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西北,上风上水,远眺群山掩映,一个总价动辄2000万以上的顶级豪宅就坐落在这里。在当下的经济环境里开盘,开发商压力很大,虽然在产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对品质很有信心,但还是要担心,有钱的客户在哪里,现在还买不买房。
开盘后,实际销售进度好于预期,算是不温不火,正常去化。开发商不敢有一点松心,销售团队从上到下高频跟进已认购客户的状况,每隔三两天都找理由和客户联系一下,生怕他们反悔,不买房了。
这么高频联系,开发商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对蓄客数据仔细梳理了好几遍,发现有不少客户都是金融从业人员。放在先前,这是好消息,说明客户稳定,认转签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现在,这不免让人紧张,金融业降薪、裁员、反腐,自己的客户无论沾上哪一条,都会给销售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墨菲定律生效,这样的事儿真来了。
一套总价约3000万的房子,走过了验资、认购,该交的钱也都交了,总之通过了所有可以用于验证客户购买力和购买意向的环节,销售人员已经开始推进签约流程,全部完成之后,3000万的总房款,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款了。
然而,就在“胜利”的前夜,销售联系不上客户了。一天联系不上,销售人员没在意,第二天、第三天联系不上客户的时候,不祥的预感来了。原因是,这位客户是一位金融机构的高管,近50岁,在哪家供职,客户始终没有明确透露,但猜测其职位不会太低。
第一次看房不是他自己来的,这位真正的买家,到第二次才出现,此后又带家人看了房,当时交流很是愉快,连家人的联系方式,销售都留下了。联系不上本人,开发商开始联系家人,但家人一时也联系不上。
项目团队赶紧在工作例会上讨论这个情况,分析了各种可能,认为要做好准备重新给这套房找个买家。例会刚散不久,就有人联系上了这位客户的另一位家人,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这位“高质量”的客户,前几天被有关部门带走了。至于房子怎么办,这位家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至此,这个客户可以算是“没了”。从业超过20年的人,都从来没见过家里出事、几千万豪宅还能照买不误的案例。销售团队只能感慨,天道轮回,提成奖金就不要想了,接下来办各种手续解约,退钱都够各条业务线的人员忙活的,之前的工作白做,但遇上这种事儿谁也无可奈何。
为了吸取教训,规避风险,但凡和金融业沾边的客户,销售都会多打几个电话,找点理由邀约一下,以确定客户还在正常状态。如果有问题也能及早发现,早点走各种退订退款手续,为重新销售争取时间。
2
不能说“看到金融客户色变”,但是,有这个行业的客户“加个小心”,在当下北京房地产营销领域已是心照不宣。前一阵子,中金公司的女员工出事儿,某个项目一位销售的客户恰好是中金公司的,这让他紧张了好一阵子,几番思想斗争之后,还是拿起电话,联系了客户,尬聊了半天。
电话那头的客户最开始也一头雾水,后来明白了销售的用意,不咸不淡地甩出了一句:这是我爸掏钱给我买的房,然后就挂断了电话。销售自知冒犯了客户,但听到这句话之后,紧张感还是纾解了不少。
全国显贵精英汇聚的帝都,个别客户出点事,或者被带走,不值得大惊小怪,多年以来都是如此。
但是,如今之所以对金融从业有特殊的“紧张”,是因为不仅是反腐,而是整个金融业生态重塑,开始出现“降薪、裁员”这类普遍性态势。而先前,金融行业从业者,特别是高收入者,是北京楼市最重要的支撑性力量,毕竟金融机构、投行的总部,都在北京。
尤其是这些年来北京楼市逐渐变成了以改善型为主的市场,金融行业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图表:2019-2023年北京新房均价情况和同期一季度证券期货行业应付薪酬情况态势
柱状图为新房均价,单位:元/平方米;曲线图为A股上市公司证券期货行业2019-2023年一季度应付薪酬,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安居客、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
一位开发商朋友现在已经转行,他在干这一行的时候,算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个黄金小周期。那几年,他操盘了两三个位于北京西部区域市场的高端项目,他说,这些项目的客户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从事金融行业,或者是从事行业和金融业相关。
行业戏剧性的潮涨潮落,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几年前不是没有发生过。
比如,北京东北的麦子店周边区域。这个比邻朝阳公园的板块,有几年房价涨得很快,而且是房租、房价一起涨。那几年,恰恰是P2P、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年代,很多互金公司的总部或者办公场址,就设在那片区域。那时,夸赞一个互金、P2P机构经常使用的是称谓就是:
“麦子店高盛”、“麦子店摩根”。
当时大朝阳公园板块新房项目中,不少都卖给了这些P2P、互金公司的各级“管理层”,他们给开发商留下的印象是,不砍价,下手快,花钱猛,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感觉不像在花自己的钱”。
这种感觉很对,事后证明,他们有时候确实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后来,互金公司、P2P爆雷,最终迎来全行业性的清算。买了豪宅的高管们也给开发商、物业公司添了些许麻烦:快要签约了,找不到客户了;或者是,房子要交房了,联系不上客户了;还有已经签约了的客户家属来问开发商:
买了的房子能不能退。
买房的时候多痛快,后来的麻烦就有多繁琐。好在那个阶段楼市整体火热,即便是退了房,开发商重新卖出去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有时候还能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涨点价。因此,互金行业的整体性清算,没有给那个年代的房地产市场带来过大的影响。但是,自那以后,麦子店周边,乃至是整个朝阳公园板块的房价开始回落,至今仍是不温不火。
虽然整体的体量不小,但是P2P、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辉煌毕竟只有几年的光景,属于来得快,散得快,动摇不了楼市的根基。但是,金融业的苦日子就不一样了,它的牵涉面更广,影响程度也更深。
3
在金融行业里,券商、投行的收入最高,他们一度是房地产市场上的买房主力之一,不过,券商投行也是最先被整顿的。整顿之后,薪资下降非常明显。
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的证券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为965.2亿,2023年一季度时,应付职工薪酬总额还高达1105.3亿,一下子就少了100多亿。按照现在的整顿力度,恐怕到年底会少得更多。
图表:证券期货业2019-2024年一季度同期A股上市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总额态势
Y轴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
中金公司降得更早,降幅也更大,2023年一季度应付职工薪酬总额是87.2亿,比2022年一季度少了20多亿,到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一下变成了49.3亿,又少了将近一半,比2022年高点时的112.06亿,少了62亿还多。这个趋势,似乎还没见底。
银行的表现还相对稳定,直到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的应付薪酬,相比往年同期总体还是上涨的。但是,请注意,对银行业限薪要晚于券商和投行。从今年一季度起,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甚至城商行都开始降薪,幅度不等。不少银行还开始追索员工薪酬,银行业收入下降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在后面。
图表:银行业2019-2024年一季度同期A股上市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总额态势
Y轴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
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最坏的时候。金融业过苦日子拖累房地产,现在还只是开了个头而已,等到银行这个在金融业中占比更大领域大面积降薪之后,北京卖房恐怕会更难,足够有购买力的客户也许会更少。
不断降低的薪酬会改变金融业从业人员的预期,个别极端事件所产生的情绪性影响,也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这个昔日“金领群体”的消费结构。我们有几位在金融业就职的朋友,之前还有换房的念头,而现在,他们都在千方百计凑钱提前还房贷。这就是预期变化最鲜活的例子。
不要指望他们买房了。
现在,真正值得焦虑的是金融从业者在买房上空出来的口子,谁能填上。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预期似乎和市场表现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这几年,我们一直觉得芯片、电子设备制造这些行业资本进入很多,热度很高,理应有更高的收入,寄望他们能够成为新的买房主力。
但是,市场现实泼了一盆冷水: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应付职工薪酬为41.27亿元,比2023年同期还下降了1亿多元,而从2022年开始,这个领域同期的薪酬总额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了。
图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2019-2024年一季度同期A股上市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总额态势
Y轴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
反映到房地产市场上,就是芯片行业看着红火,但是,从业者买房的一点也算不上多,指望他们替代金融业的从业者,填上这个买房的空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热度更高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等产业,近两年都不同程度地处在产能过剩状态,自己还要卷死自己,在那里上班的从业者整天要担心的是会不会被裁员,这种状态下,谁敢买房?
正因如此,金融业的苦日子对北京、上海这样城市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影响是将是“持续而深远”的,这是楼市总体企稳过程中,一个十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它的影响,可能会超出感性层面的认知。
惟一好消息是,矿主们又开始在北京买房了,好几个项目上的朋友都接待了不止一个这样的客户。只不过,他们买的都是那些地段好,品质好的项目,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矿主和他们的子嗣们,到了享受生活,也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享受的时候。
金融业近两年风声鹤唳,于是,有一位上海的大学校长发明了一个词:金融羞耻。其实,这种感受房地产行业从业者再熟悉不过了,房价上涨的这十几年,房地产一直背着“敲骨吸髓”和“掏空家庭六个钱包”的骂名,房地产已经“羞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了。今天,不过是这顶帽子又轮到了金融业戴上而已。
可是,房子还要盖,而且要盖好,房子也还要卖,也还要卖好。羞耻不羞耻的,都没有活下去重要。这一次,地产与金融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