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贵州人,离开金融机构去创业,不赚钱还倒贴,但我不后悔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8-10 14:58:15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544位真人故事

“公司福利那么好,又没有业绩压力,别人都羡慕的工作,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33岁了,能不能不要这么任性?”听到我要辞掉金融机构的工作,妈妈直接从贵阳老家杀到深圳来。

不过,她也清楚来了也是白费力气,毕竟之前不管是跳槽还是在深圳买房买车,我也不会跟家人商量,全是自己拿主意。

转眼,我裸辞快一年了,暂时还没赚到钱,甚至一直在倒贴。有人问我:后悔吗?

不后悔,成年人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而且我现在做的,是有价值有意义,是我坚持了十年所热爱的事业。

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既然如此,何不死磕到底。

(34岁的我)

我是Leiya,1990年出生于贵州贵阳,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都是工程师。妈妈性格强势,所以我从小好胜心也特别强。

上幼儿园那会,我和小伙伴在外面迷路了,走到天黑都没找到回家的路。他比我大,吓得哇哇大哭。我紧紧牵着他的手,四处寻找可以帮忙的大人。

我没哭,也不害怕,因为好胜心占据了上风,只觉得没找到回家的路很丢脸。好在后来遇到警察叔叔,才安全回到家。

我的好胜心也让父母挺省心的,只要稍微用下激将法,我立马上钩。

6岁那年,妈妈觉得不能让我整天在外疯跑,没个女孩样,便带着我去了附近茶楼的民乐团,想让我学乐器。

妈妈告诉我,要是我喜欢扬琴或古筝也挺好的,就是重。琵琶比较轻便,但琵琶是最难学的,学的人也很少。

其实是她自己喜欢琵琶,想让我选,就故意激我。我没辜负她,一出茶楼就说要学琵琶,这一练就是13年,初二时考到了琵琶十级。

(童年时学习琵琶)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喜欢琵琶,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跟别人比。

虽然没那么喜欢,但该练还得练。妈妈常说我自从会说话就喜欢顶嘴,从小被揍到大。但在学习和练琴这种大事上,我还是很靠谱的,不用他们操心。

慢慢地他们也就不怎么管我了,结果一不小心,我就给他们整了一出“山体滑坡”。

高二那年,学校举办话剧比赛,我是文艺委员兼总导演。那段时间我把重心都放在活动上,从剧本打磨到演员排练,从服装到道具,都特别用心。

在我们的努力下,比赛拿了第二名,但我的月考成绩却一下掉到了班里的三十多名。我妈知道后,火急火燎地冲到学校找老师赶紧想办法。

我心态倒是挺好的,当时离高考还有三十几次月考,如果每次都能前进一个名次,到高考的时候不就是班级前五了。

为了达成目标,我废寝忘食,可惜结果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努力了大半年,名次始终在二三十名来回横跳。不过我也没就此懈怠,保持节奏,继续冲刺。

(小时候很喜欢爬树)

在一次月考中,我的成绩一下就冲到了前十。

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体会到,什么是量变到质变,就像是一只几乎察觉不到的小点点,某一天就蜕变成了一只蝴蝶。高考成绩出来,我考了班级前三,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反弹。

高考结束后,刚好有个兼职的机会,我马上去了一家培训联盟打工。我比较擅长沟通,主要负责卖课,业绩做得不错,加上提成一个月赚了一万块。一下赚到这么多钱,也让我对未来更有底气了,觉得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

从中山大学金融系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那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在三四十岁时成为像我上司那样的领导者。

可工作了一两年后,我发现职场上的女性地位,似乎和我原先的认知差距有点大。

我们云贵川是偏母系社会的,一般是女性当家作主。但我看到的是,在职场上,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获得机会,晋升一般也是男性优先,虽不是百分百,但比例严重不对等。

(去重庆旅游)

很多女性也喜欢将自己放在参与的位置,可能是自身的禁锢,她们并不想成为领导者。

当时,我刚好读了《向前一步》这本书。书中探讨了女性职场发展和追求成就的过程中所会面临的挑战,鼓励女性要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恐惧,学会向前一步。

于是,我萌生了创办女性社群的想法。很快我就集合了一帮志愿者,去给各行各业的女性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组织活动聚会,一开始只是十几个人在咖啡馆里,慢慢地变成了几十个人、几百个。

随着参加的人数增多,开始有瑜伽教室和我们合作,创业孵化器也会邀请我们去举办活动。十年间,我们做了两三百场线下活动。

运营女性社群,是我的副业。平时除了主业,我还报考了北大光华MBA。当时一人打三份工,忙碌、充实,但也有些茫然。

在MBA就读期间,我认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前辈,了解多了,见识广了,看到的世界更大了,我反而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迷茫。

(2018年演讲)

后来,和在中资机构工作的同学聚会,我发现自己竟然听不太懂他们的话,顿时生出了恐慌感,我觉得自己好像落伍了。

外资行工作氛围轻松,表面也很光鲜亮丽,但我不喜欢这种确定性,就像温水煮青蛙,所以我辞职了。

辞职后,我到了中资一家卖方,工作了三年,行业晋升机制让我有点看不到头。熬上几年,等到上面空出了位置,才有机会升职,再熬几年,才有可能变成部门的一把手或是去竞聘更高的职位。

这个过程实在太漫长了,我再次选择了辞职,转到了头部买方机构做交易。

每份工作都至少做了三年,对待工作我一直是兢兢业业,认真严谨,因此也得到了历任老板的赞许。我每次跳槽换的新工作,都是前一家公司老板引荐的。

东家换了好几个,但唯一没换过的工作是做女性社群的主理人。同为女性,我深知她们在职场上的不容易,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她们,挖掘女性的魅力和潜能,让更多的女性走上管理者岗位。

(参加外资行年会)

曾经有个女孩因为失恋,为了找事情做,来我们社群当了志愿者。她的本职工作是做行政的,来这里只是做一些简单的组织工作。

一段时间后,她来找我,希望我给她机会去组织一场一两百人的大型活动。如果考虑到能力问题,她并不能胜任,但我同意了。

完成了这个项目后,她给我发来了一段话,“我来到这里后,最大的转变是,对未来的期望从外部回到了自己身上。我发现原来人生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个好的伴侣,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后来她顺利转去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期间还参与了一个初创型企业,拿到了创业公司的合伙人offer。

很多来到我们社群的女性,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会积极主动去寻求变化。虽然每个人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都不一样,但她们都能克服恐惧,互相正向影响,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为职场女性,能帮助到她们,能看到她们的蜕变,我也深受启发,能以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2014年社群活动)

就算是疫情期间,我们也从未间断过,我们开设了线上一对一咨询,收到很多女性的来信。

为了更好地给她们提供帮助,我们的咨询导师都是按照同行业进行匹配的。因为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遇到的困难,同行都更有共性,也更能感同身受。

有个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女孩给我发来信息,说她每天都过得很焦虑,觉得自己太普通,和周围的人比起来,简直黯淡无光。家里催婚催育,工作也不顺利,她现在脑子一团乱麻,不知如何做选择。

她的焦虑大部分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我告诉她,其实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多人只是善于伪装罢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困惑和迷茫,不用去比较,关注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就好了。

我让她先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来倒推,要选哪个。

大概过了5个月,她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也很受激励。因为我帮她解答了困惑,提供了解决方法,帮到了她。

(冲浪中)

还有一个女生给我们写信说,她目前所在的公司只有底薪,业务难做,没有太多的奖金,收入低。孩子又不满一岁,家里有很多的事情,问我她要不要辞职当全职妈妈?

我们社群是鼓励女性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建议她不要辞职,我特地给她打电话,想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情况。

她告诉我,孩子生病了,家里也没人能帮她,她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孩子去治疗。她目前所在的金融机构也处于下行阶段,业绩压力大。她是留学生,但现在的薪资并不符合她的工作能力,她很憋屈但不敢轻易辞职。

那天,我跟她聊了两个小时,她哭了一个小时。

一年后,她也来我们社群当志愿者,感谢我们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陪伴了她,给了她力量,她现在也想来帮助那些在迷茫和困境中的女性朋友。

自从我创办了女性公益社群后,我一直竭尽所能为职场女性提供帮助,但那几年,其实我自己也有很多困惑。

(我的辞职横幅)

疫情影响了世界,也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我想辞职。

我所从事的买方机构交易工作,每到季末、半年末、年末,都让我有一种心梗、脑梗的感觉。明明交易室的温度是19度,我却大汗淋漓,双手也不受控地抖动,一颗心紧紧地揪着。

当然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如此高强度,收盘后不用加班,公司管理扁平,同事友好,业绩完成得也不错。但这份出手就是几个亿计价单位的工作,在周期面前,我们就算累成狗也不会有太大的成果,更不用提个人的成长。

我们只是这台大型机器里的零部件,坏了旧了就会被扔掉,机器不必在乎零件的感受。但做一台没有感情的交易机器,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终局。

我常想,如果哪一天我离开了机构,那我会剩下什么?现在得到的尊重和掌声,还会在吗?

我想辞职,可我也担心过辞职后收入下降,没有社会地位,离开这个圈子就会带来诸多问题。但我更不想继续麻木的生活,我想趁自己还有知觉的时候,站起来走一走。

(疫情期间在家办公)

经历过疫情后,我想全身心投入到我所热爱的女性成长事业,我怕再晚一点,我就没有心力和激情去做了。

我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能接受辞职后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2023年8月我裸辞了,由于之前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休息了大半年,朋友说我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全职后我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关于盈利,我急需解决社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以前,我们都认为这个社群可以以公益的性质一直走下去,但现实是,它是有周期的。这些年所有的志愿者都是零报酬,还要抽出时间,投入精力去帮助别人。

但随着时间变迁,有的人生孩子,有的人面临供房压力,有的人转岗,有的人换公司,有的人开始创业,有的人离开了深圳。原先社群里的核心团队,因为这些原因,没办法再继续投入了。

(大理旅游)

我需要用一个新的状态去开启它,让它能健康地持续运营下去。

我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做事总是临时抱佛脚,不能再心存侥幸。我要调整好状态,解决不够自律、效率低下、不够专注的问题。

我要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可能性,去做不同的尝试。我给大集团、大企业做过培训,包括帮创始人 IP 孵化,还有一些品牌方向的广告咨询。

尝试过后,我还是决定暂时把重心放在自媒体这一块,保持工作状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去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现在裸辞快一年了,目前我暂时还没有赚到钱,甚至一直在倒贴钱,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我的每一次主动求变,刚开始都是很撕裂,很艰难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像我的每次跳槽,工作越换越好。

虽然我现在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就是贴钱。但做自媒体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心理上也做好了准备。

(辞职后参加品牌活动)

人生就是一场大类资产配置,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可能暂时赚不到钱。但是它确实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就算我不在金融行业,我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

我也不会为了快速变现,不爱惜羽毛,随意乱接广告。我走的每一步,做的努力,都是长远的打算,是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有人说如果我早几年全职做女性平台,肯定比现在容易,那时还有投资人,市场也属于红利期。

其实机会永远都有,但如果没有这些年在职场上的淬炼,如果没有练就稳定的内核,我也未必能做得好。

我相信,哪怕周期再差,哪怕我现在做的事不赚钱,但只要我不停地做,一直跟社会产生链接,当机遇降临时,我也不会和它擦身而过。

当无力改变环境时,活在当下,等待时间过去,或者以空间换取时间,在他处寻找繁荣。

过去这十年,我一直提倡的思想内核是鼓励更多的女性成为领导者,向前一步,打破世俗的束缚,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就。但现在我觉得,人应该要的不是绝对的赢,而是从容的不败。

(巴厘岛旅游)

新升级的社群是希望大家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好好生活,好好思考,好好学习,好好成长。我希望能给那些繁忙的、焦虑的女性一个城市的绿洲,一个工作之外的加油站。

原来我觉得女性就应该去当领导,但现在我会去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人都可以定义属于自己的多元化成功的标准。

我并不期待说未来十年可能赚到比过去十年更多的钱,但我会保持一个比较弹性的状态,去平滑掉这一段所谓下行的时间。

过去一直奋力奔跑,同时打着三份工的状态,度过了高密度的上一程旅途。

现在更理解了那句话“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攀的山,不要把社会和他人的期待放在自己的前面。不用刻意去追求所谓的人生意义,也许人生本无意义,只要做好当下的事,也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意义所在。

【口述:Leiya】

【撰文:林骆】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2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