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参加高考,以716分的成绩拿下黑龙江理科状元,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之后更是先后前往中国香港、美国进修。
据说在上课过程中,只要他有什么异动,老师都会紧张到是不是自己的题讲错了,这么看来,王百洋应该就是很多家长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他小时候的升学之路并不算顺利,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了“九省状元”?如今又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超出常人的专注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男孩,小时候的王百洋看起来与同龄孩子没什么区别,唯一能够引人注意的,应该就是他远超常人的专注吧。
有的人觉得专注不算什么特长,毕竟现在的人拿着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但仔细想想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如果拥有这样的专注,也许早就考上清华北大了。
王百洋就不一样,他这样的专注不是后天练习得来的,而是天生就拥有的,有孩子的家庭应该都知道,别说三岁之前,就是孩子长到五六岁,也很难对一件事情保持专注。
当然,这样的专注也为他带来好处,那就是学习能力强,记忆力惊人,在三岁的年纪,他就已经认识了超过3000个文字,到了4岁就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当时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所限,一家人只能蜗居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因此父母在日常交谈时,声音会毫无阻碍的传到王百洋的屋子里。
一般人在学习过程中,最讨厌身边有其他声音传来,轻一点的会让人无法集中精力,严重的会让人心情烦躁,情绪崩溃。
可王百洋就没有这样的困扰,即使父母有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比较吵,但他自己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对于父母说了什么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对于孩子这样的专注,父母是既欣慰又害怕,欣慰是孩子在学习上比较让人放心,害怕是他们觉得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性格太过内向。
后来因为父亲的工作问题,一家人要多个城市来回奔波,这就对王百洋的学业造成了影响,因此在转学之后,学校害怕他跟不上,就建议让他留级。
结果学校经过测试,发现他不光掌握了当前的课程,甚至连下一学年的课程也完全掌握了,这下不但不用留级,还直接跳了一级。
就这样,王百洋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小学课程,结果在小升初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
还是因为跟随父母不断搬家的原因,由于两个城市的学制不同,王百洋原本应该上初中,结果学校又让他留级。
后来父亲还是老调重弹,要求学校对他进行测试,成绩出来之后,学校直接叹为观止,不但同意他成功入学,甚至还连跳了两级,成了同年级年龄最小的学生。
孩子这么小成绩就这么好,学校老师就向王百洋的父母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这又是为什么?
天赋异禀
有专注力的学生学校也不是没遇到过,但是又专注,又要学习好可不容易,因此学校老师看过王百洋的成绩后,一致认为他一定是通过其他方法提升的成绩,比如补习班。
然而经过向他的父母询问,才得知他从来就没有上过补习班,也没有请过家教,要说唯一的课外学习,应该就是母亲经常带他去图书馆,而他最喜欢的就是科普和地图。
不光如此,由于学习能力强,往往老师还没有教到的知识点,他已经完全掌握了,也就是说,他能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几乎全是靠自己的能力。
这下老师可坐不住了,如果王百洋的父母说的是真的,那么他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然而直到他们上课,才知道原来他父母说的还是有点保守了。
在课堂上的王百洋依然专注,专注到似乎连老师讲课的声音都打扰不到他,而他一般情况下也都是低着头与书桌上的教科书较劲。
这样的状态到高中之后更胜,虽然初中学年时间不长,可王百洋还是顺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他这样的学习状态自然也延续到了高中。
据说在学校时,老师一般不怎么管他,因为根本不需要为他的学习成绩担忧,更有传言,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他突然抬头,那就很有可能是老师讲的题出了问题。
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夸张,就连王百洋自己也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考出好成绩,是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老师讲课,课后也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有时甚至会学着老师的模样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题,这样更能将整道题的解题思路捋顺。
而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洽洽是他参加高考的那一年。
“九省状元”
2009年,只有16岁的王百洋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之后有人问他能考多少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700多分吧。”
一语成谶,成绩出来的那一刻,716分的高分直接将他送到了黑龙江理科状元的宝座,关键是那一年和黑龙江用同样考卷的共有9个省,他也就成了妥妥的“九省状元”。
高考过后,王百洋进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奖学金,在香港大学进修完成后,又前往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有很多人害怕他出国后就不回来了,毕竟再厉害的人才,如果出国后不愿回国,那么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不过在出国之前,王百洋就像自己的老师保证,自己学成后一定会回国,因为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心中所想的一直都是报效祖国。
据说在美国完成学业之后,王百洋就回到国内,不过因为从事的是科研事业,所以一直名声不显,也许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恰好是他心中所想吧。
结语
不得不说现在的教育实在太卷了,孩子从小就要面临激烈竞争,动辄就要上七八个补习班,文化课上完还要学特长,孩子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却原来越少。
可王百洋却恰恰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填鸭式”的教育也许有效,但并不可取,与其强硬的让孩子去接受这些知识,不如培养出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许反而会事半功倍。
信息来源
哈尔滨新闻网2016-07-25《那些年龙江走出的高考“状元”如今过得怎么样?》
http://news.my399.com/local/content/2016-07/25/content_1889642.htm
百度百科——王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