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过得不好,是因为想得太多

大道知行 2023-08-16 07:59:52

王阳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所以才活得那么累。别想太多,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01

别想太多,活在当下

王阳明讲过:“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意思是,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想活得快乐,就要有这样一种智慧:活在当下。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此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必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不去计较过去的得失,也不忧虑对于未来的变故,这样的人,内心宁静而清明,因而是快乐的。

心理学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他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和谐之中,进而引发出舒缓的喜悦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条件。一个人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沉浸于层出不穷的娱乐,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各种纷纷扰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把握现在、专注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02

别想太多,做了再说

有个年轻人迟迟不肯耕种,长者问他为啥。他说:种子不好怎么办,种了庄稼长了虫子怎么办,遇到旱涝灾害怎么办。困难重重,都需要解决,还是准备好了再说吧。而他准备好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农时。

我们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孔子说:再,斯可以。很多事情,不用想那么多,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王阳明常常讲:知行合一。

知道是知道,实践是实践,想要完全知道,那一定要实践。事前三思,思的多半是脱离实际的杞人忧天。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梨子吃一口才知道甜不甜,鞋子穿上试一试才知道夹不夹脚。

很多事情,想太多没意义,不如去试一试。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序渐进,不断前进。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少想些没用的,多做些有用的。

03

别想太多,知足常乐

王阳明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这里所谓“人欲”,不是指正常的生活欲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冷了穿衣等等,而是指过度的贪欲。 因此,修养功夫就在一个“减”字上,适当减少那些过度的欲求,从而破除贪欲对心灵的裹挟。这样我们的心灵就能回复到原本的良知了。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经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试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果不懂得节制,就永远在满足欲望,而又永远都满足不了欲望。从此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良好地保全自己的身心和谐。

王阳明曾经给他的学生举例说,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那些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古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取得过人的成就。

只有节制欲望,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才能破除杂念,让心灵沉静下来,去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精力、能力却是有限的,与其身心俱疲,将来受辱,不如退一步,常乐知足。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人生真正的境界,不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是历尽千帆,阅尽沧桑之后的纯真与简单。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