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投降派”,还是宁死不屈的爱国将领?

家族文化 2024-07-21 00:40:40
早前,某刊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在描述中日甲午海战的历史时,插入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引起世人的热议。 作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这样的大臣,他到底是投降派,还是一位爱国将领?丁汝昌是颇具争议的人,我们先了解下丁汝昌个人物。 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士。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他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于庐江丁家坎村。其先祖是元末明初从安徽凤阳县迁来。 丁汝昌从小家境贫穷,父母相继因病离世。清咸丰年间加入过太平军,后降于湘军。清同治初年,李鸿章组建淮军时,丁汝昌奉调刘铭传的铭字营,担任哨官一职。 因作战英勇,累官至总兵,加提督军衔。并赏给"协勇巴图鲁"的称号。 清光绪年间 ,李鸿章兴办北洋海军,推荐了丁汝昌担任海军提督一职。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积极应战,曾重创日军的旗舰松岛号,迫使日军舰队仓惶逃离。后因遵李鸿章之命,避战保舰退于威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军入侵威海卫,从海陆两面围攻,丁汝昌部炮台失守。因其孤军奋战,在援军无望之际,拒绝投降。服毒自尽,以死殉国。 丁汝昌去世后次日,清国军舰镇中(北)号,悬挂上白旗,且降为半旗。其部下将丁汝昌的投降书交给了日军伊东司令长官,签订了《威海降约》。 丁汝昌去世后,光绪皇帝下令没收丁氏家产、不准下葬。直到光绪皇帝去世后,清宣统二年(1910),在载洵、萨镇冰等多位大臣的施压下,清政府才为丁汝昌平反,还其田产。 后萨镇冰等水师同僚捐助银两,在刘公岛上兴建丁公祠,供奉丁汝昌的牌位以示纪念。 关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投降派,还是一位爱国的将领。我们可以从丁汝昌去世时间来看,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2月12日,丁汝昌已服毒殉国。但是签订条约的投降书是第2天,也就是2月13日才送到日军手上的。 据当年来远舰上的炮手谷玉霖回忆,丁军门死后,牛道台(即牛昶昞)召集大家商量投降的事情。这样看来,应为他的手下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跟日军签下了条约。 刊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描绘的丁汝昌投降图,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当时丁汝昌已死。投降的人应为牛昶昞等人。 另外,丁汝昌如果投降的话,那就不会服毒殉国了,至少人活着比什么都强。他应为宁死不屈,绝望之际而自尽的。 还有人说,丁汝昌海军能力差,导致战争失利。丁汝昌不是海军出生,是以前陆军转行海军是事实。但是对于清朝来说,海军都是起步阶段,谁进来都要学习。 况且丁军门已经很努力学习了。初次跟日军交战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一个方面,李鸿章作为朝中大臣看人不会看走眼,丁汝昌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是北洋海军提督最佳人选。 此外,在腐朽的清王朝,很多事情不能丁汝昌一个人说了算。还得经过他的上司李鸿章的允许,李鸿章还得向上跟光绪皇帝或慈禧太后汇报,最终才能作出决定。避战保舰就是最好的验证。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一味退让。加上日军海军实力强大。甲午海战失败是早已注定。 光绪皇帝没其家产,把他定为罪人,无非是清王朝想找一个人来顶战争失败的罪责而已。不在世不会说话,权位又高的人,那只有丁汝昌了。 如今,我们看丁汝昌的功过,应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作为清朝北洋水师提督(相当于现代的海军司令)因战败,宁死不降,以死殉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在民国来说,国军抗战牺牲的最高长官也那就是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还仅仅是一个集团军司令。要知道抗日战争的时候,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逃跑,丢城丢地,有的还投日。 相比之下,丁汝昌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英雄。我们应该给予肯定,把他的事迹发扬光大。 2021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丁汝昌墓得以重新修缮。已被列为了无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朋友,让我们一起点赞/转发,支持下爱国英雄海军提督丁汝昌大人,让更多的人都来了解下他的事迹。点击关注我们,谢谢!
0 阅读:25

家族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