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姻大事是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而在荣国府中,长期存在着两个阵营:以贾母为首所支持的“木石前盟”贾宝玉与林黛玉;以王夫人为首所支持的“金玉良缘”贾宝玉与薛宝钗。
对于“二玉”,贾母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老太太曾多次表明了她支持“二玉”,最直接的一个细节,是在清虚观打醮期间,当贾宝玉、林黛玉再一次因为“金玉良缘”发生激烈的争吵时,贾母将他们这样的小打小闹,形象的描述成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由此可见贾母的真心。
只是,对于薛宝钗,王夫人的态度如何呢?她是否如贾母一般坚定的支持薛宝钗呢?我们来回顾一组细节的对比,或许就能明白。
1、贾母替宝钗庆生。
薛宝钗十四岁入住荣国府,在她步入十五岁的时候,老太太特意为她举办了生日宴会。既然是为宝钗特意准备,自然,在宴席上的戏文、美食,都得以她为主。
薛宝钗面对这样的一幕,百般推辞不下后,特意挑选了老年人喜欢看的热闹戏文以及老年人爱吃的酥烂事物。
这个细节,突出了宝钗对贾母这位年老之人的照顾,其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她的如此选择,却显然与贾母的喜好相差甚远。
在《红楼梦》中,对于一品诰命夫人的贾母,对于她对戏文、对美食的喜好都做过描述。
比如《红楼梦》第四十三回,贾母受了风寒初愈,王熙凤特意给她送来了一盅鹌鹑崽子汤,老太太吃了非常受用,随后,还特意与凤姐说道:
“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个,咸浸浸的,吃粥到有味,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凤姐听了,连忙答应,命人往厨房传话。
由此可见,贾母虽然已然属于老年人的行列,但对美食的喜好,她却并没有选择甜烂的食物。
而对戏文呢?我们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对于戏文这一点,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之上,面对热闹的戏文,老太太说了这样一番话。
“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
随后,她更是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特殊的戏文。
“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鲜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与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疏异罢了。”
由此可见,真实的贾母,是既不爱吃甜烂的食物,也不喜欢热闹的戏文。也许,有的朋友就会疑惑了,薛宝钗没有挑选出贾母的喜好,与王夫人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对于这一点,我们是无法下定论的,我们所做的,仅仅是从另一个细节中去体会。这个细节,发生在妙玉的身上。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是来报恩的,她不辞辛苦,带着孙子二人扛了两麻袋从庄家地里收获上来的瓜果蔬菜。或许,正是因为她的淳朴与真诚,外加一点运气。
使得原本想要回家的她,被贾母看上了,在大观园中游玩了几天。而这期间,便有了这样的一幕,贾母带着众人来到妙玉居住的栊翠庵。
作为出家之人的妙玉,面对贾母等人到来,能拿出什么来招待呢?想来,也唯有一杯茶而已。而这简单的一杯茶,却造就了妙玉与贾母的一段经典对话。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
这一段对话并不长,简单到不足百字,但是,她所流露出来的,却值得我们细品。
通过这样的一杯茶,让我们很容易推断出,妙玉对老太太贾母喜好的了解。作为上了年纪的贾母,不吃六安茶是容易理解的,六安茶性凉,作为老年之人,作为享受了一辈子富贵生活的人,这一点养生之道她还是熟悉的。
但是,老太太不喝如同的水,这却不容易揣摩,但我们从妙玉与贾母的对话中,很容易看出,她对老太太的了解。
作为出家之人的妙玉,常年在栊翠庵相伴青灯古佛旁,她是怎样得知贾母的喜好呢?这其中最合理的解释,莫过于王夫人的授意,因为她是当家人,当她面对贾母带着众人游玩大观园,提前在四处打好招呼,以免影响老太太的情绪,这是极有可能的。
小结:
想来,通过以上这两个细节的分析,我们不能看出,王夫人对薛宝钗的中意态度了。试想,若她真的中意宝钗,会连贾母日常的喜好都不像宝钗透露吗?要明白,即便是寄居在栊翠庵的妙玉,对老太太的喜好都是知根知底的。
除了这一点之外,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期间,贾母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中流露出不快的情绪,原因无它,同样是出于老太太个人的喜好;蘅芜苑内雪洞一般的打扮,很不入贾母的眼。
[吐舌头咯]
想要事事抬举薛商女的王夫人 要是知道贾母的喜好,还会让她自己内定的侄女出丑让贾母说道?明摆着就是王夫人不知道,所以薛宝钗也无从得知,才会次次都猜错了贾母的心思,时时被老太太作筏子敲打。妙玉对老太太习惯的了解,哪里需要过问王夫人,鸳鸯这些问不得还是凤姐藏私不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