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伊斯·宁,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字。她生于法国,容貌美丽、才华横溢,是20世纪公认的文学才女。然而,少有人知的是,这位看似优雅的作家,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仅拥有超凡的文学成就,还暗中维持着两段截然不同的婚姻关系。她的一位丈夫是她的挚爱——帅气又年轻的鲁伯特,带给她无尽的活力和激情;另一位则是陪伴她多年、地位尊贵的银行家雨果·奎勒,给予她富足的生活和稳定的支持。她是如何同时维持两段婚姻的?这份秘密究竟是怎样被隐藏一生的?
一段预料之外的缘分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阿娜伊斯·宁结识了雨果·奎勒。那天,她参加了一场电影界的晚宴,在场的都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名流。阿娜伊斯站在舞池中央,身穿一袭流畅的白色长裙,光滑的面料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姿,微卷的长发自然披散,脸庞在灯光下显得精致而柔美。
雨果·奎勒作为当晚的嘉宾,也在不远处欣赏着这位美丽的舞者。他是个成熟的电影制作人,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举手投足间尽显绅士风范。被阿娜伊斯吸引的他,带着微笑走上前,轻轻地向她鞠了一躬,邀请她跳一支舞。阿娜伊斯优雅地微笑着,接受了他的邀请,两人随着音乐在舞池中旋转,眼神交汇间流露出一种微妙的默契。随后的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拥有很多共同话题,从艺术到文学,从电影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聊得兴致盎然。
很快,阿娜伊斯和雨果成为了朋友,再从朋友发展为恋人。雨果被阿娜伊斯的美丽和聪慧深深吸引,他逐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她。他带她参加各种高端社交场合,也时常安排私人晚宴,让两人能在繁忙的日常中享受彼此的陪伴。
于是,在一个月夜,雨果策划了一场浪漫的求婚仪式。他精心布置了场地,铺满了红玫瑰和白色蜡烛的光芒。阿娜伊斯走进场地时,看到周围氤氲的烛光、芬芳的花瓣、还有站在中间的雨果,心中满是惊喜。雨果在她面前单膝跪下,拿出一枚闪闪发光的钻戒,向她表达了自己真挚的爱意,并请求她嫁给他。阿娜伊斯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几乎没有多加考虑,便满怀笑意地答应了他的求婚。
婚后,雨果用行动诠释了他对阿娜伊斯的宠爱。他为她购置了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豪华公寓,装饰得极为奢华。这座公寓有宽敞的落地窗,能够俯瞰整座城市的夜景。房间里铺着柔软的地毯,摆满了她喜欢的花卉和艺术品。除此之外,他还为她雇用了几位贴心的佣人,负责照顾她的日常生活,确保她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她钟爱的写作中。
在雨果的全力支持下,阿娜伊斯的生活变得舒适而富足,这段婚姻一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幸福。然而,这段美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战火的蔓延,他们的生活即将被迫改变。
战争与迁移:逃离欧洲的战火
随着二战爆发,巴黎的宁静被彻底打破,紧张的氛围逐渐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阿娜伊斯与雨果的幸福生活也不再安宁,远方的战火逼近,时不时传来的轰鸣声让人感到不安。街头巷尾的人们开始谈论逃离巴黎的计划,许多熟悉的朋友纷纷告别,打算前往更安全的地方。阿娜伊斯坐在窗边,看着雨果,轻声提议道:“不如我们搬回美国吧!我喜欢西海岸的气候。”雨果考虑再三,点头同意。
很快,两人收拾好随身物品,告别了这座曾经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城市,踏上了返回美国的航程。重新踏上美国的土地,阿娜伊斯一身轻松,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她对雨果说起自己对美国文学市场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回到美国后,阿娜伊斯几乎立刻投入到写作中,整理她在巴黎积累的创作素材,将自己的见闻、思考以及一些深刻的情感融入文字。她每天花费数小时伏案工作,将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倾注到纸上。她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相信这些文字能在美国读者中引起共鸣。
然而,阿娜伊斯的稿件被一遍又一遍地退回。她将手稿邮寄给美国各大出版商,但收到的回复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编辑们的理由大同小异:她的作品风格过于个人化,内容过于大胆,不适合当时的主流文学市场。
每一次退稿,阿娜伊斯都默默整理好手稿,继续改进,尝试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市场要求。她还前往当地的文学沙龙,结识一些同行,试图获得对方的建议和支持。她会在沙龙里与人探讨文学创作的趋势,学习美国读者的偏好,期望能够找到适合发表作品的途径。
即便如此,她依然未能打破那道无形的屏障。在那个时代,她的作品显得太过先锋,对女性情感和欲望的大胆描述也超出了社会接受的范围。
与鲁伯特的情感纠葛
1944年,纽约的街道上充满了繁忙与喧嚣,而在其中一个艺术沙龙里,阿娜伊斯和鲁伯特第一次相遇。她41岁,成熟优雅,举手投足间自带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鲁伯特比她小16岁,年轻,充满活力,身形高大,留着当时流行的卷发。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好奇与探索的光芒。两人最初只是礼貌地交换了几句问候,但在随后的交谈中,鲁伯特很快被阿娜伊斯的魅力吸引住了。
他们渐渐开始频繁见面,漫步于纽约的街头、去博物馆看展览、或是坐在咖啡馆里讨论各种文艺话题。阿娜伊斯不仅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她还有着充裕的财力支持,可以随时抽出时间来陪伴鲁伯特。
鲁伯特逐渐成为阿娜伊斯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她会带他出席各种文学聚会,与朋友们介绍这位年轻的“伙伴”。在这些聚会上,鲁伯特对阿娜伊斯的熟人展示出了无限的热情与好奇心,而阿娜伊斯则以从容的姿态陪伴在他身边,为他解释那些艺术家、作家或是诗人们的作品和背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关系日益紧密。他们不再满足于短暂的约会,而是逐渐开始分享生活中的更多时光。鲁伯特时常会留宿在阿娜伊斯的公寓里,他们会一起共进早餐、阅读报纸、讨论时事、或是在清晨的阳光下相对而坐,喝着咖啡,讨论各自的写作计划。
这段关系持续了十多年,最终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并未大肆宣扬自己的婚礼,只是在少数亲密朋友的见证下进行了简单的仪式。
性解放的倡导者
雨果的工作异常繁忙,身为电影制片人,他需要频繁奔波于各个拍摄现场和投资人之间,几乎每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中。他常常风尘仆仆地赶回家,衣着凌乱,疲惫不堪,但每次推开家门时,阿娜伊斯总是带着温柔的笑容迎接他。他并未察觉到阿娜伊斯生活中的另一面,也未曾怀疑过她的忠诚。
另一方面,鲁伯特与阿娜伊斯的相处则是另一番光景。鲁伯特年轻,充满活力,时常带着阿娜伊斯出席年轻艺术家们的聚会。两人会一起漫步在纽约的街头,或者到咖啡馆里讨论文学和艺术,互动轻松而充满情趣。鲁伯特并不知道,这个与他共度时光的女子,早在二十岁时便嫁了人。
每当阿娜伊斯与鲁伯特共度时光后,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在雨果归家的时间前赶回去,整理好家中的一切,恢复一切如常的秩序。她将自己的生活划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与雨果共享的温馨家庭,另一个是与鲁伯特共享的激情浪漫。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性解放”运动,一系列社会变革推动人们重新审视性别、自由和身份认同。阿娜伊斯的作品与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相契合,逐渐受到了关注。她的文字唤起了无数女性的共鸣,成为了时代精神的象征。在那段时间里,阿娜伊斯的著作被重新出版,受到众多女性读者的热烈欢迎,甚至一些男性读者也开始关注她的作品。
在文学评论界,阿娜伊斯被誉为“新妇女运动”的领袖之一。她的作品以细腻而直率的笔触揭示了女性内心世界,挑战了保守的社会道德观念。她的文字大胆、前卫,在当时无疑是激进的,甚至有评论家称她为“美国前卫文学的女王”。她的作品中,不乏与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的书信往来,两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文学交流也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977年,阿娜伊斯·宁逝世,享年74岁。消息传出后,《纽约时报》特地刊发讣闻,悼念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女性日记作家。讣闻中提到她的合法丈夫雨果·奎勒(Hugh Parker Guiler),以及她的著名情人、美国作家亨利·米勒。两人皆为她的生命中重要的伴侣。
随着讣闻的发表,一个隐秘多年的真相浮出水面:自1955年起,雨果与另一位丈夫鲁伯特才发现,他们共同分享了阿娜伊斯的爱情。两人此前从未完全知晓对方的存在,直到此时才意识到,这位他们深爱的女子竟然巧妙维系着两段婚姻长达数十年。
参考资料:[1]汪意云.阿娜伊斯·宁的日记之旅[J].全国新书目,2007,0(2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