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属于儒家学派 ,反对的主要原因就是墨子认为兼爱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与儒家的“爱有差等”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墨子认为,人们应该无私地平等对待他人,不分贵贱、亲疏,即“兼爱”之说。他主张所有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关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相比之下,儒家认为爱的对象应有差别,应该先爱亲人、爱贤人、爱君上,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社会秩序。儒家认为,爱应该有等级之分,以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墨子之所以反对“爱有差等”,是因为他认为差等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不公平,最终破坏社会的和谐。他强调“兼爱”之道,希望通过普遍的关爱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的和睦与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兼爱”与“爱有差等”这两种观点长期共存,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斗争和价值取向。墨子的“兼爱”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为后来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