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经营生猪养殖产业的上市公司中,牧原股份是唯一一家单独发布ESG报告的企业,传统生猪养殖业也勇于跟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其魄力值得肯定与学习。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 本刊记者 / 季生
图片来源/公众号公共图库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2年中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48.36%,呈现平缓提升态势。同期,中国猪肉消费量约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51%左右,人均猪肉消费量约为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的2倍,中国居民日常畜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近六成。
虽然我国生猪养殖业以散养为主,不过在庞大的市场刺激下,仍就诞生出一批批优秀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据统计,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前10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0.28%,其中,牧原股份(002714.SZ)市场份额为8.75%,排名第一。
生猪养殖业“散、乱、落后”等问题突出,无法及时与先进管理理念对接,而牧原股份作为生猪养殖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践行ESG理念,给行业带来了明显的示范效应。
ESG评级分歧明显
2023年4月底,牧原股份第一次独立发布《2022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据该报告披露,2022年牧原股份董事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全面负责ESG工作方针与战略方向。同时为了确保ESG工作顺利执行,公司建立了“决策层—组织层—执行层”三层ESG管理架构,其中,决策层为董事会下属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ESG相关重大决策的研究与建议,监督可持续发展策略、规划的实施和进展等方面;组织层为ESG办公室,负责承办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具体事务,对ESG各项重大议题进行全面组织管理;执行层为各子公司和各部门作为ESG管理架构的主要执行机构。从最终执行来看,ESG工作是在公司现有管理架构进行赋能,前期而言,可以让公司现有管理架构平缓过渡,往后在ESG理念持续深化情况下,仍就需要对现有管理架构进行重塑。
在ESG架构稳健推进与高效运营下,2022年牧原股份在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共计近百项ESG指标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中,为了有效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更好履行企业相关社会责任,牧原股份通过多方渠道及时与利益相关方保持沟通,全年沟通重要议题约56项,对公司和利益相关方实质性影响重大的议题有27项,其结果成为了公司2022年ESG报告重要参考标准。
对2022年牧原股份ESG报告统计可以发现,公司关于E、S、G三个维度的粗略篇幅占比分别为20%、61%、19%,一般来说,一份完整ESG报告的E、S、G三个维度普遍参考权重是10%、60%、30%,而牧原股份在S方面的表述篇幅较为合理,在E与G之间的分配上,更倾向于E方面的表述,篇幅叙述上些许失衡。不过,牧原股份ESG报告在设计、排版上下了不少功夫,大幅提升了报告的观赏性与可读性。作为第一次独立发布ESG报告,牧原股份抓住了ESG报告的关键点,充分利用图、表、修饰等设计手段,最终给读者呈现出一份可视化的报告。
通过新浪财经APP平台查询,近期有11家ESG评级机构对牧原股份作出评级,如图表1所示,给出较高评级的机构分别是秩鼎、中城信和盟浪,对应级别为AA级、A级和A-级,给出评级最低的机构是华测CTI,对应评级为CCC级。总体而言,评级机构对牧原股份在ESG方面的评级差距较大,A级及以上评级占比较低。具体来看,牧原股份在S维度丢分较为明显,其次是G维度,为了进一步了解牧原股份在ESG方面的成果与不足之处,经理人根据中证ESG评价体系对牧原股份ESG报告重新进行梳理与分析。
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回收
提及污染行业,人们第一印象是以化工行业为代表的工业生产,殊不知,生猪养殖等禽畜业也是典型的污染行业之一。据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年度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污染源排放总量的96%、38%和56%,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1.87%、21.67%和37.9%,是农业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养殖企业完善的环保管理机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今,牧原股份通过新设立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再度强化公司的环境保护组织架构,设立后勤环保部作为公司环境管理责任部门,下设区域环保后期部、生态环保技术处和环保监控中心,与之对应实行的环保管理制度29条。环保管理架构与制度并行,在“养殖—沼肥—绿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循环模式下,助力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节能减排,部分成效如下: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牧原股份始终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经营活动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2022年南阳黑猪存栏2639头,为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南阳黑猪的保护、种群繁衍做出了贡献。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生态修复项目,2022年利用水肥改良盐碱地22.44万亩,累计沙漠化治理7.2万亩。
循环用水。牧原股份经营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与净化回收水,通过工艺改进、用水管理等手段,2022年公司节约用水近310万m3。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粪水回用量307万m3,是年度目标值的1.28倍,粪水循环率为21.6%,比年度目标值高4.7个百分点。洗消水及除臭水回用3.9万m3,超额完成目标,对应循环率为100%。
碳排放管控。2022年,牧原股份能耗总量101.04万吨标煤(标准煤燃烧释放能量为能源消耗测算单位),能耗强度0.2269kg标煤/kg猪肉,同比增长了7.33%,为此,公司加快推进沼气、光伏项目运用,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用量,从而降低能耗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410.2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排放强度为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猪肉,同比降低4.94%。
整体来说,牧原股份在环境管理上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对比同行,其架构与制度存在一定优越性。在自然资源、污染与废物排放、环境机遇方面,量化相关绩效指标,以结果为导向,描述了公司在具体环境保护与管理方面做出的成果,但缺乏历史维度数据作为对比,以至于整体呈现出较为模糊的改善趋势,不利于后续目标确立与具体执行。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先
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也是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日常肉食品之一,民生无小事,食品安全自然也受到国家与企业的重视。牧原股份秉持“为社会生产健康食品,提升大众生活品质,让人们享受丰盛人生”的经营宗旨,从两大方面出发,切实履行好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
一方面,持续优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针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实行精准化管理,形成了“711”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其中,“7”指从投入品、饲料加工、养殖生产、检测验证、上市销售、屠宰肉食、市场流通七个板块开展全链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链条;“1”指打通饲料—养殖—屠宰的信息化系统,全程数字化品质管理,用数字化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1”指建立了一个食品安全与质量文化体系,统一员工的认知与行为。
在产品质量上,升级生物安全防控系统,严格规范和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积极探索应用酸化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替抗产品的研发。另外,加速推进猪病防控系统的开发,同时,提升兽医师精准用药的能力,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并制定中长期规划,有序推进从“减抗”到“无抗养殖”。
另一方面,升级猪生活过程中的硬件设施,让猪“吃好住好”。“吃”方面,饲料全部自产且采用高温灭菌工艺,运输全程密闭,饮用水源配超滤设备,过滤精度为50纳米,保障猪群健康;“住”方面,牧原研发应用新型智能猪舍,猪舍内外空气交换均经过严格的过滤与灭菌,并保证每个猪之间充足的生存空间,为猪群打造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
为了确保生猪产品拥有高效、绿色可持续产业链,牧原股份加强与产业链服务商沟通,在可持续供应链、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期间,与合作伙伴共建ESG管理体系,制定并发布了《牧原供应商行为准则》,内容包括劳动与人权、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商业道德以及管理体系五个部分,引导供应商将ESG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
另外,关于社会维度方面,牧原股份也侧重员工、社会机遇指标方面的建设。从员工角度出发,截至2022年末,牧原股份向全社会招聘人员140403人,人员结构以农民转技工为主,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着手解决基层人员就业、脱贫问题。其次,建立职业培训机制与晋升通道,2022年员工培训投入超5亿元,培训覆盖比例100%,人均培训时长超100h/年,提高员工竞争力,打开晋升空间。同样,牧原股份也建立了如图表2所示的完善薪酬体系,包含员工基本权益、福利和发展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在员工健康、家庭关怀、文娱活动、困难帮扶方面也有着相关配套支出,其中,2022年困难员工救助金额共计支出3143.8万元。
从社会机遇角度出发,第一,推动社区发展。2022年开展农技服务9680次,服务村庄11321个,培训农民27.76万人次。推动本地化用工与采购,2022年累计采购本地原粮1607万吨,金额458.74亿元,本地化用工率达到85.51%。另外,截至2022年末,牧原股份在惠民工程与社区文化建设分别投入9951万元、2545万元,惠及百万余人。第二,开展一系列慈善活动。比如,公司热衷支持教育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聚爱助学”教育项目累计捐赠金额达到2.7亿元,其次,董事长秦英林个人向河南农业大学捐赠10亿元,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支持教育与畜牧产业共同发展。
中证ESG评价体系将S维度划分为利益相关方、责任管理和社会机遇三个主题,很显然,牧原股份均有涉及,但是在更深一层次的单元指标划分中,牧原股份指标的覆盖范围与推进深度表现得有所不足,后续在力度和多样性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回报率周期性波动
从牧原股份披露的ESG报告来看,目前建立了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到经营层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董事会一共7名董事,包含3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占全体董事比例为43%,符合监管机构有关独立董事占比的相关规定,能够确保董事会在研究和审议重大事项时有效地作出独立判断和科学决策。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及2022年新设立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共计5个委员会,负责公司治理层面的重要议案及ESG相关重要议题的讨论决策工作。
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加速了牧原股份在生猪产业的发展,十年间,公司资产规模翻了近90倍至1929亿元,奠定了公司国内第一的行业地位。作为传统养殖业,牧原股份却也坚持科技创新,尤其疫病防控、营养研发方面的投入,毕竟,非洲猪瘟对产业的毁灭性打击仍历历在目。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不断吸纳科研人员,2022年,研发投入11.42亿元。
2014-2022年期间,牧原股份通过增发A股、发行优先股、发行可转债方式一共从资本市场融资276.65亿元,因此,也需要重点关注公司投资回报率表现。如图表3所示,公司ROE回报率呈现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因为终端市场猪肉价格周期性变化所致,如在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终端猪肉价格疯狂上涨,得益于专业、科学防控举措,公司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净利润与ROE的双双攀升,2020年分红金额更是高达54.92亿元,是2013-2019年期间总计分红的1.73倍。
自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股份平均ROE为28.45%,介于高回报率水平区间,累计实现分红139.85亿元,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