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生,补阳最佳时,冬至补阳百病消亡

健康热点观察 2023-12-21 10:56:40

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北京时间12月22日11时27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古人人认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和最重要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民间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即从冬至算起,将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时节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阶段,也是阳气最少,阴气最盛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逐渐阴短阳长,故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所以冬至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

“冬至一阳生”,古代养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黄帝内经》上说,所谓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普照大地,给大地带来温暖,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就会没有任何生物,阳气也是如此,是我们生命的基础。而中医认为,阳气的发源地就在肾上,肾是人体储藏营养精华的主要脏器,更是生命活动力的原动力,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肾为先天之本的原因了。冬天到了,尤其是冬至以后,天寒地冻,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来御寒,倘若肾气不足,自然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阳气不足时候人们往往犯困、睡不醒。如果阳气过分不足,还会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

冬天本是补肾的季节,然而冬至正处在冬天6个节气的中间,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给肾补充能源的最佳时期。再者说,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生发,这时再从肾上加把火,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足了,人们也就越来越健康了。

晒背补阳

正所谓冬至补阳,百病消亡。补阳气,晒背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中医认为,背部为阳,胸腹为阴,督脉循于后背正中,为“阳脉之海”,统督一身之阳气。而冬至时节气候寒冷,风寒之邪易袭阳位,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

清代医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中有言:“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在冬日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体内阳气。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食补补阳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很多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到了冬至,进了“三九”更甚。在此,为大家介绍一道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古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当归、生姜、羊肉三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的功效,可以补养气血、散寒止痛。

材料:当归三克,生姜五克,羊肉250克,黄酒。

做法:将羊肉焯水备用。当归清水洗净,生姜切片。羊肉、生姜、当归、黄酒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两小时左右,放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血虚体寒的人群,常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萎黄、畏寒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为温补之品,故有实热、阴虚内热或有严重皮肤病者应忌食。

喝粥、艾灸补阳

喝粥调养、艾灸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早晨起来喝粥,晚餐减少进食,是可以起到养胃的效果。特别是羊肉粥、八宝粥、小米粥等等最适宜。同时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补充一些矿物质食物等,对抗寒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可选择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灸关元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灸足三里,可培元气、补肾气、暖下元。

最后,冬至大家记得吃饺子(汤圆)哦

史料记载:张仲景冬季辞官回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有特殊的饮食习俗,昔日讲究“冬至大如年”,同时也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北方素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通常用羊肉、大葱、韭菜、萝卜等食材做馅,这些食材均偏温热性,能起到暖身保健的作用。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汤圆,因为汤圆有圆满、团圆、团聚的美好寓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这天,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围炉团坐,体会“冬至大如年”的感觉,或是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或是来上一碗软糯香甜的汤圆,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起数着日子盼春归。

12 阅读:2176

健康热点观察

简介:有态度的健康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