产品?为什么? 同上。 个人养老金推出后遇冷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行业做哪些事情可以推动这个业务的发展? 遇冷是因为 10 ~30 年级别的超长封闭期本就是基民的盲区。 说句不好听的,可能也是基金公司的盲区,最老的六家今年不也才25岁嘛。 基民整体而言,永远是因为看见才慢慢相信的,不信你很正常。 而且大家的风偏基本固定——风偏不高。 以上原因导致第三支柱前期渗透率差是必然的。 但我也坚信,那些真正愿意拥抱第三支柱的投资者,一定是靠深度了解,有信仰支撑,才愿意实践这场超长期的投资,这种投资者也一定是一个一个转化而来的,而不是靠小恩小惠让你来开个账户,然后就啥也不管了。 我个人养老金账户在招行开的,连账户合并收益曲线都没有,我认为做得非常垃圾,也没重视后续持有体验啊! 反正慢慢劝呗,多点同理心,少点说教。
0 阅读:92

白风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