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发现神奇义宰墓,土穴浇浆墓埋葬一对夫妻,尸身情况截然相反,留下宝贵财富

瑞知道讲故事 2024-10-11 11:47:15

1983年,湖北黄冈武穴西北的挂玉山嘴发现了一座神奇的“义宰”墓,土穴浇浆墓埋葬着一对夫妻,尸身情况截然相反。考古学家研究后,得出了充满玄学的推断。

这神奇的墓穴,当地砖瓦厂取土时发现的。彼时,武穴还叫作广济县,红旗公社下官大队砖瓦厂工人发现了墓葬,并上报给当地文物部门。

时黄冈地区博物馆、广济县文化馆和湖北省博物馆派员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虽然专家们见多识广,但着一座墓葬仍旧令人大开眼界。

首先,就是同穴异室夫妻尸身的保存情况。在这土坑竖穴浇浆墓中,埋葬条件基本相同,但妻子已朽,仅剩骨架。而丈夫却尸身完好,四肢以及颈部关节可以活动,甚至皮肤也有弹性!

其次,是随葬品的保存情况。

与墓主人尸身保存情况相配的,是墓穴内的随葬品。妻子的随葬品已随着尸身消弭,甚至金银配饰也锈蚀严重。而丈夫的随葬品却非常完好。在土壤中非常难以保存的棉、丝等纺织品形制如新,甚至墓葬中最易消亡的纸张,保存情况也非常良好。

大幅彩色梵、藏、汉佛像画以及《法被图》,在薄薄的纸张上,淡紫颜色的佛像和佛塔以及梵、汉、藏文经咒和枝蔓花纹等依旧鲜艳。这样与尸身直接接触却依旧保存如此完好,也成了一种奇迹。

这样充满迷局的墓葬,到底属于谁呢?

好在,青石的墓志铭为专家们提供了答案——“公姓张,讳懋,字本森,木斋其别号也。楚之广济邑人,世居武穴。公总角时即知读书,与名辈交游,益恢廓先业,家日丰。”

看到这里,这位墓主人只不过是一位乡绅,但人生的后半段发展,却让他有了与众不同的光芒。

他成为了一名“义宰”!

义宰,顾名思义,即被明王朝指认的"宰官",是对社稷稳定做出贡献而享有崇高威望的非正式官吏。而张懋,无愧于这份荣耀。

墓志记载,明弘治六年,山东突发大旱,饥民流亡过半。朝廷在拨款赈灾的同时下诏,号召富人输粟赈灾。广济的读书人张懋响应皇谕,将做教书先生攒下的五十余金,倾囊捐献。

普通人的大大善举,令人动容。感之义举,山东台司将张懋姓名上报朝廷,皇帝也感念其德行,一道圣旨,敕封他为义宰❗️

更为可贵的是,张懋将这份荣耀当成了自己为人的更高标准,以仁德善义要求自己。张懋从山东游历归乡,与妻儿团聚,不忘造福乡里。而妻子,也是一位贤德的人,墓志上的“早年来归,执妇道,克勤克俭,相夫教子孙俱有法”,文字虽少,但也足见妇人品格。到了晚年,张懋仍热心邻里,不时出资修桥补路……

而这样的一对夫妻,也得到了上天的庇护,夫妇二人,俱是高寿。妻子寿终79,而张懋终年84,枕着满絮灯芯草的绢枕,盖着纸质经被,长眠于地下。

不过,虽然人们了解到了墓主人的荣耀生平,但仍有疑团尚未解开。为何同样长眠在石灰、砂子掺和糯米汁浇灌的墓穴内,为何夫妻二人尸身境遇如此不同?

有学者在墓志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入土为安之际,张懋竟已停灵一年有余!在这一年中,张懋的尸身很可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也是被停灵一年的原因。随后埋进密封良好的墓穴,尸身得以保存。而妻子先于张懋去世,后来才与丈夫同穴而葬,尸身没能保存。

但这也不过是后人的推测,其中原因到底如何,也已成了一桩永远的谜案了。

不过,张懋夫妻虽然留下了大量的疑团迷局,但也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财富。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为华夏文明演进而求道的先哲,涌现出从思想家到乡绅的庞大的弘道队伍。张懋其人,不过岁月长河中的一粟。历史上并无记录,甚至当地县志,也没有浓墨重彩的记录。但千千万万像张懋这样,将仁德善义当成毕生追求的人,共同组成了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绵不断。

如今,人们常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而我们,也应从古人的嘉言懿行中获得启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